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拟导游

二十四节气反映了太阳的周年运动,为了便于记忆,人们编了一首“节气歌”,它们的顺序应是() ①春雨惊春清谷天 ②秋处露秋寒霜降 ③夏满芒夏暑相连 ④冬雪雪冬大小寒A、③②④B、②④③C、③④②D、②③④

题目

二十四节气反映了太阳的周年运动,为了便于记忆,人们编了一首“节气歌”,它们的顺序应是() ①春雨惊春清谷天 ②秋处露秋寒霜降 ③夏满芒夏暑相连 ④冬雪雪冬大小寒

  • A、③②④
  • B、②④③
  • C、③④②
  • D、②③④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A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二十四节气(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最广泛应用于( )领域。



A.工业生产
B.农业生产
C.服务业
D.制造业

答案:B
解析:
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古代订立的一种用来指导农事的补充历法,是在春秋战国时期形成的。二十四节气能反映季节的变化,指导农事活动,影响着千家万户的衣食住行。答案选B。

第2题:

“记忆术”很多,比如《二十四节气歌》: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这是一种( )的记忆术。(2009年天津)


答案:缩减编歌诀,
解析:

第3题:

“记忆术”很多,比如《二十四节气歌》: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这是一种( )的记忆术。


答案:缩减编歌诀,
解析:

第4题:

下列关于“夏满芒夏暑相连”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上一句是“春雨惊春清谷天”
B.下一句是“秋处露秋寒霜降”
C.小满在五月下旬
D.夏至前后是一年中最热的时间

答案:D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二十四节气并选错误项。
第二步,大暑在“二十四气节”中正值“三伏天”里的“中伏”前后,是一年中最热的时期,气温最高。夏至时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北半球白昼最长。
因此,选择D选项。

第5题: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署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节气对于指导农业生产具有很强的科学性。下列反映阳历六月初节气的农谚是( )。
A 立夏桑果象樱桃
B 小满养蚕又种田
C 芒种玉秧放庭前
D 夏至稻花如白练


答案:C
解析:
这道题考查考生对节气的掌握程度。解答本题时,需要考生了解哪个节气出现在六月初。题干引号内的内容是二十四节气口诀,其中“夏满芒夏署相连”中的第一个“夏”指的是“立夏”,第二个“夏”指的是“夏至”,夏至一般在每年的6月21日或22日,每个节气的间隔时间为十五天,这样推断,出现在六月初的节气是芒种,正确答案选C。
A选项“立夏”是阳历五月初;
B选项“小满”是阳历五月底;
D选项“夏至”是阳历六月底。
故正确答案为C。
常识判断题中,经常会考查到节气这个考点。考生在备考时,除了记住二十四节气口诀,还需要记住几个关键时间,如春分、夏至、秋分、冬至,便于推算。
本题相关知识点:
二十四节气几个需要重点记住的时间:
现代人根据太阳在黄道上的位置,准确地确定了二十四节气的具体时间:
春季:春分 3月20-22日交节 清明 4月4-6日交节
夏季:夏至 6月21-22日交节
秋季:秋分 9月22-24日交节
冬季:冬至 12月21-23日交节

第6题: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署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节气对于指导农业生产具有很强的科学性。下列反映阳历六月初节气的农谚是()。


A. 立夏桑果象樱桃
B. 小满养蚕又种田
C. 芒种玉秧放庭前
D. 夏至稻花如白练

答案:C
解析:
解题指导: 只有C答案是反映六月初节气的农谚。小满是阳历五月底,夏至是阳历六月底。

第7题:

我们在记忆农历24个节气时,会通过背诵节气口诀来帮助记忆,“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种暑相连……”,这体现了长时记忆编码的哪种方式?( )

A.按语义类别编码
B.以语言的特点为中介进行编码
C.主观组织
D.精细复述

答案:B
解析:
利用语言的某些特点,如语义、发音、字形、音韵和节律等特点,对材料进行记忆,就是以语言的特点为中介进行编码。题目中的口诀就是利用语言的音韵和节律的特点,对记忆材料进行编码。语义编码是按照语义联系进行归类,形成一定的系统。主观组织是在学习无关联的材料时,既不能分类,又不能进行意义联想,这时个体倾向于采取主观组织。精细复述是短时记忆保持的重要条件。

第8题:

(2004年)记忆术很多,比如《二十四节气歌》: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这是一种( )的记忆术。


答案:缩减和编歌诀,
解析:

第9题: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节气对于指导农业生产具有很强的科学性。下列反映阳历六月初节气的农谚是( )。
A.立夏桑果象櫻桃 B.小满养蚕又种田
C.芒种玉秧放庭前 D.夏至稻花如白练


答案:C
解析:
只有C答案是反映六月初节气的农谚。小满是阳历五月底,夏至是阳历六月底。

第10题: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体现的学习策略是(  )。

A.复述策略
B.组织策略
C.计划策略
D.精细加工策略

答案:D
解析:
精细加工策略是一种将新学材料与头脑中已有知识联系起来从而增加新信息的意义的深层加工策略,主要包括位置记忆法、首字联词法、视觉联想法和关键词法等。根据题意,该题正确答案为:D。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