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730中外音乐史

宋杂剧与元杂剧有何区别跟联系?

题目

宋杂剧与元杂剧有何区别跟联系?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宋杂剧与元杂剧有何区别?南戏与杂剧有什么区别?元杂剧兴盛的原因是什么?


参考答案:

宋杂剧在剧本结构、表演、音乐等方面与元杂剧有着明显的不同。
1)宋杂剧的结构是由艳段(表演情节较简单的寻常熟事)、正杂剧(表演较复杂的故事)、散段(又称“杂扮”,是一种滑稽表演)三部分组成。宋杂剧已有固定的角色:副净(装傻发呆)、副末(专与副净打趣逗乐)、孤(扮官吏)、旦(扮女性)等。宋杂剧还可分为两类,一类是以对白为主的滑稽戏,音乐部分很少,一类是以歌舞为主的歌舞戏,以音乐贯串全剧。杂剧音乐吸收了唐宋大曲、法曲、唱赚、诸富调以及各种流行词曲的曲调。
2)元杂剧的结构是一本四折(幕),有时加一个楔子。如果内容庞大,可将几本串联起来表演。每折用相同宫调的若干曲牌组成,一本有四个不同的宫调,每折形成较为固定的曲脾联缀形式。其表演是由曲(歌唱部分)、宾白(语言部分)、科(动作表情)三部分组成。是一种以唱曲为主的戏曲,往往一人主唱。其音乐又称北曲,属曲牌体形式。曲牌来源于大曲、诸宫调、词调等。其音乐结构严密,主要伴奏乐器有:鼓、笛、柏板和锣等。
南戏与杂剧的区别在于其结构、音乐等方面表现出的灵活性。南戏约产生于北宋末年浙江温州一带,原名为“温州杂剧”、“永嘉杂剧”,后来又称“南戏”、“戏文”,用以区别北方杂剧。宋元时期流行于南方且以唱南曲为主,是宋元时期影响最大的戏曲形式。
南戏的灵活特点如下:
A.宫调的使用不受限制,可以随时换韵。
B.演唱上突破杂剧一人主唱的程式,剧中的所有角色都可以演唱,增添了对唱、轮唱、合唱等演唱形式。C.音乐风格婉转细腻,常采用五声音阶。
D.音乐曲牌的运用使南戏形成了一些固定的联缀形式。
南宋时期代表性的南戏剧目有:《赵贞女蔡二郎》、《王魁负桂英》、《王焕》等。元代代表性剧目有:《荆钗记》、《刘知远》、《拜月亭》、《杀狗记》。因南戏在元代被称为“传奇”,故这四剧又称“四大传奇”,加《琵琶记》并称“五大传奇”。
元杂剧是在宋杂剧基础上积累和发展起来的。它的兴盛与元代政治、经济、文化等多方面因素有着密切的联系。
1)元朝统一中国之后,蒙古统治者对各族人民实行了残酷的阶级压迫和民族歧视。充满各种尖锐的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的社会生活,便成为当时杂剧艺术作品的重要主题,并以其进一步戏剧化的发展来适应特定时代的需要。
2)元统治者对财富的掠夺和挥霍,造成了城市经济的畸形发展。繁荣的城市经济为元杂剧提供了物质条件。很多文人墨客、出色的民间艺人汇集于当时的都城一—大都。
3)元代科举制度的废除和文人地位之低下,使得众多的文人纷纷投入到杂剧的创作中去,出现了一个作家群体。他们更贴近下层人民,熟悉社会生活的各个侧面。他们的作品题材多种多样,刻画出许多鲜明的人物形象,揭示出尖锐的社会矛盾。他们善于把握戏曲创作的内在规律,掌握较高的创作技巧,创作出了许多优秀的剧目,为元杂剧的发展和提高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杂剧创作的代表人物、代表作品有:关汉卿的《窦娥冤》、《救风尘》、《望江亭》、《单刀会》等。马致远的《汉宫秋》、《岳阳楼》等。郑光祖的《情女离魂》等。白朴的《梧桐雨》、《墙头马上》等。王实甫的《西厢记》等。


第2题:

宋杂剧与元杂剧有何区别跟联系?


