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世界政治与经济

战后最早出现的()集团化组织是1949年由苏联领导成立的经济互助委员会。

题目

战后最早出现的()集团化组织是1949年由苏联领导成立的经济互助委员会。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经济互助委员会是1949年1月由()发起,同保加利亚、匈牙利、波兰、罗马尼亚和捷克斯洛伐克共6国组织成立的。

A、美国

B、苏联

C、英国

D、法国


参考答案:B

第2题:

战后初期,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针对西方的封锁采取的对应措施是( )。

A、共产党工人党情报局

B、经济互助委员会

C、华沙条约组织

D、莫洛托夫计划


参考答案:B

第3题:

战后最早出现的区域经济集团化组织是()

A1949年成立的经济互助委员会

B欧洲煤钢共同体

C原子能共同体

D经济共同体


正确答案:A

第4题: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苏两国逐渐走向政治、经济、军事领域的全面对抗。苏联在1949年成立经济互助委员会,协调和促进社会主义阵营各成员国的经济发展。此举主要针对的是(  )。

A.杜鲁门主义
B.马歇尔计划
C.北约组织
D.德意志联邦共和国

答案:B
解析:
二战后,美苏两国逐渐走向政治、经济、军事领域的全面对抗,美苏冷战开始,杜鲁门主义是美苏冷战在政治上的表现。不符合题中美苏经济上的对抗,故A项错误;马歇尔计划是美苏冷战在经济上的表现,为了反击“马歇尔计划”,进一步巩固东欧阵地.苏联在1949年成立经济互助委员会,故B项正确;北约组织是美苏冷战在军事上的表现,不符合题中美苏经济上的对抗,故C项错误;1949年9月德意志联邦共和国成立。在1949年1月经济互助委员会成立之后.故D项错误。

第5题:

保加利亚、匈牙利、波兰、罗马尼亚、苏联和捷克斯洛伐克的代表们于本年1月在莫斯科举行了经济会议。会议指出,上述国家间在经济关系的发展方面有出色的成就……为了实现人民民主国家和苏联更广泛的经济合作,会议认为必须由参加会议的各国代表们建立经济互助委员会,在平等的代表权的基础上,以交流经验、相互给予技术上的援助,彼此在原料、粮食、机器、装备等方面提供协助为其服务。

——1949年1月25日《关于成立经济互助委员会的公报》
问题:

(1)材料中说成立“经济互助委员会”是“为了实现人民民主国家和苏联更广泛经济合作”,而实际上的目的是什么?(8分)

(2)“经济互助委员会”成立的影响是什么?(8分)


答案: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美苏两极格局的内容,解题的关键在于分析材料提取关键信息,同时结合美苏冷战的时代背景及过程进行分析。

根据材料,经济互助委员会的目的是“为了实现人民民主国家和苏联更广泛的经济合作”,是出于经济考量,实际上结合当时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时代背景,经济互助委员会的成立是为了与美国进行经济对抗,是苏联与美国政治较量的产物。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由于社会意识形态的不同,世界局势逐渐发展成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和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的对抗,称为美苏两极格局。美苏两极格局的形成经历了一个漫长的阶段,渗透到了政治、经济、军事等各方面。主要过程如下:(1)序幕:1946年3月,英国首相丘吉尔发表“铁幕演说”,实际上拉开了美苏冷战的序幕;(2)开始:1947年3月,美国出台“杜鲁门主义”,标志着美苏两极格局开始形成;(3)发展:1947年7月,美国国务卿马歇尔提出欧洲复兴计划,对战后欧洲进行经济援助,俗称马歇尔计划,实际上是通过经济援助,控制欧洲,并对苏联进行经济压制。相对应的,社会主义阵营于1949年1月成立了经济互助委员会,协调社会主义国家内部的经济发展,对抗美国的经济压制。(4)最终形成:1949年8月,由美国主导的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正式成立,美苏两极对峙由政治经济层面扩展到了军事方面。1955年5月,苏联组建了华沙条约组织,从军事上对抗资本主义阵营,至此,美苏两极对峙格局最终形成。

经济互助委员的成立尽管是政治较量的产物,但确实对社会主义国家产生了重要影响。影响应从积极方面和消极方面两个角度来分析。积极方面:经济互助委员会对各成员国的经济发展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各成员国国民经济有了较大发展,国民收入普遍提高,各成员国之间的经济交流也更加密切,同时,一定程度上抵制了美国的经济压制。从消极方面看,经互会也在客观上加强了苏联对其他成员国的经济控制,削弱了社会主义成员国的经济独立性。

第6题:

战后初期,苏联等国家针对杜鲁门主义的遏制政策,成立了( ),以反对美国的称霸计划,争取世界和平

A、共产党工人党情报局

B、经济互助委员会

C、华沙条约组织

D、莫洛托夫计划


参考答案:A

第7题:

1949年1月5日至8日,苏联和某些东欧国家代表在莫斯科举行经济会议,决定成立经济互助委员会。这些国家是()

A.保加利亚

B.罗马尼亚

C.匈牙利

D.波兰

E.捷克斯洛伐克


参考答案:A, B, C, D, E

第8题: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不久,出现的战后第一个国际经济一体化组织是()。

A、经济互助委员会

B、关税同盟会

C、经济同盟会

D、自由贸易会


参考答案:A

第9题:

保加利亚、匈牙利、波兰、罗马尼亚、苏联和捷克斯洛伐克的代表们于本年1月在莫斯科举行了经济会议。会议指出,上述国家间在经济关系的发展方面有出色的成就……为了实现人民民主国家和苏联更广泛的经济合作,会议认为必须由参加会议的各国代表们建立经济互助委员会,在平等的代表权的基础上,以交流经验、相互给予技术上的援助,彼此在原料、粮食、机器、装备等方面提供协助为其任务。
——1949年1月25日《关于成立经济互助委员会的公报》
问题:
(1)材料中说成立“经济互助委员会”是“为了实现人民民主国家和苏联更广泛的经济合作”,而实际上的目的是什么 (8分)
(2)“经济互助委员会”成立的影响是什么 (8分)


答案:
解析:
(1)目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对苏联和东欧各人民民主国家的经济造成严重破坏,“冷战”爆发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对社会主义国家采取的经济封锁和遏制政策使东欧国家的经济形势进一步恶化。为了共同克服经济困难、巩固社会主义国家的团结,苏联及东欧国家成立了经济互助委员会。
(2)积极影响:经互会成立以来,对各成员国的经济发展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各成员国国民经济有了较大发展.对经互会成员国之间的经济交流起到较大的促进作用。
消极影响:经互会的经济体制实际上是苏联经济模式的扩大,在苏联的控制之下,实行“全面的经济合作”和“专业化与协作”,大力推行“经济一体化,使其他各成员国的经济不能独立自主的发展,而同苏联的经济日益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因而在客观上加强了苏联对其他成员国的经济控制,削弱了其社会主义成员国的经济独立性。

第10题:

两极格局终结的标志是()

A.东欧巨变,苏联解体
B.华沙条约组织解散
C.经济互助委员会终止
D.美国实力相对衰落

答案:A
解析: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