烟花爆竹安全管理知识竞赛

申请举办焰火晚会以及其他大型焰火燃放活动应当提供什么材料?

题目

申请举办焰火晚会以及其他大型焰火燃放活动应当提供什么材料?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为什么要对烟花爆竹的生产、经营、运输和举办焰火晚会以及其他大型焰火燃放活动实行许可证制度?


正确答案: 根据《行政许可法》第二条的规定,行政许可是指行政机关根据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申请,经依法审查,准予其从事特定活动的行为。行政许可的功能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控制危险,二是配置资源,三是证明或者提供某种信誉、信息。其中,控制危险是行政许可最主要、最基本的功能。行政监督管理方式通常分为事前监督管理和事后监督管理。行政许可属于事前监督管理方式。事前监督管理方式,是对可能发生的问题及解决问题的条件的推定。从管理的有效性和成本来看,一般来说对可能发生系统性问题,即通过事后补救难以消除影响或者需要付出更大代价的事项,往往需要采取事前监督管理;而对可能发生随机性、偶然性问题的事项,则采取事后监督管理。因此,事前监督管理方式,主要是对可能发生的系统性问题提前设防,以从源头上控制某种危险性的发生。
《行政许可法》规定,直接关系公共安全、人身健康、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设备、设施、产品、物品,需要按照技术标准、技术规范,通过检验、检测、检疫等方式进行审定的事项可以设定行政许可;法律可以设定行政许可,尚未制定法律的,行政法规可以设定行政许可。烟花爆竹是易燃易爆的危险物品,在安全管理方面不同于普通物品,必须严管严控。从实际中所发生的与烟花爆竹相关的各种案件事故的情况看,烟花爆竹的生产、经营、运输和举办焰火晚会以及其他大型焰火燃放活动等各个环节,哪一个环节管控不严,都极有可能引发恶性案件事故,直接危害公共安全和人身、财产安全;对烟花爆竹这种易燃易爆危险性物品必须事前监督管理,提前设防,以从源头上控制涉及烟花爆竹的各种案件事故的发生。因此,为了促进烟花爆竹行业健康有序发展,使烟花爆竹的管理模式符合市场经济的需求,本条例第三条规定,国家对烟花爆竹的生产、经营、运输和举办焰火晚会以及其他大型焰火燃放活动,实行许可证制度。未经许可,任何单位或者个人不得生产、经营、运输烟花爆竹,不得举办焰火晚会以及其他大型焰火燃放活动。

第2题:

谁负责申请举办焰火晚会以及其他大型焰火燃放活动?


正确答案:举办焰火晚会以及其他大型焰火燃放活动有主办单位和承办单位之分。主办单位是指主持办理整个晚会的单位;承办单位是指承担具体任务的单位。主办单位全权负责整个晚会;而承办单位只负责具体业务。从权属上看,申请举办焰火晚会以及其他大型焰火燃放活动属于主办单位的职权范围,因此,应当由主办单位提出举办焰火晚会以及其他大型焰火燃放活动的申请。

第3题:

某有限公司申请举办焰火晚会,该公司应当向有关人民政府公安部门提交下列( )材料。

A.燃放作业方案

B.燃放烟花爆竹的种类、规格、数量

C.燃放作业单位、作业人员符合行业标准规定条件的证明

D.举办焰火晚会以及其他大型焰火燃放活动的时间、地点、环境、活动性质、规模


【正确答案:】ABCD

第4题:

对于举办焰火晚会及其他大型焰火燃放活动,本条例是如何规定的?


正确答案: 焰火晚会是一个习惯称呼,现在焰火燃放并不限于晚上,白天也有焰火燃放活动,除了专门的焰火晚会之外,许多大型的庆典活动也进行焰火燃放。对于焰火燃放活动,应当依法对其安全条件进行审查。
焰火晚会是指为节日、庆典等活动举办的,以燃放礼花弹、组合烟花、架子烟花等为主的晚会。《焰火晚会烟花爆竹燃放安全规程》(GA183-2005)对焰火晚会燃放爆竹的规模等级、承担资格、安全评估、技术设计与组织实施设计方案、审查程序、燃放作业、安全保卫与警戒及安全管理等作出了规定。本规程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举办、承担以及申请境外承担焰火晚会烟花爆竹燃放工程作业单位及人员,也适用于在白天举办的焰火庆典活动。
焰火晚会根据举办的地点、环境、活动性质、规模以及所燃放的烟花爆竹种类、数量与规格分为A、B、C三级:
1.符合下列情况之一者属A级:
(1)为国家级或国际大型活动所举办的焰火晚会;
(2)所燃放的礼花弹最大直径为305毫米(12寸);
(3)所燃放的礼花弹直径大于等于102毫米(4寸),数量大于等于2000发。
2.符合下列情况之一者属B级:
(1)为省级大型活动所举办的焰火晚会;
(2)所燃放的礼花弹最大直径大于等于178毫米(7寸),小于305毫米(12寸);
(3)所燃放的礼花弹直径大于等于102毫米(4寸),数量大于等于1000发、小于2000发。
3.符合下列情况之一者属C级:
(1)为市级大型活动所举办的焰火晚会;
(2)所燃放的礼花弹直径大于等于102毫米(4寸),数量小于1000发。
本条例第三十二条规定:“举办焰火晚会以及其他大型焰火燃放活动,应当按照举办的时间、地点、环境、活动性质、规模以及燃放烟花爆竹的种类、规格和数量,确定危险等级,实行分级管理。分级管理的具体办法,由国务院公安部门规定。”

