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050人际关系心理学

简述自我服务偏见及其产生的原因。

题目

简述自我服务偏见及其产生的原因。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从好的方面来看待自己,当取得成功时归因于自己,而做错了事之后又怨天尤人、把它归因于外在因素。这种归因偏见叫做自我服务偏见。
产生自我服务偏见的原因有两个:
一是自我服务偏见有助于保护或提高我们的自尊;
二是自我服务偏见有助于提高我们的公开形象。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自我服务偏见 名词解释


正确答案:又称自利性偏差,人们常常从好的方面来看待自己,当取得-些成功时,常常容易归因于自己,而做了错事之后,怨天尤人,把它归因于外在因素,即把功劳归于自己,把错误推给人家。它是一种主观主义的表现,也是一种归因偏见。

第2题:

请简述社会关系中偏见的概念及其特征。


答案:
解析:
偏见指人们不以客观事实为根据建立的对特定的人或事物的情感色彩明显的倾向性态度,人们日常生活中提及的偏见,通常都是指负面的态度倾向。偏见的特征:(1)偏见是以有限的或错误的信息来源为基础。如人们根据少数人的特点来推测所有群体成员的特点。因此具有片面性。(2)认知成分是刻板印象。因此具有刻板性。(3)有过度类化的现象,类似晕轮效应(光环作用)。因此具有以偏概全的特点。(4)有先入为主的现象。对一些事物往往会过早地下结论,因此具有主观性。

第3题:

简述无权代理的产生原因及其法律后果。


参考答案:

无权代理是指行为人没有代理权而以他人的名义所实施的代理。无权代理产生的原因包括:
(1)没有代理权的代理行为
(2)超越代理权的代理行为
(3)代理权终止后的代理行为。
无权代理的法律后果:
(1)被代理人享有追认权。无权代理行为经被代理人追认,即直接对被代理人发生法律效力。如果本人不知道他人以本人名义实施民事行为而不作否认表示的,则可视为同意。
(2)相对人享有催告权和撤销权。即相对人有权催告被代理人在一定期间内做出是否追认的意思表示,或者在被代理人追认之前,善意相对人享有撤销与无权代理人所为民事行为的权利。
(3)被代理人不予追认的,对被代理人不发生效力,由无权代理人对其无权代理行为承担法律责任。


第4题:

自我服务偏见长期以来对个体是不利的。


正确答案:正确

第5题:

简述自我知觉中归因偏见的启示。
行动者和观察者的归因偏差以及功与过的归因偏差,对我们至少有三点启发:
1、行动者与观察者的归因偏差启示我们要辩证地、历史地看待一个人的行为表现和做出推论;
2、功与过的归因偏差告诫我们切不可犯主观主义的错误,把功劳归于自己,把错误推给人家或环境条件;
3、这两方面的归因偏差,并非是一种普遍现象,不能把它们绝对化。

第6题:

简述在归因中,存在归因偏见的原因。


参考答案:归因偏见有两个基本的范畴:非动机性偏见和动机性偏见。(1)强加上因果关系在以社会事件知觉的研究中,人们常常把自己的情绪、情感和动机等投射到被知觉的社会事件上,强加上因果关系。(2)过分强调某种因紊的力量人在评判别人行为的失败时,总过分地偏重于个人方面的因素,而轻视情境方面的因素。评价别人和自己行为的成功时,其情况会相反。也就是说,人总容易“把功劳归于自己,把错误推给别人”。(3)过高估计揭发事件的代表性对普遍性资料并不给予应有的重视,人们常常忽视概率,而很容易被具体细节迷惑住,过高地估计偶发事件的代表性。(4)过分相信直接获得的信息资料人们总认为“眼见为实”。(5)防御性归因偏见为保持自尊心,人们在进行行为归因时总会发生利已的偏见,成功则归于自己的努力,行为失败就推诱给环境承担,这类偏见就叫防御性归因偏见。(6)责任归国中的偏见人们往往有让无辜的受害者对自己的受害负一定责任的倾向。

第7题:

简述造成知觉偏见的原因。


答案:
解析:
(1)首因效应(2)近因效应(3)晕轮效应(4)定型作用

第8题:

哪一项不是偏见产生的直接原因:

A. 社会化

B. 利害冲突

C. 自我意识

D. 人格和心理因素


正确答案:C

第9题:

个体高度介入时容易产生自我服务的偏见。


正确答案:正确

第10题:

自我服务偏见对于人际关系的培养是有利的。


正确答案: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