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450教育评估和督导

高二(3)班学生××是位极特别的学生,说他特别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思想品德好。××对班集体特别有感情,每一次集体活动,他总是一马当先,捡最脏最累的活干;对待集体的荣誉他是极力维护,宁可勉强了自己也在所不辞。上星期的运动会就是他主动带病参加,结果1000米长跑拿了个全校第一,可终因劳累过度使病情加重;在生活上,也总是急同学之所急,对待老师更是彬彬有礼,尽管如此,因学习不好也没被评上过“三好”。二是聪明。他喜欢写作,他的诗歌散文屡屡在各报刊杂志上发表,同学羡慕,老师夸奖。也极有科技天赋,从初中开始,每每

题目

高二(3)班学生××是位极特别的学生,说他特别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思想品德好。××对班集体特别有感情,每一次集体活动,他总是一马当先,捡最脏最累的活干;对待集体的荣誉他是极力维护,宁可勉强了自己也在所不辞。上星期的运动会就是他主动带病参加,结果1000米长跑拿了个全校第一,可终因劳累过度使病情加重;在生活上,也总是急同学之所急,对待老师更是彬彬有礼,尽管如此,因学习不好也没被评上过“三好”。二是聪明。他喜欢写作,他的诗歌散文屡屡在各报刊杂志上发表,同学羡慕,老师夸奖。也极有科技天赋,从初中开始,每每在物理、化学课上学到具有可操作性的新知识,总要亲手试一试,在多次市级科学小发明活动比赛上获奖。 三是学习成绩差。提起课业成绩,老师惋惜,同学不解,就连他自己也只有太多的无奈,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我算什么?唉!怕注定会是悲剧,你想,高考是凭分数、凭成绩的,你成绩差,你考分差,谁会录取你,你不就失去了深造的机会……其实,要说我在写作与发明上有点成绩的话,也是老师教育的结果,我很想到大学深造,可是……” 据上述实例,结合实际,运用教育评估的理论知识回答下列问题:这种事实对教育的危害是什么?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使教育成为选拔适合教育儿童的工具,失去其培养人、发展人的本质,造成学生成绩决定一切的思想,增加了学生课业负担,造成不良的社会后果和教育后果,抹杀学生的创造性。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小明总是欺负同学,学习成绩也不好,老师说如果再犯错误,就开以开除他。判断对错


参考答案:错误

第2题:

大二学生小李进入大学以后就下定决心要刻苦学习,改变自己的命运,因为他对现在所就读的大学很不满意。于时他除了学习还是学习,总是起的比别人早,睡得比别人晚。老师一提到要考试他就开始准备,内心总是想超过其他同学。而考试的结果却每每使他失望,所以每当要考试他就十分紧张,但越紧张注意力却越不能集中,记忆也总是发生障碍,学习效率十分低下。他很着急希望有人能帮助他解决这一问题。
请用心理学原理分析小李此种心态产生的原因。


答案:
解析:
产生考试焦虑往往与个体的生理、认知评价、知识经验、应试技能、外在环境等多方面因素有关。首先,小李除了学习还是学习,总是起的比别人早,睡得比别人晚,导致其没有足够的睡眠时间,也缺乏体育锻炼,因此会影响其考试时的生理状态;其次,小李内心总是想超过其他同学,对考试的定位有误,考试动机过于强烈,而过强的学习动机会影响其考试时的正常发挥;同时,每当要考试小李就十分紧张,注意力不能集中,记忆也总是发生障碍,学习效率十分低下,说明其缺乏应试信心和应试技能。

第3题:

请教教师资格考试论述题:林老师今年接了一个新班,他应该如何带领同学们组建这个班的班集体?

林老师今年接了一个新班,他应该如何带领同学们组建这个班的班集体?


