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722公共经济学

唐斯在《民主的经济理论》中指出,决定选民是否参与投票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题目

唐斯在《民主的经济理论》中指出,决定选民是否参与投票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根据我国选举法规定,下列哪些情况可以委托投票:( )

A.选民因残疾不能写选票的

B.选民是文盲不能写选票的

C.选民因为不想去投票现场的

D.选民在选举期间外出打工的


参考答案:ABD

第2题:

根据我国宪法和法律的规定,在实行直接选举的地方,选区( ),选举有效。

A.全体选民过半数参加投票

B.全体选民的2/3以上参加投票

C.全体选民参加投票

D.全体选民的3/4以上参加投票


正确答案:A
解析:考查要点是我国选举的民主程序。投票是选民行使选举权的最后环节。在实行直接选举的地方,选区全体选民的过半数参加投票选举有效,代表候选人获得参加投票的选民过半数的选票即为当选。因此,A项是正确的;B项、C项、D项是错误的。

第3题:

党员在投票选举活动中,下列哪些非组织活动行为要受到党纪处分。()

A、在民主推荐、民主测评、组织考察中的拉票行为

B、在党内选举中搞拉票、助选的行为

C、在党外依法进行的投票选举中的拉票、助选行为

D、组织、怂恿、诱使他人投票、表决的行为


答案:ABCD

第4题:

共用题干

某村有年满18周岁的村民1000人,在一次乡人大选举中作为一个选区,应选人大代表3人。第一次投票,5名代表候选人中,只有2人得票超过参加投票选民的过半数,于是进行再次选举。对此,下列哪个选项不正确?
A、再次选举中,代表候选人应为2人,即为第一次投票中的得票数为第三名、第四名的选民
B、选民在再次选举中,可以另外依法推举代表候选人
C、选民在再次选举中,投票时可以另选其他任何选民
D、在再次选举中,如果参加投票的选民有600人,得票200的人如果是得票最多的人就被选为乡人大代表

答案:B
解析:
根据《选举法》第2条规定,C中设区的市的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实行间接选举,ABD项是正确的答案。
根据《选举法》第8条的规定,地级市以上人大代表的选举工作由本级人大常委会主持,而县、乡两级人大代表的选举工作由事先选出的选举委员会主持。同时,由于乡级人民代表大会不设立常委会,所以乡级选举委员会受其上级人大常委会,即县级人大常委会领导。因此,ACD选项正确。
《选举法》第11条第1款规定:“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名额,按照下列规定确定:(一)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代表名额基数为三百五十名,省、自治区每十五万人可以增加一名代表,直辖市每二万五千人可以增加一名代表;但是,代表总名额不得超过一千名;(二)设区的市、自治州的代表名额基数为二百四十名,每二万五千人可以增加一名代表;人口超过一千万的,代表总名额不得超过六百五十名;(三)不设区的市、市辖区、县、自治县的代表名额基数为一百二十名,每五千人可以增加一名代表;人口超过一百六十五万的,代表总名额不得超过四百五十名;人口不足五万的,代表总名额可以少于一百二十名;(四)乡、民族乡、镇的代表名额基数为四十名,每一千五百人可以增加一名代表;但是,代表总名额不得超过一百六十名;人口不足二千的,代表总名额可以少于四十名。”
根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县级以下人民代表直接选举的若干规定》,被劳动教养人具有选举权,但是刘某未满18周岁,所以其不具有选举权,故A错误;B项中法院或者检察院没有停止李某的选举权,则李某仍然享有选举权;C项中,张某已年满19周岁,根据《全国人大和地方人大代表选举法》第26条的规定,其享有选举权,虽然因患精神分裂症暂时不能行使选举权,但并不意味其没有选举权;根据《刑法》的规定,如果刑事犯罪被判处主刑并附加剥夺政治权利,其中剥夺政治权利的期限是从其有期徒刑服刑完毕时起计算,而罪犯在服刑期间自然没有政治权利,所以D项中王某被剥夺政治权利的期间是从2000年算起,到2005年,故2004年其仍然没有选举权。
A项根据《选举法》第43条第4款另行选举时,根据在第一次投票时得票多少的顺序,按照差额比例,确定候选人名单。如果只选1人,候选人应为2人:因此A项是正确的,C和D也是正确的,C项中选民投票时是有选择自由的,《选举法》对D项的要求是“不少于1/3”,“不少于”即等于或多于,再次选举过程中有600人参加,那么得200票就可以了,因而,D选项是对的。
《选举法》第26条第1款规定:“选民登记按选区进行,经登记确认的选民资格长期有效。每次选举前对上次选民登记以后新满十八周岁的、被剥夺政治权利期满后恢复政治权利的选民,予以登记。对选民经登记后迁出原选区的,列入新迁入的选区的选民名单;对死亡的和依照法律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从选民名单上除名。”因此张律师应当列入牡丹园住宅小区的选民名单。《选举法》第28条规定:“对于公布的选民名单有不同意见的,可以在选民名单公布之日起五日内向选举委员会提出申诉。选举委员会对申诉意见,应在三日内作出处理决定。申诉人如果对处理决定不服,可以在选举日的五日以前向人民法院起诉,人民法院应在选举日以前作出判决。人民法院的判决为最后决定。

第5题:

唐斯“理性投票人假说”的基本观点是()。

A:理性的个人投票与否,取决于参加投票的期望净收益
B:理性的个人投票与否,取决于搜寻有关选举信息所花费的时间和成本
C:理性的个人投票与否,取决于行政和立法的选举格局
D:理性的个人投票与否,取决于符合中间选民偏好的纲领或提案

答案:A
解析:
理性的个人投票与否,取决于参加投票的期望净收益,是唐斯的“理性投票人假说”,具体包括“理性的无知”和“理性的非理性”的内容。

第6题:

下列关于直接投票选举的表述中哪项是正确的?( )

A.选区全体选民够半数参加投票选举有效

B.选区全体选民过半数参加投票选举有效

C.代表候选人获得参加投票的选民的2/3票即可当选

D.代表候选人获得参加投票的选民的半数票即可当选


正确答案:B

第7题:

投票者决定投票还是不投票,主要受()等因素的影响。

A.MB是否大于T

B.参与投票的成本

C.投票行为对选择结果影响的程度

D.交通是否便捷


参考答案:A, B, C

第8题:

根据我国选举法规定,每一选民在一次选举中( )。

A.可以有多个投票权

B.只有一个投票权

C.可以转让投票权

D.可以出售投票权


参考答案:B

第9题:

()的基础是政党的动机假定和选民理性投票的假定。

A、官僚预算最大化模型
B、官僚动机的机构塑造模型
C、唐斯政党竞争模型
D、官僚竞争模型

答案:C
解析:
不同的公共选择理论模型对于公共政策领域内主体以何者效用最大化作为行为动机,存在着不同的解释。唐斯模型的基础是政党的动机假定和选民理性投票的假定。唐斯政党竞争模型认为,政党的最优行动都是以使政治支持最大化为目的,政党为了赢得选举而制定政策,而不是为了制定政策去赢得选举。

第10题:

选民投票热情的决定因素有哪些?


正确答案: (1)决定这选举中是否出现短兵相接的选民的主观能动性越强,对不同政党之间的期待效用差别越大,选民就越有可能参与投票;
(2)投票成本有碍于选民参与投票;
(3)投票的长期利益有助于选民参与投票。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