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635广告法规与管理

适用法的适用范围及效力,谈谈应当如何正确适用法律,处理虚假广告的行为。

题目

适用法的适用范围及效力,谈谈应当如何正确适用法律,处理虚假广告的行为。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1、《广告法》第四条规定"广告不得含有虚假的内容,不得欺骗和误导消费者。"
2、《广告法》第三十七条规定"违反本法规定,利用广告对商品或者服务作虚假宣传的,由广告监督管理机关责令广告主停止发布,并以等额广告费用在相应范围内公开更正、消除影响,并处广告费用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对负有责任的广告经营者、广告发布者没收广告费用,并处广告费用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依法停止其广告业务。"
3、《反不正当竞争法》第九条规定"经营者不得利用广告或者其他方法,对商品的质量、制作成分、性能、用途、生产者、有效期限、产地等作引人误解的虚假宣传。广告的经营者不得在明知或者应知的情况下,代理、设计、制作、发布虚假广告。"
4、《反不正当竞争法》第二十四条规定"经营者利用广告或者其他方法,对商品作引人误解的虚假宣传的,监督检查部门应当责令停止违法行为,消除影响,可以根据情节处以一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的罚款。广告的经营者在明知或者应知的情况下,代理、设计、制作、发布虚假广告的,监督检查部门应当责令停止违法行为,没收违法所得,并依法处以罚款。"
5、《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十九条第一款规定"经营者应当向消费者提供有关商品或服务的真实信息,不得作引人误解的虚假宣传。"
6、《广告管理条例》第三条规定"广告内容必须真实,健康,清晰明白,不得以任何形式欺骗用户和消费者."《广告管理条例施行细则》(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令第18号)第十七条"广告客户违反《条例》第三条规定,利用广告弄虚作假欺骗用户和消费者的,责令其在相应的范围内发布更正广告,并视其情节予以通报批评,处以违法所得额三倍以下的罚款,但最高不超过三万元,没有违法所得的,处以一万元以下的罚款"
同一类型违法行为的违法特征和危害后果不尽相同,法律设定处罚规定主要是以违法行为的危害后果为基准,执罚不得随意选择。不符合《反不正当竞争法》规定的不正当竞争行为法律特征的"利用广告对商品作引人误解的虚假宣传行为"不宜适用《反不正当竞争法》规定处罚,应按照法律适用原则,转致适用《广告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和《广告管理条例》及其施行细则等法律、法规的相关规定定性处罚,以示区别。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虚假广告行为是不当竞争行为的一种,设计广告者如明知该广告内容虚假而仍予以设计的,也是不当竞争行为。 ( )


正确答案:√

第2题:

本案中的合同关系是否成立?英国法院应如何适用法律?


参考答案:

本案中的借款合同是成立的。因为借款合同是在洪都拉斯签订并在洪都拉斯履行的,判断合同的效力应适用合同缔结地法、合同履行地法,即洪都拉斯法,根据洪都拉斯的法律,该借款合同具有效力。然而,洪都拉斯政府允许开设赌场的法律与英国禁止开设赌场的法律相抵触,英国法院可以适用公共秩序保留,排除洪都拉斯法律在美国的效力,驳回洪都拉斯人的起诉。


第3题:

各级法院院长对本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和裁定,如果发现在认定事实或者适用法律上有错误,可以提交审判委员会处理。()


参考答案:错

第4题:

二审法院对于一审判决、裁定的处理,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A:原判决认定事实和适用法律正确、量刑适当的,应当裁定驳回上诉或者抗诉,维持原判
B:原判决认定事实没有错误,但适用法律有错误,或者量刑不当的,应当改判
C:原判决事实不清楚或者证据不足的,可以在查清事实后改判;也可以裁定撤销原判,发回原审人民法院重新审判。
D:原判决认定事实和适用法律正确、量刑适当的,应当判决驳回上诉或者抗诉,维持原判

答案:A,B,C
解析:
【考点】二审中各种情况的处理。详解:根据《刑事诉讼法解释》第225条的规定:第二审人民法院对不服。第一审判决的上诉、抗诉案件,经过审理后,应当按照下列情形分别处理:(1)原判决认定事实和适用法律正确、量刑适当的,应当裁定驳回上诉或者抗诉,维持原判;(2)原判决认定事实没有错误,但适用法律有错误,或者量刑不当的,应当改判;(3)原判决事实不清楚或者证据不足的,可以在查清事实后改判;也可以裁定撤销原判,发回原审人民法院重新审判。

第5题:

下列法律规范应当如何适用()?