    (1)确定班集体的发展目标。目标是集体发展的方向和动力,一个班集体只有共同的目标,才能使班级成员在认识上和行动上保持统一,才能推动班集体的发展。为此,教师要精心设计班级发展的目标。

  (2)建立班集体的核心队伍。一个良好的班集体都会有一批团结在教师周围的积极分子,们是带动全班同学实现集体发展目标的核心。因此,建立一支核心队伍是培养班集体的一项重要工作。

  (3)建立班集体的正常秩序。班集体的正常秩序是维特和控制学生在校生活的基本条件,是教师开展工作的重要保证。

  (4)组织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班集体是在全班同学参加和种教育活动中逐步成长起来的,而各种教育活动又可使每个人都有机会为集体出力并显示自已的才能。设计并开展班级教育活动是教师经常性工作之一。

  (5) 培养正确的舆论和良好的班风。班集体舆论是班集体生活与成员意愿的反映。正确的班集体舆论是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对班集体每个成员都有约束、感染、同化、激励作用,是形成、巩固班集体和教育集体成员的重要手段。教师要注意培养正确舆论,善于引导学生对班集体的一些现象与行为进行评议,要努力把舆论中心引至正确的方向。

 

第4题:

赵锋是班里的数学课代表,不仅数学成绩好,其他各科成绩也都名列前茅。可是,他上课时发言积极,课间却不愿与同学主动交流,也不喜欢参加班集体活动,显得有些冷漠。每当有同学向他请教问题时,他总是先强调一下:“连这样的题你都不会做?……那好吧,就由我来教教你吧……”久而久之,同学们渐渐疏远了他。他的成就感只能从老师的表扬和肯定中获得。虽然老师明知同学们都不喜欢赵锋,却视而不见。在学期评语中,班主任老师对他的学习成绩赞赏有加,对他其他方面却只字不提。数学老师也认为他是班上最优秀的学生。
问题:
请从职业理念的角度评析材料中两位老师的教育行为。如果你是赵锋的老师,你会如何做?


答案:
解析:
材料中两位老师的教育行为均存在不妥当之处,没有践行新课程改革下的素质教育观。 (1)素质教育观强调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材料中,赵锋的各科成绩虽然优秀,但是不愿与同学交流,不喜欢参加班集体活动,不注意尊重其他同学。这说明赵锋的发展不是全面的发展,不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两位老师仅注意对赵锋学习成绩的培养,以学习成绩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不符合素质教育观对人的全面发展的要求,不利于赵锋的全面发展。同时,两位老师仅对成绩优秀的学生进行表扬,面向的是少数学生,而不是全体学生,不符合素质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的要求。
(2)素质教育观强调教育要面向全体。材料中,赵峰不愿与同学主动交流,也不喜欢参加班集体活动,老师明知同学们都不喜欢赵锋,却视而不见。针对于赵峰和其他同学,老师没有做到公平地面向全体同学。
如果我是赵锋的老师,我会贯彻素质教育观理念。面向全体学生,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一方面,在教学中,把全体学生放在主体地位,关注每位学生的发展,注意因材施教,而不是面向少数成绩优秀的学生,忽视大部分学生。另一方面,要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不能只注重知识传授,忽视其他方面的发展,也不能仅以学习成绩作为评价的主要标准,甚至唯一标准。

第5题:

班上一位学生长相丑陋,同学嘲笑他,任课老师也不喜欢他,你怎么办?


答案:
解析:
在班级中,不免会出现因先天条件不好而受到嘲笑排挤的弱势学生群体,如果不及时解决,可能会引发学生的心理问题。作为老师,若出现上述情况,我会积极解决,为学生健康成长创造条件。

首先,心理疏导。对于受嘲笑的学生,我会单独约他在轻松的氛围中详谈,了解他最近的学习和生活情况。随着谈话的深入,我会慢慢将话题引导到本次聊天的主题,告诉他长相的不优秀阻挡不了自身的成长成功。列举如马云等人的成功事例鼓励他,并创造机会使其展示自身的优势,帮助他树立自信,正确面对自己。

