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收支理论

中国的建筑企业从德国进口设备运往叙利亚,用于对叙利亚投资,对德国付款时国别是否需要申报为德国?

题目

中国的建筑企业从德国进口设备运往叙利亚,用于对叙利亚投资,对德国付款时国别是否需要申报为德国?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如果中国的建筑企业在叙利亚承包一年以下建筑工程,则其在德国购买后直接运往叙利亚工程地的物资和设备,应当申报在“货物贸易-一般货物-一般贸易支出”项下,国际收支交易编码为“101010”,交易对方国别为德国。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商标专用权有效期的长短,各国规定不同,如美国为20年,加拿大、叙利亚等国家为15年,日本、法国、德国为10年,英国、印度为7年。()


参考答案:对

第2题:

中国公民李某在柏林签发一张转账支票给德国甲公司用于支付货款,付款人为中国乙银行北京分行:甲公司在柏林将支票背书转让给中国丙公司,丙公司在北京向乙银行请求付款时被拒。关于该支票的法律适用,依中国法律规定,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2017年)

A.如李某依中国法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依德国法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应适用德国法
B.甲公司对该支票的背书行为,应适用中国法
C.丙公司向甲公司行使票据追索权的期限,应适用中国法
D.如丙公司不慎将该支票丢失,其请求保全票据权利的程序,应适用德国法

答案:A
解析:
本题考查票据当事人。A项,票据当事人的行为能力适用其本国法。但依照本国法为无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依照行为地法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适用行为地法律。李某为中国籍,但签发支票行为发生在德国,适用德国法,故A正确;
B项,票据行为原则上适用行为地法,支票出票时的记载事项当事人可以协议选择适用付款地法,甲公司背书行为发生在德国,应适用德国法,B错误;
C项,票据追索权的行使期限,适用出票地法,本案出票地在德国,因此应适用德国法,C错误;
D项,票据丧失时的权利保全程序适用付款地法,本案付款地在中国,应该适用中国法,D错误。

第3题:

在欧盟国家里( )和叙利亚渊源最深

A、荷兰

B、法国

C、芬兰

D、德国


正确答案:B

第4题:

宋教仁最关注的是()和()对中国的侵略。

  • A、英国日本
  • B、沙俄日本
  • C、德国英国
  • D、德国沙俄

正确答案:B

第5题:

某外资企业其投资方包括美国、德国、日本和巴西,持股比例分别为11%、10%、6%和4%,则单位基本情况表填写中“外方投资者国别”包括那些国家?()

  • A、美国
  • B、德国
  • C、日本
  • D、巴西

正确答案:A,B

第6题:

伊斯坦布尔12月5日电土耳其总统埃尔多安5日说,土耳其、英国、法国和德国将于明年2月在土耳其伊斯坦布尔市就叙利亚问题举行四方峰会。利用在英国伦敦出席北约峰会之机,埃尔多安3日与英国首相约翰逊、法国总统马克龙和德国总理默克尔就叙利亚问题举行四方会议。据土耳其媒体报道,埃尔多安5日在伦敦对媒体说,四国同意今后每年举行至少一次峰会。


答案:
解析:
参考题目学习,不是题目,没有答案~

第7题:

甲公司在中国签发一张以德国乙公司为受益人、以德国丙银行为付款人的汇票。乙公司在德国将该汇票背书转让给西班牙丁公司,丁公司向丙银行提示承兑时被拒绝。依照我国《票据法》,关于此案的法律适用,下列哪一表述是正确的?

A、甲公司是否有签发该票据的能力应依德国法
B、该汇票的背书争议应适用西班牙法
C、该汇票出票时的记载事项适用中国法
D、丙银行拒绝承兑后,该汇票追索权的行使期限适用德国法

答案:C
解析:
《票据法》第97条第1款规定:“汇票、本票出票时的记载事项,适用出票地法律。"因此,该汇票出票时的记载事项适用中国(出票地)法,故C正确。

第8题:

甲公司在中国签发一张以德国乙公司为受益人、以德国丙银行为付款人的汇票。乙公司在德国将该汇票背书转让给西班牙丁公司,丁公司向丙银行提示承兑时被拒绝。依照我国《票据法》,关于此案的法律适用,下列哪一表述是正确的?

A.甲公司是否有签发该票据的能力应依德国法

B.该汇票的背书争议应适用西班牙法

C.该汇票出票时的记载事项适用中国法

D.丙银行拒绝承兑后,该汇票追索权的行使期限适用德国法


正确答案:C

第9题:

德国某汽车公司与中国上海某公司合资在上海设立汽车生产企业。合同纠纷应在何国法院提起诉讼。()

  • A、中国
  • B、德国
  • C、双方协商
  • D、在中国、德国均可

正确答案:A

第10题:

叙利亚当地时间2月27日零时,由()和俄罗斯共同斡旋达成的为期两周的叙利亚停火协议正式生效。

  • A、美国
  • B、德国
  • C、法国
  • D、日本

正确答案:A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