正确答案:宋杂剧在剧本结构、表演、音乐等方面与元杂剧有着明显的不同。
1)宋杂剧的结构是由艳段(表演情节较简单的寻常熟事)、正杂剧(表演较复杂的故事)、散段(又称“杂扮”,是一种滑稽表演)三部分组成。宋杂剧已有固定的角色;副净(装傻发呆)、副末(专与副净打趣逗乐)、孤(扮官吏)、旦(扮女性)等。宋杂剧还可分为两类,一类是以对白为主的滑稽戏,音乐部分很少。一类是以歌舞为主的歌舞戏,以音乐贯串全剧。杂剧音乐吸收了唐宋大曲、法曲、唱赚、诸宫调以及各种流行词曲的曲调。
2)元杂剧的结构是一本四折(幕),有时加一个楔子。如果内容庞大,可将几本串联起来表演。每折用相同宫调的若干曲牌组成,一本有四个不同的宫调,每折形成较为固定的曲牌联缀形式。其表演是由曲(歌唱部分)、宾白(语言部分)、科(动作表情)三部分组成。是一种以唱曲为主的戏曲,往往一人主唱。其音乐又称北曲,属曲牌体形式。曲牌来源于大曲、诸宫调、词调等。其音乐结构严密,主要伴奏乐器有,鼓、笛、拍板和锣等。
元杂剧是在宋杂剧基础上积累和发展起来的。它的兴盛与元代政治、经济、文化等多方面因素有着密切的联系。

第3题:

宋室南迁后,杂剧在北方继续流传,变为(),又称为金杂剧,它的体制和宋杂剧基本一致。

A、金院本

B、诸宫调

C、元杂剧

D、明传奇


参考答案:A

第4题:

元杂剧在体制上有何特色?


正确答案:元代的杂剧在体制上有自己的特点:用北曲演唱,一般一本四折,有的还有楔子,用作交代人物、剧情或串联两折。每折限用同一宫调,而且一韵到底,中间不能换韵。剧中男主角称为末,女主角称为旦,根据主唱者角色的不同,分为旦本、末本。一本戏只能由一人主唱,其他人一般只能说白。角色除旦、末外,还有副末、冲末、外末、贴旦、老旦、外旦、净、丑等配角。杂剧主要由歌曲与说白两部分构成。歌曲主要用来抒情、渲染,往往写得较典雅;说白主要用来对话或独白,往往用白话来写。

第5题:

明清杂剧在形式上与元杂剧有何不同?


正确答案: (1)元杂剧一般限写四折,明清杂剧不限长短,如明代王九思《山中狼》杂剧只一折,清代杨朝观《吟风阁杂剧》中三十二个杂剧,都是一折的短剧。长的多到七、八折,有的更长,如由元入明的杨讷的《西游记》,长达二十四折。
(2)元杂剧只用北曲,明清杂剧合用南、北曲,从王骥德开始甚至纯用南曲写杂剧,以致在明中叶以后,出现了被称为“南杂剧”的戏曲形式,以区别于纯唱北曲的“元杂剧”。
(3)元杂剧分末本、旦本,末本由男主角一人主唱,旦本由女主角一人主唱,其它角色只有道白,不许唱曲(个别长剧如《西厢记》例外)。明清杂剧不分末本、旦本,凡上场角色均可演唱。
(4)元杂剧只有男主角或女主角的独唱,明清杂剧不但有独唱,各角色之间还可以合唱,接唱、轮唱,唱法灵活。

第6题:

行当的祖先是:( )

A.参军戏
B.宋杂剧
C.元杂剧

答案:A
解析:

第7题:

简述南戏与元杂剧的主要区别。


正确答案: 杂剧多是一本四折,有一人主唱;而南戏则可长可短,需要谁唱就谁唱,同时有独唱、对唱、伴唱、合唱。
杂剧使用北曲,并且一折一宫,一韵到底;
而南戏则以南曲为主,不受宫调限制,随时可以换韵,同一曲牌多次反复时,可增加“前腔换头”,在板式上也可加以变化,有时从若干不同的曲牌中各取一句或数句,组成新的曲牌,称为“集曲”,有时还采用“南北合套”的曲式。

第8题:

院本是金代所流行的一种戏曲形式。“院本”指行()。院本是宋杂剧与元杂剧之间一个非常重要的过渡。


参考答案:院艺人的演出脚本

第9题:

()是中国戏剧的锥形,标志着中国戏剧的形成。

  • A、宋杂剧
  • B、金院本
  • C、正杂剧
  • D、元杂剧

正确答案:A,B

第10题:

行当的祖先是()

  • A、参军戏
  • B、宋杂剧
  • C、元杂剧

正确答案: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