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273社会工作实务

某社区为老旧社区,居民中有不少下岗和失业人员,为了帮扶这些居民,社区居委会策划了关于“社区再就业”的社区项目,并开展了一系列的实施活动,其中包括:①了解社区下岗和失业居民的兴趣、爱好以及与其他群体的关系,并制订工作的目标②调查社区下岗和失业居民的人数以及接受社区服务的现状③报销活动经费,提交服务收费的报告④通过定量的方法对项目进行评估,收集居民对于该活动的满意度⑤制订工作目标,对服务对象、服务内容和成效进行界定。 你认为符合社区服务项目策划的程序应该是()。A、③②①④B、①⑤③④C、⑤②④①D、②④①⑤

题目

某社区为老旧社区,居民中有不少下岗和失业人员,为了帮扶这些居民,社区居委会策划了关于“社区再就业”的社区项目,并开展了一系列的实施活动,其中包括: ①了解社区下岗和失业居民的兴趣、爱好以及与其他群体的关系,并制订工作的目标 ②调查社区下岗和失业居民的人数以及接受社区服务的现状 ③报销活动经费,提交服务收费的报告 ④通过定量的方法对项目进行评估,收集居民对于该活动的满意度⑤制订工作目标,对服务对象、服务内容和成效进行界定。 你认为符合社区服务项目策划的程序应该是()。

  • A、③②①④
  • B、①⑤③④
  • C、⑤②④①
  • D、②④①⑤
  • E、③②④①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B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某祢居委会主任正在召集会议,与几位居民代表就开发社区服务项目进行商讨。会上,有位居民代表提议,居委会可 以通过开展自筹性公益项目筹集资金,并在社区开展营利性社区服务,赚取利润来补贴居委会成员;另一位居民代表 认为,社区只能针对老人、残疾人和贫困家庭等弱势群体开展无偿服务;还有的居民代表认为,开展社区服务的经费 主要依靠政府和街道办事处拨付,居委会没有筹集资金的责任。

关于社区开展服务的议题,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A.政府主要负责倡导和扶持

B.街道担任实质性指导工作

C.居委会具体落实社区服务

D.业委会负责实施社区服务

答案:A,B,C
解析:
社区服务是指在政府倡导和扶持下,以街道和居委会为依托,发动社区成员,利用和开发社区资源,为满足社区成员的各种需求所进行的社区居民自助服务

第2题:

某老旧小区居民对社区服务有强烈需求,然而,该社区居委会人手紧张,服务供给有限。为此,社区居委会引进了一家社会工作机构,希望借助专业力量加强社区服务。该社会工作机构在社区走访中发现,社区中已有居民骨干自发组织了一些活动。进一步调查后了解到,有些居民骨干认为,大家组织起来就是为了自娱自乐,不要多管闲事;有的居民骨干虽然想为居民们多做点事,但不知道该怎么做;还有的居民骨干曾经尝试过开展社区服务,但看不到成效,感到很无力,没能坚持下去;同时,这些社区居民骨干开展活动面临缺乏服务场地、设备、资金和人员等困难,也不知道该如何去争取资源。 针对该地区的实际情况,社会工作机构计划对本社区居民骨干开展能力建设服务。?
要求: 分别从提升居民骨干的认识和思维、情感和价值观、行为和技巧等三个方面能力的角度,设计服务方案(分别列出三个方面的具体目标和主要实施策略)。


