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会计

某公司只生产甲产品,甲产品产量为500件时的有关成本费用资料如下,直接材料20000元,直接人工11000元,变动性制造费用12000元,固定性制造费用10000元,管理及销售费用1800元。已知该公司计划实现30000元的目标利润。分别计算变动成本法下的单位变动生产成本和变动成本贡献率指标。

题目

某公司只生产甲产品,甲产品产量为500件时的有关成本费用资料如下,直接材料20000元,直接人工11000元,变动性制造费用12000元,固定性制造费用10000元,管理及销售费用1800元。已知该公司计划实现30000元的目标利润。分别计算变动成本法下的单位变动生产成本和变动成本贡献率指标。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某公司生产甲产品耗用A、B两种材料,资料如下表所示。本期生产甲产品500件,实际耗用A材料2.8千克/件,A材料的实际价格是6.3元/千克。

要求:(1)计算甲产品耗用A材料和B材料的用量标准、价格标准;

(2)计算甲产品耗用直接材料的标准成本

(3)计算甲产品耗用A材料的成本总差异。


答案:(1)A材料用量标准=2.5+0.5=3(千克/件)
B材料用量标准=3+1=4(千克/件)
A材料价格标准9=5+1=6(元/千克)
B材料价格标准=6+2=8(元/千克)
(2)甲产品耗用直接材料的标准成本=3×6+4×8=50(元/千克)(3)成本总差异=500×2.8×6.3-500×3×6=-180(元)

第2题:

某工厂生产甲产品,由于甲生产周期短,月末在产品数量少,采用不计算在产品成本法。本月甲产品成本计算单登记的生产费用总额为200000元。会计分录如下:借:库存商品---甲产品 .200000贷:生产成本----甲产品 .200000。()


答案:对
解析:

第3题:

某企业甲产品经过两道工序加工完成。甲产品耗用的原材料在开始生产时一次投入。生产成本在完工产成品和在产品之间分配采用约当产量比例法。2010年8月与甲产品有关的资料如下:甲产品单位工时定额100小时,其中第一道工序30小时,第二道工序70小时,假定各工序内在产品完工程度平均为50%。第一道工序在产品完工程度为( )。 A.10% B.15% C.85% D.90%


正确答案:B
第一道工序在产品完工程度=30×50%÷100×100%=15%。

第4题:

某企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适用的增值税税率为13%,该企业只生产甲产品一种产品,采用实际成本法核算。2019年12月初在产品资料如下表所示,该产品于当月末全部完工,当月未投产新产品,该企业单独核算制造费用。

2019年12月该企业发生与甲产品有关的业务资料如下:
(1)本月发出材料100000元,其中:甲产品耗用60000元,车间管理耗用15000元,翻建仓库耗用25000元(尚未完工)。
(2)根据上月“职工薪酬结算分配汇总表”,以银行存款发放职工薪酬400000元,代扣垫付的职工房租20000元,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35000元。分配本月职工薪酬460000元,其中:生产甲产品职工的薪酬为320000元;车间管理人员的薪酬为40000元;行政管理人员的薪酬为100000元。
(3)因职工操作失误,生产甲产品发生5件不可修复废品,废品实际生产成本为67550元,残料估价10000元,已经验收入库,由责任者赔偿30000元。
(4)计提生产设备折旧12000元,行政管理办公楼折旧15000元,销售部门运输车辆折旧6000元,车间管理用设备折旧4000元。
要求:根据上述资料,不考虑其他因素,分析回答下列小题。
根据期初资料,资料(1)至(4),下列各项中,甲产品生产成本计算结果正确的是( )。

A.完工甲产品总成本为1311000元
B.完工甲产品的单位成本为13800元
C.完工甲产品总成本为1271000元
D.完工甲产品的单位成本为13110元

答案:A,B
解析:
因为产品在月末全部完工,所以月初和本月发生的成本就是完工甲产品总成本,完工甲产品总成本=900000+60000+15000+320000+40000-67550+27550+12000+4000=1311000(元),选项A正确、选项C错误;完工数量=100-5=95(件),所以完工甲产品单位成本=1311000÷95=13800(元),选项B正确、选项D错误。

