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814中国古代文论选读

论述(孟子的)“以意逆志”说

题目

论述(孟子的)“以意逆志”说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孟子,以意逆志的“意”.从他的思想体系及他说诗的状况来看,乃是指()

A读者之意

B作品之意

C作者之意

D古人之意


A

第2题:

孟子用“揠苗助长”寓言说明的观点是()。

  • A、知言
  • B、养气
  • C、知人论世
  • D、以意逆志

正确答案:B

第3题:

简述以意逆志说。
孟子在《万章上》中提出:故说诗者,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以意逆志,是为得之,这是一种比较科学的文学批评方法,从孟子的思想体系反说诗的状况来看,这个意指读者之意。 以意逆志说比较接近于还《诗》以文学的本来面目,为中国文学提供了较客观实在的批评原则。

第4题:

春秋战国时期提出“以意逆志”、“知人论世”批评方法的是()。

  • A、孔子
  • B、孟子
  • C、荀子
  • D、老子

正确答案:B

第5题:

孟子的名言“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以意逆志”,原本说的是()

  • A、写文章的方法
  • B、修辞的方法
  • C、论辩的方法
  • D、理解《诗经》的方法

正确答案:A

第6题:

孟子在()中说:“故说诗者,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以意逆志,是为得之。”


正确答案:《万章上》

第7题:

论述(孟子的)“养气”说


正确答案:孟子在《孟子•公孙丑上》中说:"我知言,我善养吾浩然之气。"提出了"知言养气"说。孟子认为,必须首先使作者具有内在的精神品格之美,养成"浩然之气",才能写出美而正的言辞。这里的"养气"当是指培养自己的高尚思想情操和道德品格。"养气"了,才能"知言",即知道如何写出好作品。这种思想影响到文学创作,就特别强调一个作家要从人格修养入手,培养自己崇高的道德品格。"知言养气"说的"气"抓住了人的内在最本质的蕴涵,因而被后人广泛地引入文学理论和文学批评,形成了中国古代文论史上以气论文的悠久传统,并引导作家从"养气"入手去指导创作,其影响都是积极的。

第8题:

“以意逆志”说
孟子的"以意逆志"和"知人论世"都是比较科学的文学批评方法。
孟子在《孟子•万章上》中说:"故说诗者,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以意逆志,是为得之。"
提出了"以意逆志"说。所谓"以意逆志",就是说说诗者(即读者)要根据自己的历练、思想意志,去体验、理解作者的作品,不要死扣字眼,也不要受拘束于词句,曲解甚至歪曲全篇的主旨。孟子以这种方法解说《诗》中的一些作品,比较接近于还了它们作为文学作品的本来面目,为中国文学提供了比较客观实在的批评原则。后世大量的诗话词话大抵是在此原则下展开文学批评和记录读后感想的。

第9题:

由孟子开创的文学批评方法有()。

  • A、以意逆志
  • B、品第高下
  • C、知人论世
  • D、神韵说
  • E、文质彬彬

正确答案:A,C

第10题:

(孟子的)“以意逆志”说


正确答案: 孟子的"以意逆志"和"知人论世"都是比较科学的文学批评方法。孟子在《孟子·万章上》中说:"故说诗者,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以意逆志,是为得之。"提出了"以意逆志"说。所谓"以意逆志",就是说说诗者(即读者)要根据自己的历练、思想意志,去体验、理解作者的作品,不要死扣字眼,也不要受拘束于词句,曲解甚至歪曲全篇的主旨。孟子以这种方法解说《诗》中的一些作品,比较接近于还了它们作为文学作品的本来面目,为中国文学提供了比较客观实在的批评原则。后世大量的诗话词话大抵是在此原则下展开文学批评和记录读后感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