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国民

印度经济发展的优势不包括()。    A、人口红利B、新兴产业发达C、产业结构合理D、资源丰富

题目

印度经济发展的优势不包括()。    

  • A、人口红利
  • B、新兴产业发达
  • C、产业结构合理
  • D、资源丰富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人口红利是指一个国家的劳动年龄人口占总人口比重较大,抚养率比较低,为经济发展创造了有利的人口条件。目前,我国正处于人口红利的( )阶段。

A. 成熟
B. 发展
C. 停滞
D. 下降

答案:D
解析:
所谓"人口红利",是指一个国家的劳动年龄人口占总人口比重较大,抚养率比较低,为经济发展创造了有利的人口条件,整个国家的经济呈高储蓄、高投资和高增长的局面。"红利"在很多情况下和"债务"是相对应的。2013年1月,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012年我国15-59岁劳动年龄人口在相当长时期里第一次出现了绝对下降,比上年减少345万人,这意味着人口红利趋于消失,导致未来中国经济要过一个"减速关"。

第2题:

所谓“人口红利”,是指一个国家的劳动年龄人口占总人口比重较大,抚养率比较低,为经济发展创造了有利的人口条件,整个国家的经济呈高储蓄、高投资和高增长的局面.下图为我国人口年龄结构变化图。据此回答题。



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人口红利”期提前到来的主要原因是(  )。查看材料

A.经济发展速度很快
B.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
C.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
D.城市化速度快

答案:C
解析:
“人口红利”的出现主要得益于我国计划生育政策的实行,使得15岁以下人口比重减少,当然也和经济发展、医疗卫生条件改善等有关,但这些并不是影响我国人口红利的最主要的因素。正确答案为C。

第3题:

关于“人口红利”,以下判断不正确的是()。

A、总人口“中间大,两头小”

B、年龄结构的这种变化对社会经济发展有利

C、人口红利只是一个相对短暂的历史机遇

D、中国的人口红利阶段还将持续较长时间


参考答案:D

第4题:

在产业结构转换中,发展中地区适时有效地迅速转换产业结构的成功因素是充分利用“后起国优势(或后发优势),发达地区则要保持创新能力。


正确答案:正确

第5题:

日本水产资源丰富,渔业发达的原因?()

  • A、寒暖流交汇形成天然渔场
  • B、海水上翻形成天然渔场
  • C、人口稀少,需求少
  • D、人口稀少,需求多

正确答案:A

第6题:

很多经济学家统计,印度因为人口的快速增长而前景光明,因为它将逐步收获“人口红利”。未来十年,印度的就业人口将增长26%。这些年轻劳动力将显著降低人口的抚养比,从而提高储蓄率,促进投资,推动经济发展。但年轻人口转化为劳动力的前提在于一 个国家的教育设施是否完备,能否提供足够的培训。印度欠缺的也正在于此,研究显示, 尽管每年新增劳动人口 1280万,但印度每年仅能培训约310万人,只是新增人口的1/4, 剩下的3/4反而成为社会发展的负担。
作者通过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

A. “人口红利”能推动经济起飞
B.出生率对国家经济发展影响巨大
C.高出生率有助于推动经济发展
D.教育资源欠缺阻碍经济发展

答案:D
解析:
意图推断题。文段首先指出很多经济学家认为印度高出生率将推动经济发展,然后由转折连词“但”引出作者的观点:教育设施制约着年轻人口转化为推动经济增长的劳动力,最后指出研究显示,尽管印度新增人口多但受限于教育设施缺乏,更多的人口反而成了经济发展的负担。因此,作者的主要意图是强调教育设施在人口向劳动力转化,进而推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发挥的重要作用。A、B、C项均是片面的观点,而且并非作者主要意图。故本题应选D。

第7题:

新兴国家能够在国际政治中崛起所依赖的优势不包括()。

  • A、制造业的快速兴盛
  • B、相对年轻的人口红利
  • C、政治体制的优越性
  • D、贸易与GDP的优势

正确答案:C

第8题:

区域经济发展梯度转移理论认为区域经济的盛衰主要取决于区域()的优势及其转移。

A.经济结构

B.产业结构

C.人口结构

D.资本结构


参考答案:B

第9题:

重庆在产业结构调整中,充分利用当地优势条件,积极发展国际贸易。 重庆发展国际贸易的优势条件主要表现为()

  • A、长江航运交通较便利
  • B、劳动力资源丰富,商品价格低
  • C、能源、矿产品产量大
  • D、农业较发达,农产品种类多样

正确答案:B

第10题:

下列关于珠江三角洲经济发展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有毗邻港澳的地理位置优势
  • B、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
  • C、工业发展以重工业为主
  • D、人口稠密,劳动力资源丰富

正确答案:A,B,D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