答案:
解析:
上述材料可以看出,部分居民骨干认为组织居民自娱自乐就好;一部分居民骨干之前组织过活动,但参与人不多,现在失望了;一部分居民骨干对自身的能力有所顾虑,不知道怎么做;此外,这些人对争取人、财、物等资源的能力欠缺。针对以上状况,设计的服务方案如下: (1)从提升居民骨干的认知和思维的角度
①具体目标:
a.使居民骨干能够掌握社区生活和共同问题的知识和资料;
b.使居民骨干能够理解资料的相互关系,批判地分析问题;
C.使居民骨干能够引申和推理;
d.使居民骨干能够进行分析和评价,并提出创新的建议 。
②主要实施策略:
社区社会工作者一方面可以通过反复练习的方法,让居民学习知识和技能,使之逐步成为个人的常识和习惯;另一方面可以通过思考能力的训练,将个人的感觉经验提升进入概念层面的抽象思维中。此外,还可以通过鼓励居民不断发现,让居民学会总结经验和不断产生新体会。为了增强居民的学习兴趣,降低居民对学习的抗拒,社区社会工作者可以经常利用个案阐释政策,或将资料简化成容易记忆的,顺口溜畅的口号和歌曲等来有效地帮助社区居民掌握知识和资料。
(2)行为和技巧能力的培养。
①具体目标:
a.使社区居民骨干把握与基层居民沟通的技巧,善于表达对他人的关怀和爱护。
b.使社区居民骨干能理解文件和有关资料,懂得行政和会议技巧。
c.使社区居民骨干拥有基层动员的能力,具备谈判、游说、公共关系和与大众传媒合作的能力等。
②主要实施策略:
a.肯定模仿学习的重要性。社区工作者通常以身作则,积极示范待人处世的行为、态度和技巧,让居民骨干观察社会工作者和其他居民骨干的表现,自觉和不自觉地吸收知识、技巧和掌握工作程序;
b.社会工作可以采取个别训练和督导的方式,即根据居民个体的水平和兴趣,设计训练内容。这样一方面可以帮助居民个体掌握与人沟通的技巧和解决社区问题的能力;另一方面有助于发挥其影响力,成为其他居民的模范,发动和带领更多的居民参与社区事务;
C.还可以采用示范、录像带、心理预习、自我引导、复习等方法,帮助居民学习公开演讲、协商、游说等复杂技巧。
(3)情感和价值观的培养提升。
①具体目标:
a.社会工作者需要从感受、兴趣、态度取向、价值观四个方面改变他们对参与、社会正义、居民权益的感观和价值取向;
b.通过行动反思的方法澄清价值观,分享个人经历和感受,引起居民的共鸣,并巩固"服务社区"的精神;
②主要实施策略:
a.社会工作者的工作是要不断给居民骨干灌输公民意识和价值,这些价值包括:为他人着想,以公众利益为归依,不损人利己,勇于承担责任等。培育价值观的方法也是多种多样的,如领悟法、辩证法、理性分析法、观念扩展法和模拟游戏法。社区社会工作者必须灵活运用组织过程,引起讨论,来巩固正面的价值观。
b.建立典型和模范,这是塑造理想品德、行为和优秀居民骨干的有效方式。树立典范,宣传良好公民的行为,以提高社区居民骨干的素质。事实表明正面的典范比负面的典型在教育上更为直接,应尽量多多采用。

第3题:

某祢居委会主任正在召集会议,与几位居民代表就开发社区服务项目进行商讨。会上,有位居民代表提议,居委会可 以通过开展自筹性公益项目筹集资金,并在社区开展营利性社区服务,赚取利润来补贴居委会成员;另一位居民代表 认为,社区只能针对老人、残疾人和贫困家庭等弱势群体开展无偿服务;还有的居民代表认为,开展社区服务的经费 主要依靠政府和街道办事处拨付,居委会没有筹集资金的责任。

关于社区服务的特征,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A.社区服务只能面向弱势群体

B.社区服务以居民需求为导向

C.社区服务倡导居民参与互助

D.社区服务应由政府完全承担

答案:B,C
解析:
社区服务具有具有非营利性和群众性,是以居民需求为导向,服务于广大社区居民,且强调居民之间的互助。选项BC正确,但是AD过于片面。

第4题:

某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在社区开展了为期一年的“减灾小课堂”项目,旨在提高社区居民防灾减灾的意识与能力,项目结束后,社会工作者对该项目进行成效评估,评估内容应包括()

