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言文学(本科)

盛唐山水诗和中唐山水诗有什么不同?试结合作品进行分析。

题目

盛唐山水诗和中唐山水诗有什么不同?试结合作品进行分析。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盛唐山水诗风格清新、韵致高远、格局阔大,气象万千,大致可概括为两类:一是清丽淡远,以王孟为代表;一是雄奇豪壮,以李白为代表。王维的山水诗追求“神似”,追求空灵的意境,追求画意。李白和杜甫前期的山水诗喜欢描写高大壮美、奔放流动的山水景物,作品充满阳刚之美。 
中唐山水诗虽然有新变、有拓展,数量上甚至超过盛唐,但开始转向清雅闲淡,骨力渐弱,如韦应物的冲淡平和、刘长卿的衰飒凄凉。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唐代山水诗人孟浩然,王维是()时期的代表,表明山水诗艺术已达到成熟境地。

  • A、初唐
  • B、盛唐
  • C、晚唐

正确答案:A

第2题:

简述盛唐山水诗的特点?


正确答案: 盛唐山水诗风格清新、韵致高远、格局阔大,气象万千,大致可概括为两类:
一是清丽淡远,以王孟为代表;
一是雄奇豪壮,以李白为代表。
王维的山水诗追求“神似”,追求空灵的意境,追求画意。李白和杜甫前期的山水诗喜欢描写高大壮美、奔放流动的山水景物,作品充满阳刚之美。

第3题:

盛唐山水诗人有()。

A、孟浩然

B、刘长卿

C、柳宗元

D、韦应物


正确答案:A

第4题:

试分析李白山水诗的特色?


正确答案: 李白的山水诗总体特色是气势雄伟,神奇秀丽.所以他经常选择高大壮美的自然景色进行描绘,比如黄河(《将进酒》),长江(《巫山枕障》),泰山(《游泰山六首》),华山(《西岳云台歌送丹丘子》),庐山(《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等。
李白总是以奔放的激情来描绘哪些高大,壮美,流动的自然山水景观,给人以阳刚之美的享受。比如《蜀道难》。李白还写了不少脍炙人口的山水绝句.比如《望天门山》等

第5题:

试结合作品分析王维山水诗艺术特色?


正确答案: 王维山水诗艺术特色:
(1)追求"神似",追求空灵的意境,寄寓佛理禅趣;
(2)追求画意,将绘画的技法运用到诗歌创作中。
代表作品:《终南山》、《山居秋暝》
王维的山水诗在谢灵运精雕细刻追求形似的基础上,开始追求"神似",在山水描写中追求一种空灵的意境,寄寓佛理禅趣。王维的山水诗还特别追求画意,他把绘画的技法运用到山水诗创作中,造成一种"诗中有画"的艺术效果。他的代表作《终南山》、《山居秋暝》都体现出这些特色。

第6题:

宗元和刘禹锡是中唐山水诗成就比较突出的诗人,试析两人山水诗风格的异同?


正确答案:柳宗元和刘禹锡是中唐山水诗成就比较突出的两位诗人,其山水诗的风格、情趣却有很大不同:柳宗元将压抑愤懑的感情寄托在山水景色之中,使情与景契合无间,风格则比较凄清幽冷,如《江雪》、《渔翁》等。刘禹锡生性豪放旷达,生活态度也比较乐观开朗,其山水诗也呈现明朗雄放的风格,如《望洞庭》、《浪淘沙》等。

第7题:

试结合作品分析李白山水诗的特色?


正确答案: 李白山水诗的总体特色:雄奇豪放
表现在:描写对象:高大、流动、充满阳刚美的自然山水 艺术手法:大胆的夸张、丰富奇特的想象、神话传说的运用 代表作品:《蜀道难》、《望天门山》
李白山水诗的总体特色是雄奇、豪放,从描写对象上看,李白喜欢选取高大、壮美、流动的自然山水作为描写的对象,山水本身就给人一种阳刚之美;从艺术手法上看,李白总是以奔放的激情和积极浪漫主义的手法去描绘山水景物,如大胆的夸张、丰富奇特的想象以及神话传说的运用等,造成一种奇幻瑰丽又豪放雄壮的风格。《蜀道难》就集中体现了李白山水诗的艺术特色。

