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9政治经济学(财经类)

二战前的国际分工体系是()。A、按工艺实行的专业化分工B、工业品生产和原材料、初级产品生产之间的分工C、按生产阶段实行的专业化分工D、工业国之间的分工

题目

二战前的国际分工体系是()。

  • A、按工艺实行的专业化分工
  • B、工业品生产和原材料、初级产品生产之间的分工
  • C、按生产阶段实行的专业化分工
  • D、工业国之间的分工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分工深化表现为()。

A、发达国家间的分工居于主导地位

B、各国间工业部门内部分工逐步增强

C、从分工类型看,从垂直型分工逐步向水平型分工过渡

D、发展中国家被日益排除在国际分工体系之外


参考答案:ABC

第2题:

二战前国际货币体系是国际金本位制度,具有“三自由”特征,具体来讲,这个“三自由”是指( )。

  • A、金币自由铸造
  • B、金币自由使用
  • C、金币自主定价
  • D、自由兑换
  • E、黄金自由输出入

正确答案:A,D,E

第3题:

下列关于国际分工形式的说法错误的是()。

A.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国际分工主要有垂直型分工和水平型分工

B.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制造业与农业、矿业的分工属于垂直型分工

C.发达国家在工业部门上的分工属于水平型分工

D.二战前的纵向分工和二战后的横向分工都属于产业内分工


参考答案:D

第4题:

国际分工的深化阶段是在()

  • A、一战前
  • B、一战后
  • C、二战前
  • D、二战后

正确答案:D

第5题:

第二次产业革命开始了()

  • A、国际分工的形成阶段
  • B、国际分工的萌芽阶段
  • C、国际分工的发展阶段
  • D、国际分工的深化发展阶段

正确答案:D

第6题: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分工深化表现为()。

  • A、发达国家间的分工居于主导地位
  • B、发达国家间工业部门内部分工逐步增强
  • C、发展中国家被日益排除在国际分工体系之外
  • D、区域性经济集团内部的分工趋于加强
  • E、服务业国际分工逐渐形成

正确答案:A,B,D,E

第7题:

二次世界大战前为了恢复国际货币秩序达成的(),对战后国际货币体系的建立有启示作用。

  • A、自由贸易协定
  • B、三国货币协定
  • C、布雷顿森林协定
  • D、君子协定

正确答案:B

第8题:

国际卡特尔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国际垄断同盟的主要形式。()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参考答案:√

第9题:

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参加国际分工的国家主要是()。

  • A、发展中国家
  • B、殖民地国家
  • C、资本主义国家
  • D、社会主义国家

正确答案:C

第10题:

比较战后布雷顿森林体系与战前国际金汇兑本位制的异同。(7分)


正确答案:战后布雷顿森林体系与战前金汇兑本位的区别:
(1)国际准备金中是黄金与美元并重,而不只是黄金(1分)
(2)战前处于统治地位的储备货币,除英镑外,还有美元和法郎,而战后美元是唯一的主要储备货币(1分)
(3)战前英、美、法三国都允许居民兑换黄金,战后美国只同意外国政府向美国兑换(1分)
(4)战前没有一个国际机构维持着国际货币秩序,战后有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作为国际货币体系正常运转的中心(0.5分)
战后布雷顿森林体系与战前金汇兑本位制的相似之处。
(1)战后会员国的货币平价与战前金平价相似(1分)
(2)战后会员国货币汇率的变动不超过平价上下1%的范围与战前黄金输送点相似(1分)
(3)战后会员国的国际储备除黄金外还有美元与英镑等可兑换货币,与战前国际储备相似(0.5分)
(4)战后对经常项目在原则上不实施外汇管制,与战前的自由贸易和自由兑换类似(1分)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