A.查阅居民上课签到册
B.社区居民对项目的评价
C.查阅项目的图片、文字记录
D.调查社区居民对项目的满意度
E.了解社区居民对减灾技能的掌握情况

答案:B,D,E
解析:
社区服务(活动)评估的目的在于了解社区服务(活动)是否达到了预定的目标,社区居民或服务对象的满意度如何,在服务(活动)推行过程中存在的优点和缺点。评估的结果一方面可以作为本社区的居委会和工作站(服务站)未来持续开展工作的参考,另一方面也可以让其他社区的居委会和工作站(服务站)借鉴。 1. 社区服务(活动) 方案的评估方法社区服务(活动)方案的评估方法包括定量评估法和定性评估法。定量评估法的特点: 一是用数字表现评估结果;二是评估者事先预设了某些答案,然后再由参加服务(活动)的社区居民或服务对象对答案进行选择。定性评估法的特点:一是用文字来表达评估结果; 二是评估者事先不预设答案,只是听取参与服务(活动)的社区居民或服务对象的意见和看法 ,然后再进行归纳和总结。 2.社区服务(活动)方案的评估内容 社 区 服 务 (活动)方案的评估内容包括方案成效评估和方案过程评估。 社区服务(活动)方案成效评估的方法有两种:一是可以采取定量的方法,即通过事先设计的问卷,采用问卷调查法,收集社区居民和服务对象参与服务(活动)后的满意度。 二是可以采用定性的方法,即通过深度访谈、观察、文件档案整理分析来评价社区服务(活动)方案的成效。 社区服务(活动方案过程评估一般只能采取定性评估法,重点是总结方案设计情况, 以及方案筹备、进行和结束等阶段的基本情况

第5题:

案例:
某老旧社区的居民对社区服务有强烈需求,然而该社区居民委员会人手紧张,服务供给有限。为此,社区居民委员会引进了一家社会工作机构,希望借助专业力量加强社区服务。该社会工作机构在社区走访中发现,社区中已有居民骨干自发组织了一些活动。进一步调查后了解到,有些居民骨干认为,大家组织起来就为了自娱自乐,不要多管闲事;有的居民骨干虽然想为居民们做点事,但不知道该怎么做,还有的曾经尝试过开展社区服务,但看不到成效,感到很无力,没能坚持下去;同时,这些社区居民骨干开展活动面临缺少服务场地、设备、资金和人员等困难,也不知道该如何去争取资源。针对该社区的实际情况,社会工作机构计划对社区居民骨干开展能力建设服务。
问题:分别从提升居民骨干的认知和思维、情感和价值观、行为和技巧三个方面能力的角度,设计服务方案(分别列出三个方面的具体目标和主要实施策略)。


答案:
解析:
上述材料可以看出,部分居民骨干认为组织居民自娱自乐就好;一部分居民骨干之前组织过活动,但参与人不多,现在失望了;一部分居民骨干对自身的能力有所顾虑,不知道怎么做;此外,这些人对争取人、财、物等资源的能力欠缺。针对以上状况,设计的服务方案如下: 1.从提升社区居民骨干的认知和思维的角度
(1)具体目标:
①使社区居民骨干能够掌握社区生活和共同问题的知识和资料。
②使社区居民骨干能够理解资料的相互关系,批判地分析问题。
③使社区居民骨干能够引申和推理。
④使社区居民骨干能够进行分析和评价,并提出创新的建议。
(2)主要实施策略:
①可以通过反复练习的方法,让社区居民骨干学习知识和技能,使之逐步成为个人的常识和习惯。
②可以通过思考能力的训练,将个人的感觉经验提升进入概念层面的抽象思维中。
③还可以通过鼓励社区居民骨干不断发现,让居民骨干学会总结经验和不断产生新体会。为了增强社区居民骨干的学习兴趣,降低社区居民骨干对学习的抗拒,社区社会工作者可以经常利用个案阐释政策,或将资料简化成为容易记忆的或顺口流畅的口号和歌曲,来有效地帮助社区居民骨干掌握知识和资料。
2.从提升社区居民骨干的情感和价值观的角度
(1)具体目标:
①从感受、兴趣、态度取向和价值观四个方面下功夫,改变社区居民骨干对参与、社会正义、居民权益的感观和价值取向。
②通过行动反思的方法澄清价值观,分享个人经历和感受,引起社区居民骨干的共鸣,并巩固其“服务社区”的精神。
(2)主要实施策略:
①社会工作者的工作是要不断给社区居民骨干灌输公民意识和价值,这些价值包括:为他人着想,以公众利益为归依,不损人利己,勇于承担责任等。培育价值观的方法也是多种多样的,如领悟法、辩证法、理性分析法、观念扩展法和模拟游戏法等。社区社会工作者必须灵活运用组织过程,引起讨论,来巩固正面的价值观。
②建立“典型”和“模范”,这是塑造理想品德和优秀行为的社区居民骨干的有效方式。树立典范,宣传良好公民的行为,以提高社区居民骨干的素质。事实表明正面的典范比负面的典型在教育上更为直接,应尽量多多采用。
3.从提升社区居民骨干的行为和技巧的角度
(1)具体目标:
①使社区居民骨干把握与基层居民沟通的技巧,善于表达对他人的关怀和爱护。
②使社区居民骨干能理解文件和有关资料,懂得行政和会议技巧。
③使社区居民骨干拥有基层动员的能力,具备谈判、游说、公共关系和与大众传媒合作的能力等。
(2)主要实施策略:
①肯定模仿学习重要性。社会工作者应以身作则,积极示范待人处事的行为、态度和技巧,让社区居民骨干观察社会工作者和其他居民骨干的表现,自觉或不自觉地吸收知识、技巧和掌握工作程序。
②社会工作者可以采取个别训练和督导的方式,即根据社区居民骨干个体的水平和兴趣,设计训练内容。
③社会工作者也可以采用示范、观看录像、心理预习、自我引导、复习等方法,帮助社区居民骨干学习公开演讲、协商、游说等复杂技巧。

