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615心理健康教育概论

如何培养良好的性格?

题目

如何培养良好的性格?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怎样培养学生良好的性格?


正确答案:
(1)加强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的教育;
(2)及时强化学生的积极行为;
(3)充分利用榜样人物的示范作用;
(4)利用集体的教育力量;
(5)依据性格倾向因材施教;
(6)提高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

第2题:

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性格?


答案:
解析:
(1)加强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教育;(2)及时强化学生的积极行为;(3)充分利用榜样人物的示范作用;(4)利用集体的教育力量;(5)提供实际锻炼的机会;(6)及时进行个别指导;(7)提高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

第3题:

在日常教育教学中,如何培养和塑造学生的良好性格?


正确答案:
日常教育教学是塑造和培养学生良好性格的教育机会,也是学校教育的目的所在。具体方法和途径有:(1)加强政治思想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性格;(2)在实践中培养与锻炼学生的性格:(3)家长与教师应该给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4)建立优良学生集体,形成良好班风与校风,促进学生良好性格的形成;(5)注意个别指导、有针对性地进行性格培养。

第4题:

如何培养学生良好态度与品德的培养。


正确答案: 1、有效的说服。
2、树立良好的榜样。
3、利用群体约定。经过集体成员共同讨论决定的规则、协定,对其成员的行为有一定的约束力量,使成员承担执行的责任。
4、价值辨析。鼓励学生努力发现自身的价值观,并根据自己的价值选择来行事。
5、给予适当的奖励与惩罚。

第5题:

结合自己的教育教学经验,谈谈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性格。


答案:
解析:
(1)加强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教育;
(2)及时强化学生的积极行为;
(3)充分利用榜样人物的示范作用;
(4)利用集体的教育力量;
(5)提供实际锻炼的机会;
(6)及时进行个别指导;
(7)提高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

第6题:

培养良好性格是自己的事,与集体和他人无关。()


参考答案:错误

第7题:

试述如何培养学生的良好性格。


答案:
解析:
(1)加强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教育;
(2)及时强化学生的积极行为;
(3)充分利用榜样人物的示范作用;
(4)利用集体的教育力量;
(5)提供实际锻炼的机会;
(6)及时进行个别指导。

第8题:

谈谈在教学过程中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性格。


正确答案:见解析
(1)加强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教育,让学生学会明辨是非,区分美与丑、善与恶,用合理的信念知道自己的行为,从而塑造良好的性格。(2)及时强化学生的积极行为,有助于这一积极行为的重复出现,同时也潜移默化地告诉了学生什么行为是合理的、正确的,有助于其良好性格的培养。(3)充分利用榜样人物的示范作用。教师应经常给学生讲解优秀人物的事迹,激励学生向他们学习。同时,教师也应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4)利用集体的教育力量。学生在集体中,通过与他人的合作、交流、相互学习从而促进性格的自我完善。(5)依据性格倾向因材施教。每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特的个体,教师应根据学生的性格倾向因材施教。(6)提高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因为做任何一件事情个体内在的主观能动性才是起决定作用的。

第9题:

简述培养青少年良好性格的意义,并对如何培养提出建议。
意义:有利于帮助青少年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
有利于帮助青少年学会正确的评价自我、提高自我教育和自我调控的能力;有利于帮助青少年处理好个人与他人、个人与集体的关系,提高对环境的适应能力。

第10题:

心理学家研究表明,有成就的人的智力与普通人无显著差异,而与人的性格有显著差异,试述影响性格形成的因素及在教育过程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良好性格。


正确答案: ⑴性格形成的因素
①生物遗传因素;
②家庭因素:父母教养方式、家庭成员品行、父母之间的和睦程度、家庭气氛;
③学校教育因素:教师的作用、儿童群体的作用、学习活动的作用;
④社会文化因素。
⑵良好性格的培养:
①家庭是对性格起重要作用的最初环境因素,因此要注意父母的教养态度
②学校教育对性格的形成发展也起很重要的作用,学校通过各种活动有目的、有计划的向学生施加教育的影响。
③社会各种信息也影响性格的形成
④通过提高个人的自我教育能力来培养性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