其次,班风营造。找到班干部了解具体情况,并针对个别嘲笑的学生进行批评教育,使其明白对待同学要友爱、尊重和互助。随后召开以“团结与尊重”为主题的励志班会,在班会中通过设计讲解一些励志人物的故事、观看励志影片以及设置班级讨论等环节,使学生真正树立尊重他人的意识。

最后,多方协调。和相关任课老师了解情况,并在闲暇时间多与其他任课老师交流该生的优势,以便任课老师能多了解该生,从而避免因个人好恶而出现不喜欢的错误判断。

总之,每个学生都是一个鲜活的个体,一个独立的、有个性的生命体,对于“育人”的老师来说,应时刻关注每个学生的状态,真正做到“因材施教”,让他们健康快乐的成长。

第6题:

语文课上,有个学生总是喜欢跟周围同学讲话,交头接耳。语文老师多次提醒、制止,但还是无济于事。时间长了,语文老师开始责骂、讥讽、奚落他,有时候也惩罚他。渐渐地,这个学生越来越不喜欢上语文课,对语文老师产生了极度的厌恶感,最后出现了厌学情绪。家长找老师询问原因,这个老师说:"我严格要求有什么错?"
问题:请你根据德育原则分析,这个老师的做法有错吗?如果有错,他违反了什么德育原则?


答案:
解析:
该教师的做法有错,这个案例主要反映出德育活动中如何处理好严格要求学生与尊重学生相结合的问题。该教师的做法违反了这个德育原则。对于学生的学习,教师应该严格要求,这是教师的教育责任,是教育学生的措施。但是,在对学生严格要求的同时,教师也要尊重学生,关怀、热爱和信任学生,这是教师教育学生的前提。所以教师在教育学生时,应该处理好严格要求和尊重学生之间的关系,对学生提出合情合理的要求。严格要求学生和尊重学生是相辅相成、相互联系的。两者相结合,能激发学生的信心和动力,为学生的进步和发展提供方向。@##

第7题:

大二学生小李进入大学以后就下定决心要刻苦学习,改变自己的命运,因为他对现在所就读的大学很不满意。于时他除了学习还是学习,总是起的比别人早,睡得比别人晚。老师一提到要考试他就开始准备,内心总是想超过其他同学。而考试的结果却每每使他失望,所以每当要考试他就十分紧张,但越紧张注意力却越不能集中,记忆也总是发生障碍,学习效率十分低下。他很着急希望有人能帮助他解决这一问题。
怎样帮助小李改变当前的状况?


答案:
解析:
首先,要端正考试动机。明确考试只是衡量自己掌握知识程度的手段之一,考试的目的是为了巩固所学知识,检验知识掌握情况,以利于更扎实地掌握文化知识。
其次,要保持身体健康。考前复习阶段和应试阶段,要充分保证有足够的睡眠时间,适当增加营养,可以进行运动量较小的体育锻炼,做到劳逸结合,保证有充沛的精力、清醒的头脑和强健的体魄。

第8题: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某校八年级有位叫诚诚的同学,经常迟到、旷课,并且经常与同学打架,学习成绩也不好,门门功课挂红灯。尽管老师多次和他谈话,仍不见好转,以至班里同学见了他都躲得远远的,虽然偶尔也有进步,但没过两天又恢复原样,以至于老师都对他失去了信心。不过,诚诚也不是一无是处,他跑步速度飞快,在校运会上,连续两年获得百米赛冠军,为班级争得荣誉。除此以外,他画画特别好,足球踢得也很好。

问题:

请你结合自身的体会,谈谈如何对待像诚诚这样的学生。


正确答案:
(1)现代学生观认为:学生是处于发展中的人,既是教育对象又是主体、独立的人、完整的人、具有社会意义的人。学生成绩只有进步地快慢之分,而无优劣之分,现在成绩或品质不良不等于永远不良。只要方法得当,任何一个学生都是可教育的对象,都能成为优秀学生。
(2)教师是促进学生发展的指导者、塑造学生心灵的工程师、学生学习的支持者。所以,教师要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坚持以促进学生发展为目的;全面(一分为二)地看待学生,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公平公正地对待每个学生;尊重、热爱、理解、信任学生;善于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因材施教,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第9题:

有一位叫王峰的学生,经常迟到、旷课、上游戏厅,甚至打架、敲竹杠,学习成绩更不用说了,门门功课挂红灯。不过,这个同学并不是一无是处,他百米赛跑速度惊人,在校运动会上,他连续两年获得百米赛跑冠军,为班级争得了荣誉。除此之外,他还特别喜欢画画,象棋也走得很棒。
针对他的问题,班主任张老师曾多次教育过他,但仍不见好转,他还是经常旷课打游戏,向同学借钱,同学不借就打同学,以至于班里同学见到他都躲得远远的。虽然偶尔也有进步,但没过两天又恢复原样,张老师对他失去了信心。
请你从学生观的角度,评析该教师的教育行为。


答案:
解析:
班主任张老师的教育行为不符合素质教育所提倡的以人为本的学生观的要求,体现在以下方面: (1)以人为本的学生观要求教师把学生看作是发展的人,对学生树立信心,相信每一位学生都是可以成才的.材料中,王峰还处于发展中,难免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老师应该针对这些问题寻找解决的办法,帮助王峰成长为更好的人,而不是对学生失去信心。
(2)以人为本的学生观要求教师把学生看作是独特的人,教师要对学生关心热爱与严格要求相结合,全面了解学生,因材施教。材料中,王峰同学虽然有明显的缺点,但“并不是一无是处”,张老师应该发挥王峰的优势,从发掘他的闪光点入手,帮助他克服缺点。
(3)以人为本的学生观要求教师把学生看作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是责权的主体。材料中,张老师可以一方面对王峰进行品德和法制教育;另一方面了解王峰的内在需求,发挥他的积极因素,有针对性地因材施教。
因此,教师在教育问题学生时要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对学生抱有巨大的信心,因材施教,只有如此才能促进学生的发展。

第10题:

赵峰是班里的数学课代表,不仅数学成绩好,其他各科成绩也名列前茅。他上课发言积极,课余时间却不愿与同学交流,也不喜欢参加班集体活动,显得有些冷漠。每当有同学问他题时,他总是先强调一下:“连这样的题都不会做?......那好吧,我来教教你吧......”久而久之,同学们渐渐地疏远了他,他的成就感只能从老师的表扬和肯定中获得。虽然老师明知同学们不喜欢赵峰,却视而不见。在学期评语中,班主任对他的学习成绩赞赏有加,对其他方面却只字不提。数学老师也认为他是班上最优秀的学生。
请从职业理念的角度评析材料中两位老师的教育行为。如果你是赵峰的老师,会如何做?


答案:
解析:
【考查要点】本题主要考查考生对素质教育的了解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参考答案】(1)这两位老师以学习成绩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是应试教育的做法。首先,我们现在倡导素质教育。素质教育是注重培养学生的态度、能力,促进他们在德、智、体、美等方面生动、活泼、主动地全面发展为基本特征的教育。其次,现代学生观强调在当今社会,单纯的智育或者智育占绝对主导地位的教育,已经无法满足社会的需要,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德育。教师在教育实践中,不仅要重视“知识与技能”的传授,更要看到“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重要性,把学生培养成全面发展的人。
(2)如果我是赵峰的老师,首先,我会在全班进行价值观的引导,在学生之间树立一种意识:成绩并不是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要追求自身的全面发展。从自身做起来引导学生不要盲目地追求高分,学习成绩好的同学不能高高在上、盲目得意,成绩差的同学也不必自卑。其次,设计班会等活动,促进养成团结互助的班风,使同学之间能够相互帮助、共同进步。最后,对赵峰同学进行单独谈话和辅导,帮助他转变观念,鼓励其积极参加班级活动,多与同学沟通交流,促进自身全面发展。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