第6题:

某社会工作机构计划进入某老旧小区开展综合服务。在准备阶段,社会工作者的重点工作有()。

A:联系社区居委会,了解辖区单位的情况
B:召开居民会议,讨论居民关注的社区问题
C:评估社区需要,制订一套系统的服务方案
D:利用社区观察和街头访问,认识社区和接触居民
E:开展大型活动,吸引居民关心社区事务

答案:A,C,D
解析:
社区工作准备阶段的重点:(1)社区基本情况分析:社区的地理环境,社区内的人口状况,社区内的资源,社区内的权利结构,社区的文化特色。A正确。(2)社区需求分析:社区工作是因为社区有“需要”才开始,社会工作者常常因为社区存在迫切的需要而组织居民共同解决问题,社区居民也因共同解决社区需要和问题而建立了社区意识。C正确。社会工作者了解居民对社区的看法和需要有几种方式:访问法,通过与各类社区居民面对面的谈话,能深入了解社区的需要;社区普查,通过调查问卷或访问对社区中每一个家庭进行调查,了解他们对社区需要的想法。D正确。

第7题:


案例:


某老旧社区的居民对社区服务有强烈需求,然而该社区居委会人手紧张,服务供给有限。为此,社区居委会引进了一家社会工作机构,希望借助专业力量加强社区服务。该社会工作机构在社区走访中发现,社区中已有居民骨干自发组织了一些活动。进一步调查后了解到,有些居民骨干认为,大家组织起来就为了自娱自乐,不要多管闲事;有的居民骨干虽然想为居民们做点事,但不知道该怎么做,还有的曾经尝试过开展社区服务,但看不到成效,感到很无力,没能坚持下去;同时,这些居民骨干开展活动面临缺少服务场地、设备、资金和人员等困难,也不知道该如何去争取资源。针对该社区的实际情况,社会工作机构计划对社区居民骨干开展能力建设服务。


问题:


分别从提升居民骨干的认知和思维、情感和价值观、行为和技巧三个方面能力的角度设计服务方案(分别列出三个方面的具体目标和主要实施策略)。






答案:
解析:

【答案要点】


从上述材料可以看出,部分人不愿意参与志愿服务,认为自娱自乐就好;有的居民骨干之前组织过,但看不到成效,现在失望了;一部分人想为居民们做点事,但不知道怎么做;此外,这些人争取人、财、物等资源的能力欠缺。针对以上状况,设计的服务方案如下:


1.


从提升社区居民骨干的认知和思维的角度。


(1)具体目标:


①使社区居民骨干能够掌握社区生活和共同问题的知识和资料。


②使社区居民骨干能够理解资料的相互关系,批判地分析问题。


③使社区居民骨干能够引申和推理。


④使社区居民骨干能够进行分析和评价,并提出创新的建议。


(2)主要实施策略:


①通过反复练习的方法,让社区居民骨干学习知识和技能,逐步成为个人常识和习惯。


②通过思考能力的训练,将个人的感觉经验提升进入概念层面的抽象思维中。


③还可以通过鼓励社区居民骨干不断发现,使其学会总结经验和不断产生新体会。为


了增强社区居民骨干的学习兴趣,降低其对学习的抗拒,社区社会工作者可经常利用个案


阐释政策,或将资料简化成为容易记忆的或顺口流畅的口号和歌曲,来有效地帮助社区居


民骨干掌握知识和资料。


2.