第5题:

某公司生产甲产品经过三个生产步骤,其中第一生产步骤生产A半成品,第二步骤将A半成品加工为B半成品,第三步骤将B半成品加工为甲产品。半成品通过半成品库收发。该企业采用平行结转分步法计算完工产品成本,若每一生产步骤的狭义在产品材料投料比例和完工产度均为50%。20×2年6月的有关资料如下:



根据以上资料,6月份第二生产步骤广义在产品约当产量为( )件。

A、320
B、210
C、60
D、130

答案:B
解析:
在第二个步骤中,广义在产品包括本步骤的在产品、本步骤完工的产品和下一步骤的在产品,并且本步骤的完工产品和下一步骤的在产品本身就是第二步骤的完工产品,所以第二生产步骤广义在产品约当产量=80×50%+50+120=210(件)。
【考点“平行结转分步法”】

第6题:

[资料]某企业生产甲、乙两种产品的有关资料如下表:

项目 原材料(元) 定额(元) 工时(时) 工资(元) 制造费用 (元) 合计(元) 甲产品 14000 1200 乙产品 6000 800 合 计 22000 20000 2000 13000 15600 50600

甲产品本月完工100件,在产品100件,在产品完工程度30%.


正确答案:
原材料分配率=22000÷20000×100%=110% 
  甲产品应分摊的原材料费用=14000×110%=15400(元)
  甲产品在产品约当产量=100×30%=30(件)
  甲产品单位原材料费用=15400÷200=77(元)
  甲产品完工产品的原材料=100×77=7700(元)
  乙产品应分摊的原材料费用=6000×110%=6600(元)
  甲产品应分摊的工资费用=(1200÷2000)×13000=7800(元)
  甲产品完工产品应分摊的工资费用=(100÷130)×7800=6000(元)
  乙产品应分摊的工资费用=(800÷2000)×13000=5200(元)
  甲产品应分摊的制造费用=(1200÷2000)×15600=9360(元)
  甲产品完工产品应分摊制造费用=(100÷130)×9360=7200(元)
  乙产品应分摊的制造费用=(800÷2000)×15600=6240(元)
  甲产品成本计算单
项 目   原材料   工 资 制造费用   合 计
生产费用   15400   7800   9360   32560
完工产品成本   7700   6000   7200   20900
单位产品成本   77   60   72   209
月末在产品成本   7700   1800   2160   11660
  
      乙产品成本计算单
项 目         原材料           工 资 制造费用   合 计
生产费用   6600   5200   6240   18040
完工产品成本   6600   5200   6240   18040
单位产品成本   82.5   65   78   225.5
  编制会计分录:
  借:库存商品——甲产品    20900
      库存商品——乙产品    18040
      贷:生产成本             38940
 
 
 
 
 
 
 
 
 
 
 
 
 
 
 
 
 
 
 
 
 
 
 
 
 
 
 

第7题:

某企业生产甲、乙两种产品,甲、乙两种产品的复杂程度不一样,所耗用的作业量也不一样。依据作业动因设置五个成本库。有关资料如下所示。
甲、乙产品作业成本资料

要求:
1)计算各项作业动因分配率。


2)用作业成本法计算甲乙产品分配的制造费用。


答案:
解析:
1)各项作业动因分配率计算结果如下表所示:
作业动因分配率

2)甲乙产品分配的制造费用计算结果如下表所示:
按作业成本法计算的制造费用

第8题:

某企业现有用于新产品生产的剩余生产工时为3000小时,有甲、乙、丙三种新产品可供投入生产,但由于剩余生产能力有限,公司只能选择一种产品进行生产。有关资料如下表所示,不需追加专属成本。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A.甲产品的单位贡献毛益为70元

B.该企业应生产丙产品

C.乙产品的贡献毛益总额为5250元

D.生成丙产品可以获得利润7500元

E.该企业应生产甲产品


答案:ABCE
解析:生成丙产品可以获得利润7500元错误,剩余生产工时 x 每单位工时边际贡献=总边际贡献额,不等于7500元。


第9题:

