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投资学

试述跨国公司投资对世界经济的影响。

题目

试述跨国公司投资对世界经济的影响。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从世界经济整体来看,跨国公司拥有非常强的影响力,因此目前关于对外直接投资流动的国际协议,更多地是如何保护投资者的利益。()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参考答案:正确
本题考察的知识点是对外直接投资流动的国际协议。

第2题:

试述国际投资对世界经济的影响


参考答案:国际投资对世界经济产生影响,具体包括国际投资的资本转移效应、技术和管理转移效应、产业升级效应、贸易创造效应、就业效应等方面分别进行阐述。(1)资本转移效应东道国。国际投资直接增加其资本流入,能够扩大生产、增加产出,并通过乘数的作用,促进其经济增长;东道国国内相关投资增加,促进东道国投资环境的改善;短期看,外汇对东道国的国际收支有积极的影响,有利于国际收支的改善,长期看与此相反。投资国。投资国资本流出,短期内可能会减少母国的资本流量;长期看,投资进入回收期,资本利润汇回母国,增加母国的资本流量和存量;刺激投资国出口生产,增加东道国对投资国出口品的需求,拉动母国经济增长;短期内,投资国的资金外流,可使国际收支恶化,长期看与此相反。(2)技术和管理转移效应技术包括:项目设计、产品规格、制造技术、质量监控以及管理技能等。技术转移易于东道国工人和管理人员所掌握,更好地与东道国总体经济技术水平和相关产业技术水平相适应,技术扩散效应更显著。同时伴随技术和管理的外溢效应,既有进口机器设备、中间品等硬件技术转移,也有技术服务咨询、技术人才培训、组织管理技能和企业家精神培养等软技术的渗透和扩散。(3)经济结构调整、产业升级效应国际投资可为东道国带入一批相互产生积极影响的资源,如资本、技术、网络等,这些资源与东道国资源相结合,投资者将采用相对优势的新技术工艺,使现行技术升级换代,使东道国的经济结构客观上获得调整。(4)贸易创造效应理论上国际直接投资有贸易创造效应和贸易替代效应,但实践表明国际直接投资总体伴随国际贸易的迅速扩张。跨国公司在东道国的分支机构与东道国企业相比,出口导向性更强,出口产品技术含量较高。(5)就业效应东道国吸收国际投资通常会给本国就业带来直接效果和间接效果。从直接效果看,国际资本投入在就业数量上往往给东道国创造许多新的就业机会;从间接效果看,国际直接投资流入对就业的贡献不仅体现在外商投资企业直接提供的就业机会,还包括通过刺激前后向关联产业发展而间接创造的就业机会。

第3题:

试述世界贸易组织对世界经济贸易的影响。


正确答案:

第4题:

试论跨国公司对世界经济的影响。


正确答案: (1)跨国公司的正面效应:①推进经济全球化与世界经济一体化(对东道国和母国有利的经济影响);②加快生产资本国际化进程,提高资源配置的有效性与合理性,有力地促进世界生产力的发展;③拓展国际贸易新领域,扩大了国际贸易流量;④推动全球科技的开发和利用。
(2)跨国公司的负面效应:①使国际金融市场和秩序更加不稳定;②加剧世界经济发展的不平衡,造成国家或地区之间的资源配置、财富存量、生产能力更加不平衡;③跨国公司的强大经济力量严重冲击甚至操纵东道国经济(相对弱小的发展中国家)。

第5题:

在直接投资中,最为普遍、对世界经济影响最大的是官方对外直接投资()


正确答案:错误

第6题:

跨国公司的发展对世界经济只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参考答案:错误

第7题:

试述1929-1933年世界经济危机的特点及其对世界的影响。


参考答案:

⑴特点:
这次1929——1932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有以下特点。第一,有史以来持续时间最长,持续时间长达四年。第二,波及范围最广,不仅涉及到所有资本主义国家,而且涉及所有的经济领域。第三,危害最为严重,给世界经济造成了破坏性影响,资本主义世界损失惨重。第四,影响最为深远,这场从经济领域开始的危机,最终引起了政治上的危机,并导致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⑵影响:
⑴经济危机的打击的沉重性,使各国的工业生产迟迟不能恢复到危机以前的最高水平。危机之后,各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普遍陷入了特种萧条之中。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工业生产,直到1936年仍低于1929年大约5%。在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中,法国和美国的经济回升最慢,其工业生产1936年只分别相当于1929年的70.3%和88.1%。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积累和发展,使这次经济危机后的萧条时期拖得特别长,并且还没有等到形成一次新的经济高涨,下一次经济危机又在一些国家爆发了。1937年,又是美国首先进入经济危机,英国和法国也接着发生经济危机。只有实行法西斯主义的德国、日本和意大利,由于已经把经济转入战争轨道,才延缓了这次经济危机的爆发。
⑵金本位制的崩溃,是1929~1933年经济危机在货币金融领域里引起的深刻后果。金本位制的崩溃,使资本主义国家失去了相对稳定的货币制度,通货膨胀从此成了资本主义国家难以医治的又一经济痼疾。
⑶1929~1933年的经济危机还成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空前发展的一个重要转折点。严重的经济危机迫使一些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政府加强了对经济的干预。它们纷纷寻求对策,以图缓和和避免经济危机。美国罗斯福新政,正是在这一背景下产生的。鼓吹国家干预经济、用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手段和措施进行“反危机”的凯恩斯主义也应运而生。
⑷空前严重的经济危机也加剧了帝国主义国家在世界范围的争夺。为了在经济上划分势力范围,各种对立的货币集团相继出现,英镑区、法郎区和美元区,把统一的资本主义的世界经济体系割裂了。外汇倾销盛行,贸易保护主义空前发展,使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经济关系遇到了许多人为的障碍,陷入了巨大的混乱之中。
⑸这次经济危机还加速了法西斯主义在德国、日本和意大利的发展,使这些国家走上了大肆对外侵略扩张的道路,加速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给世界的文明和进步带来了巨大的灾难。


第8题:

跨国公司是世界经济的主体。()


参考答案:错误

第9题:

试述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进入方式的选择。


正确答案: 创建和收购兼并有各自的优缺点,跨国公司在投资进入决策时应以项目目标和两种方式的特点来进行比较。
(1)跨国公司等国际投资主体的内在因素对选择的影响
如技术等企业专有资源的状况、跨国投资经营的经营积累、经营战略与竞争战略、企业的成长性。
(2)外部因素对选择的影响
如投资目标国政府对收购兼并行为的管制、投资目标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工业化程度、目标市场和母国市场的增长率。

第10题:

试述新经济对世界经济发展的作用和影响。


正确答案: 新经济之所以“新”,源于推动其产生与发展的原动力——信息、技术革命所具有的全新的革命意义。同以往的任何一次技术革命不同,信息技术革命改变的不是人类对自然资源的利用方式。虽然其影响所及必然导致人类对自然资源利用率的提高,但它是通过改变人类信息的传输、储存方式来实现的。长久以来,在低下的劳动生产力的掩饰下,信息的不充分对于人类经济活动的制约作用被忽略了,自工业革命以来的数次技术革命,大大提高了人类的生产力,信息瓶颈也逐渐拓展扩宽。
20世纪最有影响的哲学家卡尔·波普尔以超前的眼光,最先将信息从现实世界中分离出来,作为与物质和意识并列的世界构成的第三要素,这从哲学的高度证实了,信息技术革命所具有的深远而重大的影响。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不仅是人类信息的传输与储存方式的革命,也对人类的经济和社会的组织方式提出了创新的要求,电子商务、信息高速公路,这些信息时代的产物,正在全方位地影响着人类的生产和生活,今天,信息时代刚刚来临,信息技术革命对人类的影响也才刚刚露出端倪,新经济刚刚露出曙光。一个更新、更美、更快的信息世界不久的将来必会展现在人们的面前。
因此,可以这样认为,新经济的实质,就是信息化与全球化,新经济的核心是高科技创新及由此带动的一系列其它领域的创新。促成新经济出现的现实环境是全球经济一体化。信息技术革命的推进,新经济的发展,必然导致全球一体化进程的加快。
新经济是人类经济发展史中前所未有的科技型、创新型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