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言文学(本科)

如何理解语言和思维的关系? 

题目

如何理解语言和思维的关系?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简述维戈茨基关于语言和思维关系的观点是什么?


正确答案:他认为:“思想不是在词中体现,而是在词中完成”。初始的“思想”,只是受动机驱使产生的对现实的极其复杂的概括反应。这些直接发生作用的,非中介的,如感知觉、不随意注意、机械记忆、形象思维等心理过程均属于低级心理机能。高级心理机能包括逻辑记忆、随意注意和概念思维等,是在低级心理机能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他认为初始的“思想”与最后的表述之间有一个必要的中间环节,这就是内部言语。内部言语是把内部的主观意思转化为外部扩展性言语意义系统的一种机制。

第2题:

如何理解身体思维?


正确答案: 今天,几乎所有人都把认知和发明创造能力归功于大脑,普遍相信人的认识主要是来自由大脑酿造的概念、范畴、规则、模型、逻辑推理等超越现实的抽象思维形式;无视“包括本能、欲望、意志、情感、偏好、无意识、潜意识、意向性等诸多生命要素在内的身体”的认知价值;认为身体充其量只能给人们提供一些模糊、混沌的感觉、知觉和经验,不能给人以理性的秩序和清晰的信息,当然就更不可能超越由概念系统构成的语言和由符号公式构成的逻辑思维。其实正是人的身体结构、组织器官、生命要素、身体欲望、行为实践、感性知觉、兴趣爱好、认识冲动、痴迷和激情,好奇心、求知欲、冒险和尝试、创造性和非逻辑思维、锲而不舍的意志力和固有的自由本性,一起构成认知和才智的源泉。因此身体才是真正的大智慧;才是用“各种符号,包括眼神、表情、神态、形态、姿态、动作、感应、反映、声音、语气、心情、憎恶、远离、亲善、贴近等各种身体要素和生命表征,书写和表达的最丰富多彩的一部书”。身体既是感觉、经验、认知、真理、美德、至善和审美等各种认知和智慧的源泉,也是积累和储存人类认知和智慧的信息库与知识库。只要深入对身体认知能力和认知机制的研究,就会发现:身体绝不只具有非组织化、非系统化、非抽象化,也即非逻辑化和非理性化的功能。相反,身体比语言及其它的概念系统拥有更大的有序性、系统性、整体性和总体性特征。遗憾的是,至少在哲学史上,大多数哲学家都忽视了身体的认知功能和认知价值;没有认识到,身体不只在思维和存在、心身或脑体的统一性上,较大脑具有优越的智慧性质,就是在结构和功能、情感和欲求的内在性上,也是其特殊的身体结构、肉体感觉、心理机能、情感需要、知觉能力、意向性、意识流、交感活动(consensualaction)、统觉作用、以及身体化(embody)行为等诸多因素一起决定了人类特有的认知和表达功能。

第3题:

如何理解法律思维?


参考答案:

所谓法律思维,是指法律职业者根据现行法律进行思考、判断和解决法律问题的一种思维定势,是受法律意识、法律思想和法律文化所影响的一种认识与实践法律的思维方式。理解法律思维概念,首先必须明确,法律思维的主体是以解决纠纷为己任的法律职业者特别是法官,他们以法律的名义居于裁判者的地位,扮演着人间正义守护神的角色。在他们的心目中,对法律的忠诚远远大于对政治道德或宗教的忠诚。
其次,理解法律思维概念还必须明确,法律职业者心目中至高无上的法律,既是他们思考和认识法律问题的前提,又是他们思考和认识的对象。
再次,对法律思维的理解还必须将其置于特定的法律职业活动之中。特定的法律职业活动,使其从业者形成为一个知识、利益、地位和荣誉共享的共同体。因为信仰,从业者把法律职业当成自己毕生的追求,并在职业活动中,发自内心甘受法律对自己的情感和思想进行的“统治”。
最后,由于法律思维方式与法律制度的传统密切相关,必须说明,本书讨论的法律思维主要是受大陆法系传统影响的法律人的思维方式。因为,“一个应当探讨所有法律思维安排的普遍的法律思维方法论是不可能的”。


第4题:

简述语言和非抽象思维的关系?


正确答案:抽象思维以外的思维,特别是感性思维,叫做非语言思维,文化意识和艺术创作中的思维活动叫做形象思维,这二者统称为非抽象思维,非抽象思维虽不一定需要语言,但非抽象思维也不是完全没有或不需要语言参与。根据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的观察,儿童在手势思维和直觉思维阶段,不但逐步把手势和直觉与词语联系起来,而且词语也帮助儿童发展了这一个阶段的思维活动。至于发散思维,无论是人的情感、美感还是文化意识,都必然在一定程度上要通过语言文字来表现,或者反映到语言文字上面。

第5题:

如何理解思维和语言的关系?   


正确答案:语言是交流的工具,同时也是人们思维的工具。语言与思维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一方面,语言依赖思维。语言不是空洞的声音,而是具有一定意义的心理现象,语言的意义主要来自于思维。因此,虽然鹦鹉能够逼真地模仿人类的语言,但由于它不懂其中的意义,所以它发出的声音并不是真正的语言。另一方面,思维需要通过语言来表征。从出生到一岁半这个阶段,婴儿的思维主要是以动作为媒介的。随着年龄的增长,进入2-7岁这个阶段的儿童开始学习语言。学习语言的过程,就是学会用词语和句子来表征客观事物的过程。语言和思维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关系。

第6题:

“姐妹”关系(地域方言和共同语)


正确答案:民族共同语是一个民族全体成员通用的语言。地域方言不是从民族共同语派生或衍生出来的,它们之间是“姐妹”关系。

第7题:

如何来理解语言和文化之间的关系?


正确答案:语言与文化有着密切的关系。由于语言的产生和发展,人类文化才得以产生和传承。不存在没有语言的文化,也不存在没有文化的语言。广义的文化包括语言,同时文化又无时无刻不在影响语言,使语言为了适应文化发展变化的需要而变得更加精确和缜密。

第8题:

科学语言和创新思维有什么关系?
(1)创新思维促进了科学语言的产生。
(2)科学术语,科学公式和科学图表的形成是创新思维的结果。

第9题:

萨皮尔-沃尔夫假说中提到语言和思维的关系是()。

  • A、语言决定思维
  • B、思维决定语言
  • C、语言和思维相互背离
  • D、语言和思维相互促进

正确答案:A

第10题:

“父子”或“母女”关系(社会方言和共同语)


正确答案: 有些社会方言是从民族共同语派生或衍生出来的,它们之间是“父子”或“母子”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