某企业生产甲、乙两种产品,有关资料如下:
(1)甲、乙两种产品的成本资料:



(2)该企业制造费用总额为150000元,按以下作业进行了划分。有关资料如下:



要求:
(1)按照传统成本法,以直接人工工时为分配标准,计算甲、乙两种产品的单位成本。
(2)按照作业成本法计算甲、乙两种产品的单位成本。


答案:
解析:
(1)制造费用分配率=150000/(1000+2000)=50(元/小时)
分配给甲产品的制造费用=50×1000=50000(元)
单位甲产品应分配的制造费用=50000/400=125(元/件)
甲产品的单位成本=125+250=375(元/件)
分配给乙产品的制造费用=50×2000=100000(元)
单位乙产品应分配的制造费用=100000/625=160(元/件)
乙产品的单位成本=160+380=540(元/件)
(2)甲、乙两种产品应分配的制造费用



甲产品的单位成本=172.5+250=422.5(元/件)
单位乙产品应分配的制造费用=81000/625=129.6(元/件)
乙产品的单位成本=129.6+380=509.6(元/件)。

第10题:

华海公司生产和销售甲、乙两种产品,每年产销平衡。为了加强产品成本管理,合理确定下年度经营计划和产品销售价格,该公司专门召开运营分析会进行讨论。相关资料如下:
资料一:2019年甲产品实际产销量为4416件,预算产销量为4800件,生产实际用工为8400小时,实际的固定制造费用为88320元。标准成本资料如下表所示:

资料二:乙产品年设计生产能力为22500件,2020年计划生产18000件,预计的成本资料如下:
单位:元

资料三:甲公司接到乙产品的一个额外订单,意向订购量为4200件,订单价格为435元/件,要求2020年内完工。
要求:
(1)根据资料一,计算2019年甲产品的下列指标:
①单位标准成本;
②固定制造费用差异;
③固定制造费用耗费差异;
④固定制造费用产量差异;
⑤固定制造费用效率差异;
⑥固定制造费用能量差异。
(2)根据资料二,运用全部成本费用加成定价法(成本费用利润率为20%,该产品适用的消费税税率为5%)测算乙产品的单价。
(3)根据资料二,运用有闲置能力条件下的定价方法(成本费用利润率为20%,该产品适用的消费税税率为5%)测算乙产品的单价。
(4)根据资料二、资料三和上述测算结果,作出是否接受乙产品额外订单的决策,并说明理由。
(5)根据资料二,如果2020年乙产品的目标利润为225000元,销售单价为525元,假设不考虑相关税金的影响。计算乙产品保本销售量和实现目标利润的销售量。


答案:
解析:
(1)①单位标准成本=42×3+18×2.4+6×2.4+8×2.4=202.8(元)
②固定制造费用差异=88320-4416×2.4×8=3532.8(元)(U)
③固定制造费用耗费差异=88320-4800×2.4×8=-3840(元)(F)
④固定制造费用产量差异=(4800×2.4-8400)×8=24960(U)
⑤固定制造费用效率差异=(8400-4416×2.4)×8=-17587.2(F)
⑥固定制造费用能量差异=(4800×2.4-4416×2.4)×8=7372.8(U)
(2)完全成本加成法确定的乙产品的单价:
单位产品价格=单位完全成本×(1+成本费用利润率)/(1-消费税税率)=[150+75+54+21+(900000+180000)/18000](1+20%)/(1-5%)=454.74(元)
(3)运用有闲置能力条件下的定价方法确定的乙产品的单价:
单位产品价格=单位完全变动成本×(1+成本费用利润率)/(1-消费税税率)=(150+75+54+21)×(1+20%)/(1-5%)=378.95(元)
(4)由于额外订单价格435元高于运用有闲置能力条件下的定价方法确定的乙产品的单价378.95元,接受额外订单在不增加固定成本的情形下增加边际贡献,即增加利润,故应接受这一额外订单。
(5)保本销售量=(900000+180000)/[525-(150+75+54+21)]=4800(件)
实现目标利润的销售量=[225000+(900000+180000)]/[525-(150+75+54+21)]=5800(件)。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