第8题:

王安石和苏轼的绝句有何不同?试结合作品进行分析。


参考答案(1)王安石绝句以写景抒情为主,风格雅丽精绝,向唐人绝句回归。(2)苏轼绝
  句好发议论,是典型宋诗格调。

第9题:

盛唐田园诗和中唐田园诗有哪些不同?试结合作品进行分析。


正确答案: 盛唐的田园诗和山水诗风格相近、意境相仿、特色相同、成就相当。盛唐的田园诗描写自然,风格淡雅,手法白描,情趣昂然,明显的手陶渊明的田园诗影响。
孟浩然的田园诗,有对田园生活的描绘:“涧影见松竹,潭香闻   荷。野童扶醉舞,山鸟助酣歌”。     孟浩然有一首描写自己去农家做客的诗《过故人庄》: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首联起,写自己应邀到田家做客。颔联承,承上写来到了故人的村庄,但见近处是葱茏的绿树将村庄亲切地环抱,远处隐隐的青山深情地伫立在村郭之外。“绿树”、“青山”,色彩鲜明,显示了蓬勃生机。颈联转,换了一个角度来写拜访宴饮的内容:打开窗子面对打谷场和菜圃,端起酒杯谈话的主题不离开桑麻农事。尾联合,写欢会结束,即将分手。结尾两句含义丰富:一是对这次聚会十分满意,我还要再来;二是与故人友情深厚,以至于在刚分手时就盼望再次重逢;三是这次是应邀而来,下次则是不邀自来;四是预约了下次聚会的内容 是赏菊花,诗人说“就菊花”,次“就”字很值得玩味。这首诗最能体现孟诗“语淡而味不薄”的特色和魅力,这首诗对后人的影响很大。
王维的田园诗是以画家的眼光和绘画的笔调,来描绘田园风光的淡雅优美,着色不浓,而意境清远。如《渭川田家》:斜光照墟落,穷巷牛羊归。野老念牧童,倚杖侯荆扉。  麦苗秀,蚕眠桑叶稀。田夫禾锄至,相间语依依。即此羡闲逸,怅然吟式威。
像一幅田园风景图;夕阳的余辉给这副图画打下了一个蛋黄色的底色;牛羊从野外归来,笔墨遂勾连到墟落;接下来是村口的一个特写:“野老念牧童,倚杖侯荆扉”,这是一个充满田园亲情的永恒的雕塑,有着永不衰竭的艺术美丽!再下来又是一个原野的远景:雉  再已经抽穗的麦田里欢叫,蚕而已经快要作茧,桑树上的叶子也开始稀疏;又是一个近处特写:“田夫禾锄至,相见语依依”劳作归来,碰到一起亲切交谈。最后系诗人的感慨。
田园诗到了中晚唐时期,发生了很大变化;最主要的一点就是渐渐失去了田园风光的优美,失去了田园生活的和美,失去了田园人们之间情感的淳美。中晚唐田园诗开始转向对田园生活辛劳的描绘,转向对乡村中民生疾苦的关注,转向对劳动人民贫苦生活的同情。这种情况中唐已经很明显,到了晚唐更盛矣。《贫妇词》写出了农村贫苦妇女内心痛苦,自己怀抱中的小儿,还不如山下的小鹿;因为无法交租,恶吏每天来催逼,庭前的田地都踩出了一条小路。后一首《农臣怨》写灾害之年贫苦的农民欲诉无门、欲哭无泪。都表现了诗人对人民苦难的深切同情。

第10题:

结合作品论析大小谢山水诗创作的异同。


正确答案: 同:在诗歌结构上,小谢诗承大榭,结构皆为写景加抒情与说理:都善于熔裁警句。
异:谢灵运对山水景物客观描摹,谢朓则通过对山水景物的描写来抒发情感。
(1)小谢诗已基本剔除玄言说理成份。
(2)小谢诗风清新明丽、格调明净潇散、改变了大谢诗的繁复典重之风。
(3)相比而言,小谢诗歌语言音律更协调、流畅自然。谢朓注重声韵,审美上讲究“圆美流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