A.授权制定的行政法规和法律冲突,应当适用法律

B.国务院有权直接裁决地方性法规的效力优于部门规章

C.新的规章和旧的规章有冲突,应当由制定机关裁决

D.国务院无法直接裁决部门规章的效力优于地方性法规


参考答案:BD

第6题:

本案应如何适用法律?说明理由。


参考答案:

本案应以日本法律为准据法。钱某死亡前未留遗嘱,其继承属法定继承。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149条"遗产的法定继承,动产适用被继承人死亡时住所地法律"的规定,日本法律应为本案的准据法。钱某有两处住所。一处是位于中国的法定住所,一处是位于日本的临时住所。因李某在日本已居住两年,日本的临时住所视为住所。根据中国有关法律规定,李某死亡时的住所是在日本的住所。


第7题:

关于上诉案件的处理说法错误的是()

A.原判决认定事实清楚,适用法律、法规正确的,判决驳回上诉,维持原判

B.原判决认定事实清楚,但是适用法律、法规错误的,依法改判

C.原判决认定事实不清,证据不足,裁定撤销原判

D.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不能上诉


答案:D

第8题:

适用法律法规错误的类型包括()。

A.适用法律法规性质错误

B.适用法律法规条款错误

C.适用法律法规对象错误

D.适用法律法规时间错误


参考答案:ABC

第9题:

、某法官在审理案件时遇到法律规则和法律原则不知该如何适用的情况,以下哪种说法哪些是正确的?

A、当该法官找不到任何可以适用的法律规则时,才可以适用法律原则

B、除非为了实现正在处理的个案的正义,否则不得舍弃法律规则而直接适用法律原则

C、如果这个法官找不到更强的理由,那么他就不能直接适用法律原则

D、如果可以适用于案件的法律规则规定的不是很合理,法官可以不用法律规则而用法律原则处理案件


ABC

   【考点】本考点为2007年新增考点,考查法律原则的适用条件

   【解析】现代法理学一般都认为法律原则可以克服法律规则的僵硬性缺陷,弥补法律漏洞,保证个案正义,但是由于法律原则比较抽象,外延也很宽泛,不像法律规则那样有明确的关于假定条件和行为模式的规定,所以,直接适用法律原则作为裁判案件的标准时会赋予法官较大的自由裁量权,从而不能完全保证法律的确定性和可预测性。因此需要对法律原则的适用设定严格的条件。具体而言,法律原则的适用条件包括:(1)穷尽法律规则,方得适用法律原则;(2)除非为了实现个案正义,否则不得舍弃法律规则而直接适用法律原则;(3)没有更强理由,不得迳行适用法律原则。因此,题目中选项A对应的是第一个条件,B对应的是第二个条件,C对应的是第三个条件。选项D的错误在于,不能因为法律规则对这个案件不太合理而拒绝适用,因为只有出现法律规则无法适用或者无法律规则可以适用的情形下,或者如果这个法律规则适用于具体案件,会产生极端的人们不可容忍的不正义的判决的情形下,才应该舍弃法律规则。D明显不是以上几种情形,所以错误。

 

第10题:

有关华侨的继承问题,如何适用法律?


正确答案: 无论是国内公民、华侨,还是外籍华人,在中国境内处理继承问题,都必须首先适用中国法律。
处理华侨的继承问题,可能会出现遗产在国外或者被继承人生前住所地在国外的情况。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的规定,可能需要援引外国法律来处理。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