第5题:

谁负责对举办焰火晚会以及其他大型焰火燃放活动的申请进行审查?


正确答案: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从事特定活动,依法需要取得行政许可的,应当向行政机关提出申请。除可以当场作出行政许可决定的外,行政机关应当自受理行政许可申请之日起20日内作出行政许可决定。20日内不能作出决定的,经本*行政机关负责人批准,可以延长10日,并应当将延长期限的理由告知申请人。但是,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本条例规定,公安部门负责烟花爆竹的公共安全管理,受理焰火晚会燃放申请是其一项职责。因此,有关单位如果需要举办焰火晚会以及其他大型焰火燃放活动,应当向有关公安部门提出申请。具体向哪一级公安部门提出申请,由公安部根据管理需要制定部门规章确定。未经许可,不得举办焰火晚会以及其他大型焰火燃放活动。考虑到焰火晚会以及其大型焰火燃放活动对安全的要求比较高,对主办单位是否具备举办的条件应当进行详细审查,因此,应当给受理的公安部门留出足够的时间进行审查,为此,本条例第三十三条规定,受理申请的公安部门的审查期限为20日。申请人的申请符合法定条件、标准的,行政机关应当依法作出准予行政许可的书面决定。行政机关依法作出不予行政许可的书面决定的,应当说明理由,并告知申请人享有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的权利。行政机关作出准予行政许可的决定,需要颁发行政许可证件的,应当向申请人颁发加盖本*行政机关印章的行政许可证件。因此,本条例规定,对符合条件的,核发《焰火燃放许可证》;对不符合条件的,应当说明理由。
根据《公安部关于认真贯彻执行〈国务院对确需保留的行政审批项目设定行政许可的决定〉的通知》的规定,“焰火晚会烟花爆竹燃放许可”项目是由原来的“焰火晚会烟花爆竹燃放许可证”、“焰火晚会烟花爆竹燃放员作业证”和“焰火晚会燃放工程设计与组织实施方案审批”三个项目合并而成的,对“焰火晚会烟花爆竹燃放许可”项目的审批,应涵盖“焰火晚会烟花爆竹燃放员作业证”和“焰火晚会燃放工程设计与组织实施方案审批”的内容。为此,本条例将对焰火晚会以及其他大型焰火燃放活动的许可证规定为《焰火燃放许可证》。

第6题:

国家对举办焰火晚会以及其他大型焰火燃放活动,实行许可证制度。


正确答案:正确

第7题:

违反焰火晚会以及其他大型焰火燃放活动和烟花爆竹燃放管理制度的行为应当承担什么法律责任?如何进行处罚?


