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450教育评估和督导

学期结束前,刘校长与杨主任一起研究下学期的教学评估问题。杨主任说:“我对教育评估有个想法,为使评估科学化,必须建立一个能客观衡量质量的量标,它包括工作数量和工作成效两个方面。工作数量的量标指定编人员、教学计划、学科特点等方面所确定的一个教师的标准工作量,并把课外活动、跨教材上课等都折成工作量加以计算。这样,避免劳逸不均现象。工作成效的量标,可根据学生学习状况作数量统计分析,例如,分析各学科在各班级中的平均分、优秀率和不及格率、学生的总分与各分数段的分布情况、各班最高分和最低分的分数差、成绩的升降幅度等;根

题目

学期结束前,刘校长与杨主任一起研究下学期的教学评估问题。杨主任说:“我对教育评估有个想法,为使评估科学化,必须建立一个能客观衡量质量的量标,它包括工作数量和工作成效两个方面。工作数量的量标指定编人员、教学计划、学科特点等方面所确定的一个教师的标准工作量,并把课外活动、跨教材上课等都折成工作量加以计算。这样,避免劳逸不均现象。工作成效的量标,可根据学生学习状况作数量统计分析,例如,分析各学科在各班级中的平均分、优秀率和不及格率、学生的总分与各分数段的分布情况、各班最高分和最低分的分数差、成绩的升降幅度等;根据学生学习能力作统计分析,例如学生答题速度等;据教师工作能力作统计分析,如……长期以来,我们在教学评估中习惯用大体上,基本上之类的字样,忽视了对事实进行数量统计和分析,或凭我们印象用几条优点来评价教师的工作。这样在某种程度上挫伤了部分教师的积极性,没有一个科学量标,很难对学校教学工作进行全面、科学的质量评估。”刘校长笑了笑:“杨老师,你把质量评估搞那么复杂。现在,教师每周一般上课12节,大家也没有意见,至于教师工作成效,我们经常听课、检查作业等做了不少工作,应该说对工作情况是比较了解的。学校教育与工厂不同。教师的工作对象是人,教学质量高低不仅看教师工作,还要看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如何。何况,教师劳动的特点是个体劳动、集体成果,不可能像你所说的那样,简单地用一些教学,几条标准来评价教学。”一场没有结果的争论就这样结束了。根据以上关于教育评估的争论回答下列问题:你如何看待刘校长的主张?说明理由。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根据《设备工程监理规范》,监理工作总结报告的内容包括( )。

A.项目投资与进度情况
B.工作完成量与计划工作量比较
C.合同履行情况
D.监理工作成效
E.质量状况分析和质量不符合的处理及跟踪

答案:C,D
解析:

第2题:

公式 ( ) 能最准确地计算项目活动的工作量。

A. 工作量 = 历时/人员生产率
B. 工作量 = 历时/人力资源数量
C. 工作量 =(最乐观时间+4最可能时间+最悲观时间)/ 6
D. 工作量 = 项目规模/人员生产率

答案:D
解析:

第3题:

● 公式(47)能最准确地计算项目活动的工作量。

(47)

A.工作量 = 历时/ 人员生产率

B.工作量 = 历时/ 人力资源数量

C.工作量 =(最乐观时间 + 4最可能时间 + 最悲观时间)/ 6

D.工作量 = 项目规模 /人员生产率


正确答案:D

第4题:

下列不属于班主任待遇与权利的是()。

  • A、学校在教育管理工作中应充分发挥班主任的骨干作用,注重听取班主任意见
  • B、班主任工作量按当地教师标准课时工作量的一半计入教师基本工作量
  • C、班主任津贴纳入绩效工资管理
  • D、对教师在教育教学、科学研究中的创造性工作给以鼓励和帮助

正确答案:D

第5题:

《中小学班主任工作规定》中对于班主任工作描述正确的是()。

  • A、班主任工作量按照当地教师标准课时的一倍计入教师基本工作量
  • B、班主任工作量按当地教师标准课时工作量的三分之一计入教师基本工作量
  • C、班主任工作量按当地教师标准课时工作量的一半计入教师基本工作量
  • D、对与班额超过国家规定的班主任工作量按当地教师标准课时工作量的一半计入教师基本工作量

正确答案:C

第6题:

钟老师对如图5所示的数据表进行分类汇总操作后,得到的结果是(  )。


A.各班成绩的平均分
B.A、B、C、D、E五个分数段的学生数量
C.A、B、C、D、E五个分数段的学生成绩的平均分
D.各班A、B、C、D、E五个分数段的学生的平均分

答案:B
解析:
分类字段是等级,即按等级进行统计,汇总方式是计数即按等级进行计数统计,选定汇总项是等级.即按等级统计每个等级的数量。故选择B选项。

第7题:

学期结束前,刘校长与杨主任一起研究下学期的教学评估问题。杨主任说:“我对教育评估有个想法,为使评估科学化,必须建立一个能客观衡量质量的量标,它包括工作数量和工作成效两个方面。工作数量的量标指定编人员、教学计划、学科特点等方面所确定的一个教师的标准工作量,并把课外活动、跨教材上课等都折成工作量加以计算。这样,避免劳逸不均现象。工作成效的量标,可根据学生学习状况作数量统计分析,例如,分析各学科在各班级中的平均分、优秀率和不及格率、学生的总分与各分数段的分布情况、各班最高分和最低分的分数差、成绩的升降幅度等;根据学生学习能力作统计分析,例如学生答题速度等;据教师工作能力作统计分析,如……长期以来,我们在教学评估中习惯用大体上,基本上之类的字样,忽视了对事实进行数量统计和分析,或凭我们印象用几条优点来评价教师的工作。这样在某种程度上挫伤了部分教师的积极性,没有一个科学量标,很难对学校教学工作进行全面、科学的质量评估。”刘校长笑了笑:“杨老师,你把质量评估搞那么复杂。现在,教师每周一般上课12节,大家也没有意见,至于教师工作成效,我们经常听课、检查作业等做了不少工作,应该说对工作情况是比较了解的。学校教育与工厂不同。教师的工作对象是人,教学质量高低不仅看教师工作,还要看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如何。何况,教师劳动的特点是个体劳动、集体成果,不可能像你所说的那样,简单地用一些教学,几条标准来评价教学。”一场没有结果的争论就这样结束了。根据以上关于教育评估的争论回答下列问题:你认为应该怎样对待他们讨论的问题?
首先应认识到定性评估和定量评估没有科学与非科学之分,只有恰当与不恰当之别,应体现科学性原则。正确的方法应该是:将定性评估和定量评估结合起来,能取得符合评估对象实际情况的评估才是科学的评估,对于能用定量化的因素要尽量用定量评估,对于难以或根本不能量化的因素要用定性评估。

第8题:

公式()能准确地计算项目活动的工作。

A.工作量=历时/人员生产率

B.工作量=历时/人力资源数量

C.工作量=(最乐观时间+4*最可能时间+最悲观时间)/6

D.工作量=项目规模/人员生产率


正确答案:D
本题要求“最准确地计算项目活动的工作量”,显然是要用项目规模除以人员生产率。要注意的是,这里不能选择C,因为选项C计算出来的结果是时间而不是工作量,而且按照选项C的方式计算出来的也不是准确的数据,而是估算数据。

第9题:

学期结束前,刘校长与杨主任一起研究下学期的教学评估问题。杨主任说:“我对教育评估有个想法,为使评估科学化,必须建立一个能客观衡量质量的量标,它包括工作数量和工作成效两个方面。工作数量的量标指定编人员、教学计划、学科特点等方面所确定的一个教师的标准工作量,并把课外活动、跨教材上课等都折成工作量加以计算。这样,避免劳逸不均现象。工作成效的量标,可根据学生学习状况作数量统计分析,例如,分析各学科在各班级中的平均分、优秀率和不及格率、学生的总分与各分数段的分布情况、各班最高分和最低分的分数差、成绩的升降幅度等;根据学生学习能力作统计分析,例如学生答题速度等;据教师工作能力作统计分析,如……长期以来,我们在教学评估中习惯用大体上,基本上之类的字样,忽视了对事实进行数量统计和分析,或凭我们印象用几条优点来评价教师的工作。这样在某种程度上挫伤了部分教师的积极性,没有一个科学量标,很难对学校教学工作进行全面、科学的质量评估。”刘校长笑了笑:“杨老师,你把质量评估搞那么复杂。现在,教师每周一般上课12节,大家也没有意见,至于教师工作成效,我们经常听课、检查作业等做了不少工作,应该说对工作情况是比较了解的。学校教育与工厂不同。教师的工作对象是人,教学质量高低不仅看教师工作,还要看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如何。何况,教师劳动的特点是个体劳动、集体成果,不可能像你所说的那样,简单地用一些教学,几条标准来评价教学。”一场没有结果的争论就这样结束了。根据以上关于教育评估的争论回答下列问题:他们讨论的主题是什么?问题的关键是什么?


正确答案: 他们讨论的主题是如何实施教师教学质量评估。
问题的关键是:对定性评估和定量评估的认识。

第10题:

公式()能最准确地计算项目活动的工作量。

  • A、工作量=历时/人员生产率
  • B、工作量=历时/人力资源数量
  • C、工作量=(最乐观时间+4×最可能时间+最悲观时间)/6
  • D、工作量=项目规模/人员生产率

正确答案:D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