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学

为什么要把货币供给划分为几个统计层次?划分货币供给层次的基本依据是什么?

题目

为什么要把货币供给划分为几个统计层次?划分货币供给层次的基本依据是什么?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1)所谓货币的层次划分,是指对现实流通中各种信用货币形式按不同的统计口径划分为不同的层次。因为现实经济生活中存在着形形色色的信用货币,随着货币信用经济的不断发展,尤其是自五六十年代以来,由于新的金融工具层出不穷,金融创新浪潮风起云涌,许多新的金融工具都不同程度地具有“货币性”,有的能够直接作为货币发挥作用,有的略加转化就能发挥货币的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职能,从而使流通中货币形式多种多样,货币流通的范围不断扩大。但不同形式的货币或具有某种货币职能的金融工具,其“货币性”是有差别的。各国中央银行或货币当局为了有效地管理和调控货币供给,需要对流通中的各种货币形式进行分类,将它们划分为不同的层次,使货币供给的计量和调控有较为科学的口径。
(2)长期以来,人们对货币供给口径的具体层次划分上有许多不同观点,但在将金融资产的“流动性”作为划分货币层次的主要依据这点上,看法却是一致的。所谓“流动性”,是指金融资产能够及时转变为现实购买力并使持有人不蒙受损失的能力。流动性越强的金融资产,现实购买力也越强。例如现金就是流动性最强的金融资产,具有直接的现实购买力;定期存款则需要经过提现或者说转成活期支票存款才有现实购买力,故流动性较弱。因此,“流动性”程度不同的金融资产在流通中周转的便利程度不同,现实购买力强弱不同,从而对商品流通和其他各种经济活动的影响程度也就不同。因此,按流动性的强弱对不同形式、不同特性的货币划分不同的层次,是科学地分析货币流通状况、正确制定实施货币政策、及时有效地进行宏观调控的必要措施。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货币供应量层次划分的依据是什么?具体有哪些层次?


正确答案: (1)划分依据:货币流动性。
(2)M1=现金+活期存款
M2=M1+商业银行的定期存款和储蓄存款
M3=M2+非银行金融机构的定期存款和储蓄存款

第2题:

为什么要划分货币层次?我国货币层次是如何划分的?


正确答案: 划分货币层次是指以流动性为标准,对流通中各种货币形式按不同的统计口径划分为不同的范围。
中央银行之所以将货币划分为不同的层次,分别统计货币量是由当代信用货币的构成特点和中央银行宏观调控的需要决定的。
在当代信用货币制度条件下,货币是由现金和存款货币构成的。其中现金是指中央银行发行的现钞与金属硬币,存款货币则是指能够发挥货币交易媒介功能的银行存款,包括可以直接进行转帐支付的活期存款和企业定期存款、居民储蓄存款等。对中央银行来说,信用货币对现金、活期存款和其他存款的控制和影响能力是不同的,中央银行必须根据不同的货币层次采取不同的措施,才能有效地调控货币量。
因此,按流动性的强弱对不同形式、不同特性的货币划分不同的层次,是科学计量货币数量、客观分析货币流通状况、正确制定实施货币政策、及时有效地进行宏观调控的必要措施。我国货币划分分为三个层次,具体内容如下:M0=流通中现金,M1=M0+可开支票的活期存折,
M2=M1+企业单位定期存款+城乡居民储蓄存款+证券公司的客户保证金存款+其他存款

第3题:

货币供给层次的划分主要依据货币的用途。【 】


正确答案:×
[解析]赞币供给层次根据信用制度发达程度、信用工具或金融资产种类、货币性金融资产的流动性不同而有不同的划分,其中主要以流动性为标准。

第4题:

划分货币层次划分的必要性是什么?标准是什么?我国的货币层次是如何划分的?


正确答案: 货币层次划分是指把流通中货币量按照其流动性的大小分成若干层次,从而界定货币构成范围的一种方法。研究货币层次是为了更好把握货币流通的结构和流通的渠道,更好对货币运行进行计量。
当前,对货币层次划分的标准主要是考虑货币流动性的不同。流动性是指金融资产以合理的成本及时转化为现金形成现实购买力的难易程度。一般来讲现金货币的流动性大于活期存款,活期存款的流动性大于定期存款。不同层次的货币其流动性不同。货币的这种流动性差别对于宏观经济调控具有重大意义。
2003年中国人民银行提出了第三次修订建议,并广泛征求社会各界意见。目前我国的货币供给量划分为以下四个层次:
M0=流通中现金;
M1=M0+企业活期存款(企业存款扣除单位定期存款和自筹基建存款)+机关团体部队存款+农村存款+个人持有的信用卡类存款;
M2=M1+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企业存款中具有定期性质的存款+外币存款+信托类存款+证券公司客户保证金;
M3=M2+金融债券+商业票据+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等。

第5题:

简述货币供给量的概念,划分货币供给层次的标准是什么?


正确答案:货币供给量通常是指一个国家在一定时点上流通的现金与存款货币的总和,它包括企业;个人、政府及各金融机构等的货币总存量。
货币供给层次的划分标准主要是流动性。流动性就是指金融资产能够以较低的成本迅速转化为现实购买力的性质,也就是变为现实的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的能力。

第6题:

划分货币供给层次的主要依据是()

  • A、货币的流通速度
  • B、货币流动性强弱
  • C、货币的可控性
  • D、货币的交易能力

正确答案:B

第7题:

在货币供给层次的划分问题上,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把狭义货币的范围限定为流通于银行体系以外的现金。()


正确答案:错误

第8题:

对流通中各种货币形式按不同的统计口径划分为不同层次是()

A.货币层次

B.货币形式

C.现金货币

D.流动性


参考答案:A

第9题:

货币供给层次


正确答案: 将货币供给量按货币流动性大小的标准划分的层次。

第10题:

为何要进行货币层次划分?划分的依据是什么?


正确答案: 在广义货币量的范围中,不同金融资产的特点不同,尤其是流动性不同导致对经济的影响力不同,国家对它们的控制力度也不同,所以货币管理当局应该根据流动性标准进行货币层次的划分,以便于区别对待,抓住重点,让货币总量发挥整体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