正确答案: 违反焰火晚会以及其他大型焰火燃放活动和烟花爆竹燃放管理制度的行为应当承担的法律责任及其处罚规定具体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关于处罚的行为
1.未经许可从事焰火晚会以及其他大型焰火燃放活动的。焰火晚会是指为节日、庆典等活动举办的,以燃放礼花弹、组合烟花、架子烟花等为主的晚会,所燃放的烟花爆竹制品的药量及其所能构成的危险性较高,对燃放场所和燃放技术也有着严格的要求,多数都需要由专业燃放人员进行燃放。如未经许可就从事焰火晚会燃放活动,首先,其燃放活动方案未经审查,安全系数无法确定;其次,有关部门无法针对焰火晚会燃放活动准备应急预案,作出必要的安排部署,不能将可能的危害后果控制在最低限度。因此,对于漠视公共安全和人身、财产安全,未经许可从事焰火晚会以及其他大型焰火燃放活动的,应当进行处罚。未经许可包括两种情形:一是未进行申请就私自从事燃放活动;二是申请未获许可而私自进行燃放的。
2.焰火晚会以及其他大型焰火燃放活动燃放作业单位和作业人员违反焰火燃放安全规程、燃放作业方案进行燃放作业的。为了确保焰火晚会以及其他大型焰火燃放活动燃放的安全,我国专门制定了公共安全行业标准《焰火晚会烟花爆竹燃放安全规程》,对焰火晚会的技术设计方案与组织实施设计方案、安全管理技术(烟花爆竹及燃放所需器材的管理、安装作业的管理、燃放作业的管理和燃放作业后的检查)、组织指挥与安全警戒(组织指挥系统、燃放现场消防器材的配备和安全警戒)作了详尽的规定。在进行具体燃放活动前,承办单位应当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燃放作业方案。如果焰火晚会燃放作业单位和作业人员在燃放活动中不遵守焰火晚会燃放安全规程和燃放作业方案的规定,就不能保证燃放活动的安全,应当依法对有关的燃放作业单位和作业人员给予处罚。
3.在禁止燃放烟花爆竹的时间、地点燃放烟花爆竹的。烟花爆竹燃放管理属于地方事权,可由各地自行规定。因此,本条例在第二十八条作了原则性规定:“燃放烟花爆竹,应当遵守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规定。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可以根据本*行政区域的实际情况,确定限制或者禁止燃放烟花爆竹的时间、地点和种类。”本条例虽然规定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来确定禁止燃放烟花爆竹的时间、地点,但是,对于一些重点地域也作了禁止燃放烟花爆竹的强制性规定,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可以根据本*地的实际情况确定禁止燃放烟花爆竹的地点,不得与本条例第三十条的规定相抵触。按照本条例第二十八条和第三十条的规定,如果在文物保护单位,车站、码头、飞机场等交通枢纽以及铁路线路安全保护区内,易燃易爆物品生产、储存单位和其他重点消防单位,输变电设施,医疗机构、幼儿园、中小学校、敬老院,山林、草原等重点防火区或者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规定的禁止燃放烟花爆竹的其他地点燃放烟花爆竹的,应当给予处罚。行为人无论是在禁止燃放的时间还是在禁止燃放的地点有燃放烟花爆竹行为的,都应当依法进行处罚。
4.以危害公共安全和人身、财产安全的方式燃放烟花爆竹的。使用恰当的方式燃放烟花爆竹既有利于广大人民群众愉悦精神,又有利于烘托喜庆的气氛。但如果燃放方式不当,则会对公共安全和人身、财产安全构成危害。为了引导人民群众正确燃放烟花爆竹,本条例第三十一条规定:“燃放烟花爆竹,应当按照燃放说明燃放,不得以危害公共安全和人身、财产安全的方式燃放烟花爆竹。”如果行为人违反了上述规定,对公共安全和人身、财产安全构成危害,就应当给予处罚。具体来说,本条例规定的具有危害性的燃放方式多种多样,一般来说包括以下几种:向人群、车辆、建筑物抛掷点燃的烟花爆竹或者将烟花爆竹射向人群、车辆、建筑物,在建筑物内、屋顶、窗外、阳台燃放烟花爆竹,在行驶的车辆中燃放烟花爆竹或者向外抛掷烟花爆竹,妨碍行人、车辆安全通行的和采用其他危害公共安全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方式燃放烟花爆竹的。在此,应当注意的是,本条例第四十二条规定是对非法燃放行为的处罚,并不要求构成危害结果。只要行为人采用了以具有危害公共安全和人身安全、财产安全的方式燃放烟花爆竹的,即可依法进行处罚。如果行为人的行为已经构成危害后果的,那么应当承担相应的民事、行政、刑事法律责任。
(二)关于处罚的种类和幅度
举办焰火晚会的主办单位应当依法提出申请;在焰火晚会燃放中,承办单位及其作业人员应当按照焰火晚会燃放安全规程和经许可的燃放作业方案进行燃放作业,主办单位应当对承办单位的活动进行监督,如果承办单位违反了本条例的规定,那么主办单位应当承担法律责任。对本条例第四十二条规定的违法行为,应当首先停止燃放活动,避免违法行为的继续发生;其次对责任单位处1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的罚款。在禁止燃放烟花爆竹的时间、地点燃放烟花爆竹,或者以危害公共安全和人身、财产安全的方式燃放烟花爆竹的,属于恶意燃放行为。这种恶意燃放行为扰乱了公共秩序,妨害了公共安全,侵犯了人身权利和财产权利,妨害了社会管理,具有一定的社会危害性,因此除了责令停止燃放之外,应当处以罚款。从事上述违法行为的一般为自然人,因此本条例第四十二条规定的罚款额为100元以上500元以下。如果行为人的非法燃放行为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法》的有关规定,还应当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的相关规定给予治安管理处罚。《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二十四条规定,违反规定,在场内燃放烟花爆竹,扰乱文化、体育等大型群众性活动秩序的,处警告或者200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处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500元以下罚款。第三十条规定,违反国家规定,使用爆炸性物质的,处10日以上15日以下拘留;情节较轻的,处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

第8题:

国家对烟花爆竹生产、经营、运输和举办焰火晚会以及其他大型焰火燃放活动,实行___ 制度。


参考答案:许可证

第9题:

举办焰火晚会以及其他大型焰火燃放活动,应当如何进行燃放作业?


