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814中国古代文论选读

试评述刘勰在《文心雕龙•神思》篇中关于想象活动、言意关系的论述。

题目

试评述刘勰在《文心雕龙•神思》篇中关于想象活动、言意关系的论述。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形在江海之上;心存魏阙之下”,“寂然凝虑,思接千载;悄焉动容,视通万里”这是刘勰在( )中对想象做的精彩、形象的描述。

A.《文赋》
B.《文心雕龙·情采》
C.《文心雕龙·神思》
D.《典论·论文》

答案:C
解析:

第2题:

在刘勰的《文心雕龙》中,专门讨论文学风格的是()

  • A、神思篇
  • B、情采篇
  • C、比兴篇
  • D、体性篇

正确答案:D

第3题:

梁刘勰的《文心雕龙神思篇》,是专门谈艺术构思的现象和规律,体现出古人对运思的睿智卓识。()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参考答案:正确

第4题:

试述刘勰的神思(即“艺术想象”)的特点。


正确答案: (1)早在汉代已出现,本指人的精神活动和思维方式。后南朝文人普遍用它来概括艺术创作活动中的想象活动,一种形在此而在彼,不受身观限制的想像活动。刘勰辟《神思》专篇就艺术想象这一创作的中心环节、心理状态、情感因素、构思想象与语言的关系,以及作者平时的积累与文思开塞的关系等方面的问题,作了全面而深入的探讨。
(2)他指出文学创作中的想象是一种自由的精神活动。强调艺术想象是一种不受时空制约、极其自由、具有极为广阔天地的思维活动。
(3)刘勰以“思理为妙,神与物游”概括了艺术想像的根本特征。当作家进入艺术阶段时,他的脑海“万涂竞萌”,涌现的是平日通过耳目等感官反映到大脑中,经过消化、加工的一件件具体的事物、一幅幅形象的画面。艺术想象主要是一种凭藉具体可感的形象而展开的思维活动,自始至终与具体物象结合在一起的。想象不脱离具体物象的特征,表明这种心理活动是一种自由的、没有功利目的思维活动。
(4)刘勰强调:艺术创造的精神活动一旦展开,具体可感的物象必须出现在脑中,“神与物游”、“神用象通”充分显示了他对“艺术想象”基本特征深刻的认识和概括。
(5)“艺术想象”本质也是对世界的思维——形象思维。具有超载时空、不脱离事物具体可感的形象等重要特征以外,还有一个基本特征是:“情感”在整个思维过程是一个必不可少、十分活跃的因素。
(6)艺术想像是作家创作才能的一种体现。

第5题:

刘勰在《神思》篇中首次提出了文学创作的构思问题。


正确答案:错误

第6题:

刘勰在《文心雕龙·神思》中说:“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

A

B



第7题:

刘勰在《文心雕龙·神思》中说:“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


正确答案:正确

第8题:

《神思》篇是《文心雕龙》创作论之首,也是刘勰创作论之总纲。()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参考答案:正确

第9题:

《文心雕龙.神思》篇重点论述的是艺术思维中的()。

  • A、真实问题
  • B、构思问题
  • C、风格问题
  • D、想象问题

正确答案:D

第10题:

谈谈《文心雕龙•神思》篇关于创作灵感的描述。


正确答案: 神思的基本特征是无限性。文之思也,共神远矣。故寂然凝虚,思接千载;悄焉动容,视通万里。 夫神思方运,万涂竟萌;规矩虚位,刻镂无形。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我才之多少,将与风云而并驱矣。‛刘勰强调神思的无限性是为了说明创作过程中作者思维活动的灵敏活跃状态。这首先是创作灵感产生的状态。
而创作灵感产生的前提是‚陶钧文思,贵在虚静‛。要求培养酝酿文思首先应排除不必要的心理因素而达到全神灌注的状态。刘勰认为,只有这样,作文时心神才能合乎要求地活跃起来,才会产生作为创作过程心理活动的神思。否则,心乱神驰,躁动不宁,想要作文又为诸多杂念琐事所牵扯,只会造成文思运行的滞涩乃至阻塞,以致于根本无法实际产生神思。虚静也就是神思发动和运行的关键要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