从提升社区居民骨干的情感和价值观的角度。


(1)具体目标:


①从感受、兴趣、态度取向和价值观四个方面下工夫,改变社区居民骨干对参与、社会正义、居民权益的感观和价值取向。


②通过行动反思的方法澄清价值观,分享个人经历和感受,引起社区居民骨干的共鸣,并巩固其“服务社区”的精神。


(2)主要实施策略:


①社会工作者的工作是要不断给社区居民骨干灌输公民意识和价值,这些价值包括为他人着想、以公众利益为归依、不损人利己、勇于承担责任等。培育价值观的方法也是多种多样的,如领悟法、辩证法、理性分析法、观念扩展法、模拟游戏法。社区工作者必须灵活运用组织过程,引起讨论,来巩固正面的价值观。


②建立“典型”和“模范”,这是塑造理想品德、行为和优秀社区居民骨干的有效方式。树立典范,宣传良好公民的行为,以提高社区居民骨干的素质。事实表明,正面的典范比负面的典型在教育上更为直接,应尽量多多采用。


3.


从提升社区居民骨干的行为和技巧的角度。


(1)具体目标:


①使社区居民骨干把握与基层居民沟通的技巧,善于表达对他人的关怀和爱护。


②使社区居民骨干能理解文件和有关资料,懂得行政和会议技巧。


③使社区居民骨干拥有基层动员的能力,具备谈判、游说、与大众传媒合作的能力等。


(2)主要实施策略:


①肯定模仿学习的重要性。社区工作者应以身作则,积极示范待人处事的行为、态度和技巧,让社区居民骨干观察社会工作者和其他居民骨干的表现,自觉或不自觉地吸收知识、技巧并掌握工作程序。


②社会工作者可以采取个别训练和督导的方式,即根据社区居民骨干个体的水平和兴趣设计训练内容。


③社会工作者也可以采用示范、心理预习、自我引导、复习等方法,帮助社区居民骨干学习公开演讲、协商、游说等复杂技巧。


【提示】本题考点是社区社会工作的主要方法中提高居民能力建设的内容。参考教材上的基本框架,结合案例进行策略设计与分析。



第8题:

某祢居委会主任正在召集会议,与几位居民代表就开发社区服务项目进行商讨。会上,有位居民代表提议,居委会可 以通过开展自筹性公益项目筹集资金,并在社区开展营利性社区服务,赚取利润来补贴居委会成员;另一位居民代表 认为,社区只能针对老人、残疾人和贫困家庭等弱势群体开展无偿服务;还有的居民代表认为,开展社区服务的经费 主要依靠政府和街道办事处拨付,居委会没有筹集资金的责任。

关于该社区开展社区服务收费项目的讨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社区服务不能收取任何费用

B.应该坚持方便居民收费低廉

C.收费盈利必须于用社区服务

D.服务主要面向本社区的居民

答案:B,C,D
解析:
社区服务具有非营利性,但是可以是有偿的,A选项错误。

第9题:

某老旧小区居民对社区服务有强烈需求,然而,该社区居委会人手紧张,服务供给有限。为此,社区居委会引进了一家社会工作机构,希望借助专业力量加强社区服务。该社会工作机构在社区走访中发现,社区中已有居民骨干自发组织了一些活动。进一步调查后了解到,有些居民骨干认为,大家组织起来就是为了自娱自乐,不要多管闲事;有的居民骨干虽然想为居民们多做点事,但不知道该怎么做,还有的居民骨干曾经尝试过开展社区服务,但看不到成效,感到很无力,没能坚持下去;同时,这些社区居民骨干开展活动面临缺少服务场地、设备、资金和人员等困难,也不知道该如何去争取资源。
针对该社区的实际情况,社会工作机构计划对社区居民骨干开展能力建设服务。[2014年真题]
【要求】
分别从提升居民骨干的认知和思维、情感和价值观、行为和技巧等三个方面能力的角度,设计服务方案(分别列出三个方面的具体目标和主要实施策略)。