正确答案: 燃放是体现焰火晚会效果的最后环节,是整个燃放组织工作中的重要阶段,是对燃放效果与燃放安全的具体检验。燃放最终由燃放单位的燃放人员实施,因此,对燃放指挥员和燃放人员有严格的要求。为了确保焰火晚会以及其他大型焰火燃放活动的安全,按照《焰火晚会烟花爆竹燃放安全规程》的规定,作业单位和作业人员在燃放作业过程中应当遵守以下规定:
1.关于烟花爆竹及燃放所需器材的管理。焰火晚会所燃放的烟花爆竹应当购自有许可证的烟花爆竹生产厂家或经营企业,严禁使用无烟花爆竹生产许可证厂家的产品。产品应当有省级以上质量检测机构颁发的质量合格证。运输燃放所需的烟花爆竹应当按规定申领运输证,承运单位凭运输证运输,并派专职押运员押运。在城区内运输的,要按照当地县、市公安局指定的运输时间、路线进行运输。在燃放现场允许利用结构坚固、无火源、无人居住的房屋、工棚、车辆等作为燃放所需烟花爆竹的临时储存保管点。在燃放现场,储存保管燃放所需烟花爆竹应当遵守下列规定:(1)设专人看管;(2)严禁同室保管与烟花爆竹无关的物品。
2.关于安装作业的管理。安装作业前应对燃放现场进行清理,清除易引起火灾的杂物。根据当天风向和现场地形,合理安排炮位和燃放点,并留出足够宽度的通道和燃放人员的安全检查停留位置。在安装作业地段,应当设置明显的工作范围标志并安排警戒人员。在邻近交通要道和人行通道的方位或地段,应当设置防护屏障。进入安装作业现场的工作人员,应当佩戴胸标或臂标。安装作业时间内,严禁与安装作业无关的人员进入现场。装填作业前,现场技术人员应对发射装置逐个进行检查验收。检查内容包括:炮筒的稳定性、垂直度,架子的稳定性、抗风能力,组合炮筒的筒间距是否合理等。装填作业应当专人负责,严格按照设计编组要求,将烟花爆竹准确装填进设计发射装置中。装填时应当将礼花弹提升2次,检查有无卡筒或弹筒间隙过大的现象。装填作业现场严禁烟火。装填作业后,由现场技术人员负责按照技术设计方案进行检查复核。燃放礼花弹必须一弹一筒,严禁在当场燃放作业中重复使用发射筒。
3.关于燃放作业的管理。现场指挥长检查燃放前的各项工作,在确认符合要求后方准下达燃放指令。燃放实施人员应当着防护服,戴安全帽。实施燃放作业时,严禁任何无关人员进入燃放现场。实施燃放作业时遇有下列情况,应当停止燃放,待妥善处理后方可继续进行:(1)现场风向突然改变,可能危及观赏人员;(2)风力超过6级或可能危及安全*区内建筑物、电力通讯设施和公众安全;(3)突然下雨、起雾等,妨碍燃放正常进行;(4)发生炸筒造成人员伤亡等意外情况。
4.关于燃放作业后的检查。燃放作业结束后,应当进行现场检查,指定专人看守燃放现场,无关人员不得接近。发现盲炮或其他未引燃的烟花爆竹时,不得进行第二次点火,必须收集交专人看守,由作业单位现场技术负责处理。发现有残余的未爆炸的礼花弹或其他部件时,应立即安排专人寻找和处理。经现场指挥长检查确认安全后,燃放作业人员方可离开现场。
5.关于组织指挥与安全警戒。(1)组织指挥系统。组织实施焰火晚会,应设指挥部。指挥部设指挥长,由主办单位负责人提任,统一指挥和领导燃放技术、安全警戒、交通管制、消防、救护及事故应急处理等各职能组开展工作。根据燃放现场可能发生火灾的危险性,主办单位应当配备足够的消防车及消防器材。(2)安全警戒。焰火晚会的警戒范围和时间、交通管制的地段和时间、消防设备的设置地点和位置,由指挥部根据技术设计方案和组织实施方案及现场环境特点确定。所有进入燃放现场的通道和入口区都必须配备人员警戒。警戒人员应当持有警戒旗、警笛或便携式扩音器、对讲机。执行警戒任务的人员应当按时上岗,不准在岗位上做与警戒无关的事情。在未发出解除警戒命令前,不准离开警戒岗位。指挥长收到确认安全报告后,方可下达解除警戒命令。

第10题:

举办焰火晚会以及其他大型焰火燃放活动,应当按照举办的时间、地点、环境、活动性质、规模以及燃放烟花爆竹的种类、规格和数量,确定危险等级,实行()管理。

  • A、分级
  • B、统一
  • C、集中

正确答案:A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