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会计

从保本图上得知,对单一产品分析,()A、单位变动成本越大,总成本斜线率越大,保本点越高B、单位变动成本越大,总成本斜线率越小,保本点越高C、单位变动成本越小,总成本斜线率越小,保本点越高D、单位变动成本越小,总成本斜线率越大,保本点越低

题目

从保本图上得知,对单一产品分析,()

  • A、单位变动成本越大,总成本斜线率越大,保本点越高
  • B、单位变动成本越大,总成本斜线率越小,保本点越高
  • C、单位变动成本越小,总成本斜线率越小,保本点越高
  • D、单位变动成本越小,总成本斜线率越大,保本点越低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对单一产品而言,单位变动成本越大,总成本线斜率越大,保本点越高。()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参考答案:正确

第2题:

多产品条件下进行保本分析的所有方法都适用于保利分析。()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参考答案:正确

第3题:

从保本图得知( )

A、保本点左边,收入大于成本,是盈利区

B、销售量一定的情况下,保本点越高,盈利区越大

C、变动成本越高,其他条件不变,保本点就会下降

D、价格越高,其他条件不变,保本点就会下降

E、销售量一定的情况下,保本点越低,盈利区越大


参考答案:DE

第4题:

保本点销售量这一指标,既适用于单一产品保本点的分析,也适用于整个企业多品种保本点的分析。


正确答案:错误

第5题:



某公司生产销售A、B、C三种产品,销售单价分别为100元、200元、250元;预计销售量分别为120000件、80000件、40000件;预计各产品的单位变动成本分别为60元、140元、140元;预计固定成本总额为1000000元。
要求:
(1)按加权平均法进行多种产品的保本分析,计算各产品的保本销售量及保本销售额。
(2)按联合单位法计算各产品的保本销售量及保本销售额。
(3)按分算法进行多种产品的保本分析,假设固定成本按边际贡献的比重分配,计算各产品的保本销售量及保本销售额。
(4)按顺序法,分别按乐观排列和悲观排列,进行多种产品的保本分析,计算各产品的保本销售量及保本销售额。



答案:
解析:

【答案】
(1)加权平均法
A产品边际贡献率=(100-60)/100=40%
B产品边际贡献率=(200-140)/200=30%
C产品边际贡献率=(250-140)/250=44%
A产品的销售比重=12000100/(120000100+80000200+40000250)=31.58%
B产品的销售比重=80000200/(120000100+80000200+40000250)=42.11%
C产品的销售比重=40000250/(120000100+80000200+40000250)=26.32%
综合边际贡献率=40%31.58%+42.11%30%+44%26.32%=36.85%
综合保本销售额=1000000/36.85%=2713704.21(元)
A产品保本销售额=2713704.2131.58%=856987.79(元)
B产品保本销售额=2713704.2142.11%=1142740.84(元)
C产品保本销售额=2713704.2126.32%=714246.95(元)
A产品保本销售量=856987.79/100=8570(件)
B产品保本销售量=1142740.84/200=5714(件)
C产品保本销售量=714246.95/250=2857(件)
(2)联合单位法
产品销量比=A:B:C=120000:80000:40000=3:2:1
联合单价=3100+2200+1250 =950(元)
联合单位变动成本=360+2140+1140=600(元)
联合保本量= 1000000/(950-600)=2857(件)
各种产品保本销售量计算
A产品保本销售量=28573=8571(件)
B产品保本销售量=28572=5714(件)
C产品保本销售量=2857l=2857(件)
A产品保本销售额=8571100=857100(元)
B产品保本销售额=5714200=1142800(元)
C产品保本销售额=2857250=714250(元)
(3)分算法
A产品边际贡献=(100-60)120000=4800000(元)
B产品边际贡献=(200-140)80000=4800000(元)
C产品边际贡献=(250-140)40000-4400000(元)
边际贡献总额= 4800000 +4800000 +4400000=14000000(元)
分配给A产品的固定成本=48000001000000/14000000=342857. 14(元)
分配给B产品的固定成本=48000001000000/14000000=342857. 14(元)
分配给C产品的固定成本=44000001000000/14000000=314285. 71(元)
A产品的保本量= 342857.14/(100-60)=8571(件)
A产品的保本额= 8571100=857100(元)
B产品的保本量= 342857.14/(200-140)=5714(件)
B产品的保本额= 5714200=1142800(元)
C产品的保本量= 314285.71/(250-140)=2857(件)
C产品的保本额= 2857250=714250(元)
(4)顺序法
①按边际贡献率由高到低的顺序计算。


顺序分析表(乐观排序) 单位:万元





顺序


品种


边际贡献率


销售收入


累计销售收入


边际贡献


累计边际贡献


固定成本补偿额


累计固定成本补偿额


累计损益




1


C


44%


4250=1000


1000


440


440


100


100


340




2


A


40%


12100=1200


2200


480


920


0


100


820




3


B


30%


8200=1600


3800


480


1400


0


100


1300





由表可以看出,固定成本全部由C产品来补偿,那么企业要想达到保本状态,C产品的销售额(量)需达到:
销售量=1000000/(250-140)=9091(件)
销售额=9091250=2272750(元)
当C产品销售额达到2272750元,即销售9091件时,企业保本。企业的保本状态与A、B产品无关。
(2)按边际贡献率由低到高的顺序计算。


顺序分析表(悲观排序) 单位:万元






顺序


品种


边际贡献率


销售收入


累计销售收入


边际贡献


累计边际贡献


固定成本补偿额


累计固定成本补偿额


累计损益




1


B


30%


1600


1600


480


480


100


100


380




2


A


40%


1200


2800


480


960


0


100


860




3


C


44%


1000


3800


440


1400


0


100


1300






由表可以看出,固定成本全部由B产品来补偿,那么企业要想达到保本状态,B产品的销售额(量)需达到:
销售量=1000000/(200-140)=16667(件)
销售额=16667200=3333400(元)
当B产品销售额达到3333400元,即销售16667件时,企业保本。企业的保本状态与A、C产品无关。

第6题:

在单一品种的单一因素变动分析中,对保本点影响最为敏感的是()。

A、单位变动成本

B、固定成本

C、销售量

D、单价


答案:A

第7题:

利用贡献毛益法计算单一品种保本点时,必须先计算保本量,再计算保本额。()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正确答案:错误

第8题:

从保本图得知()。

A.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保本点越低,盈利面积越大

B.实际销售量超过保本点销售量部分即是安全边际

C.销售量一定的情况下,保本点越高,盈利区越大

D.保本点右边,成本大于收入,是亏损区


参考答案:AB

第9题:

银行理财产品按交易类型可分为()。

A.开放式产品和封闭式产品
B.保本产品和非保本产品
C.期次类和滚动发行
D.单一式产品和多样式产品

答案:A
解析:
银行理财产品按交易类型可分为两类:开放式产品和封闭式产品。银行理财产品按收益或者本金是否可以保全可分为两类:保本产品和非保本产品。银行理财产品按期次性可分为两类:期次类和滚动发行。

第10题:

中行发售的“期限可变”产品属于下列哪类产品()。

  • A、保本固定收益产品
  • B、保本浮动收益产品
  • C、非保本固定收益产品
  • D、非保本浮动收益产品

正确答案:B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