答案:
解析:
从上述材料可以看出,有的居民骨干认为大家组织起来就为了自娱自乐,不要多管闲事;有的居民骨干虽然想为居民们做点事,但不知道怎么做;有的居民骨干曾经尝试过开展社区服务,但看不到成效,感到很无力,没能坚持下去;此外,这些人对怎么争取服务场地、设备、资金和人员等资源能力欠缺。针对以上的状况,设计的服务方案如下: (1)从提升居民骨干的认知和思维的角度:
①具体目标
a.使居民骨干能够掌握社区生活和共同问题的知识和资料;
b.使居民骨干能够理解资料的相互关系,批判地分析问题;
c.使居民骨干能够引申和推理;
d.使居民骨干能够进行分析和评价,并提出创新的建议。
②主要实施策略
a.通过反复练习的方法,让居民骨干学习知识和技能,使之逐步成为个人的常识和习惯;
b.通过思考能力的训练,将个人的感觉经验提升进入概念层面的抽象思维中;
e.通过鼓励居民骨干不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让居民骨干学会总结经验和不断产生新体会;
d.通过分析实际案例,不断提升居民骨干分析和判断问题的能力。
为了增强居民骨干的学习兴趣,降低居民骨干对学习的抗拒,社区社会工作者可经常利用个案阐释政策,或将资料简化成为容易记忆的或顺口流畅的口号和歌曲,来有效地帮助社区居民骨干掌握知识和资料。
(2)从提升居民骨干的情感和价值观的角度:
①具体目标
a.社区社会工作者需要从感受、兴趣、态度取向和价值观四个方面下工夫,改变居民骨干对参与、社会正义、居民权益的感观和价值取向;
b.通过行动反思的方法澄清价值观,分享个人经历和感受,引起居民骨干的共鸣,并巩固“服务社区”的精神。
②主要实施策略
a.社区社会工作者的工作是要不断给居民骨干灌输公民意识和价值,这些价值包括为他人着想,以公众利益为归依,不损人利己,勇于承担责任等。培育价值观的方法也是多种多样的,如领悟法、辩证法、理性分析法、观念扩展法和模拟游戏法等。社区社会工作者必须灵活运用组织过程,引起讨论,来巩固正面的价值观。
b.建立“典型”和“模范”,这是塑造理想品德、行为,培养良好公民的有效方式,我国城乡社区普遍开展的“文明街道”、“五好家庭”和“文明村镇”等评比活动,其实质就是要树立典范,宣传良好公民的行为,以提高人民的素质。事实表明,正面的典范比负面的典型在教育上更为直接,应尽量采用这种方式。
c.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让居民骨干认识到服务社区、帮助他人的乐趣与重要性,使他们真正发自内心的认同社区服务的价值观念,真心实意的为社区和居民服务。
(3)从提升居民骨干的行为和技巧能力的培养角度:
①具体目标
a.使居民骨干掌握与基层居民沟通的技巧,善于表达对他人的关怀和爱护;
b.使居民骨干能理解文件和有关资料,懂得行政和会议技巧;
e.使居民骨干拥有基层动员的能力,具备谈判、游说、公共关系和与大众传媒合作的能力等;
d.提升居民骨干资源链接的能力,促使居民骨干能够寻求到足够的场地、资金和设备等资源以便开展活动;
e.提升居民骨干开展社区活动的能力,这些能力包括需求评估的能力、服务策划的能力、组织动员的能力、后期评估的能力等。
②主要实施策略
a.肯定模仿学习重要性。社区工作者通常以身作则,积极示范待人处世的行为、态度和技巧,让居民骨干观察社会工作者和其他居民骨干的表现,自觉或不自觉地吸收知识、技巧和掌握工作程序。
b.社区社会工作者可以采取个别训练和督导的方式,即根据居民骨干个体的水平和兴趣,设计训练内容。
c.社区社会工作者也可以采用示范、观看、心理预习、自我引导、复习等方法,帮助居民骨干学习公开演讲、协商、游说等复杂技巧。
d.社会工作者可以开展一次社区活动作为示范,在这次活动中,让社区骨干参与其中,在实践中学习组织活动的技巧。

第10题:

某社区拟策划“老人饭桌”项目,为社区内老人提供送餐服务。在服务项目策划中期,社会工作者应做的工作是()。

A:了解服务对象需求
B:征求社区居民的意见
C:评估工作人员的素质和能力
D:设计服务项目的评估方法

答案:C
解析:
社区服务(活动)策划是一个理性的过程,分为三个时期:①在策划之初,对社区问题和需求进行了科学的评估,并广泛征求了社区居民或服务对象的意见;②在策划中期,充分考虑资源状况.估计工作人员素质和能力,订立服务(活动)目标,规划服务内容、服务流程和人员分工;③在策划后期,要确定服务(活动)的成效评估方法。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