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学

下列陈述中哪一项是错误的()。A、国际条约是主权国家之间缔结的协议B、国际条约一旦签订,对条约缔结国具有强制执行力C、国际条约必须以国际法为准则D、国际条约主要是以书面形式的协议规定国家及其他国际法主体之间在某一问题上的权利义务

题目

下列陈述中哪一项是错误的()。

  • A、国际条约是主权国家之间缔结的协议
  • B、国际条约一旦签订,对条约缔结国具有强制执行力
  • C、国际条约必须以国际法为准则
  • D、国际条约主要是以书面形式的协议规定国家及其他国际法主体之间在某一问题上的权利义务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B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缔约权是国家和其他国际法主体根据国际法所享有的缔结条约的能力,由国际法决定。( )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参考答案:错

第2题:

下列关于国际法与国内法的关系的说法中,哪些是不正确的?( )

A.国家必须履行缔结或参加的国际条约,国际法对国际条约在国内适用作出了明确的规定

B.国际条约的适用有转化和采纳两种方式,许多国家是两种方式兼用

C.国际法包括国际条约和国际习惯,在我国,国际习惯和惯例不经当事人选择就不能适用

D.在宪法上对国际法在国内法律秩序中的地位问题进行规定已经成为国际社会一种潮流


正确答案:ACD

【考点】国际法与国内法的关系
【解析】国家必须履行缔结或参加的国际条约。但国际法对国际条约在国内适用是国家自己 的事情,国际法并没有作出明确的规定,故A项 错误:B项说法正确;在我国国际惯例在条约和国 内法之后起补充适用的作用,故C项说法错误; 在宪法上对国际法在国内法律秩序中的地位问题 进行规定只是一些国家的做法,国际法在国内的 适用的实践各国是不尽相同的,故D项中“一种 潮流”的说法是错误的。

第3题:

条约是关于缔约各方权利义务的协议,因此能够解释条约的主体是下列哪几项?( )

A.由条约的缔约国平等协商解释

B.由国际组织解释涉及其关系的条约

C.缔约国召开国际会议共同协商,如果达不成协议,可以交付国际仲裁解决

D.缔约国召开国际会议共同协商,如果达不成协议,可以交付国际法院解决


正确答案:ABCD
【考点】条约解释的主体
【解析】条约的解释是指对条约的整体和个别条款的含义、内容和适用条件所作的正确说明。原则上,条约应由缔约各方解释,因为条约主要是国家之间的协议,只有国家最了解缔约国的意图和各条款所包含的内容,所以由缔约国平等协商解释最为合理。国际组织有权解释涉及其关系的条约。因此ABCD项正确。

第4题:

国际条约是国际法最主要的渊源。


正确答案:正确

第5题:

下列哪些情况下,条约无效?

A、条约的规定与一般国际法强行规则相抵触
B、条约缔结时一方对另一方采取了诈欺手段
C、条约的规定与国际法强行规则抵触,但该强行规则产生于条约缔结之后
D、条约一方的缔约机关超越其缔约权的限制而缔结的条约

答案:A,B,C
解析:
条约的有效性须具备三个实质性条件:具有完全的缔约权;自由同意;符合强行法。缔约权是指拥有缔约能力的主体,根据其内部的规则赋予某个机关或个人对外缔结条约的权限。对于缔约机关超越其国内法关于缔约权的限制所缔结的条约是否有效的问题,《条约法公约》规定,一国不能以本国机关违反国内法关于缔约权限的规定而主张其所缔结的条约无效,除非这种违反国内法关于缔约权限规定的行为非常明显,涉及根本重要的国内法规则。因此,条约一方的缔约机关超越国内法对其缔约权的限制而缔结的条约并不当然无效。D项错误。缔约国自由地表示同意是构成条约有效的又一个基本条件。根据《条约法公约》,诈欺、贿赂及强迫等情况都不能被认为是自由同意。因此,B项所述情况下条约无效。符合强行法规则是条约生效的又一个基本条件。首先,条约在缔结时与一般国际法强行规则相抵触者无效。其次,条约缔结后如遇新的强行规则产生时,与该规则相抵触者失效并终止。前者是自始无效,后者则是自与新的强行规则发生抵触时无效。因此,A、C项应入选。

第6题:

下列哪项不属于条约无效的情形?( )

A.对一国代表之强迫

B.条约缔结时与一般国际法强制规则抵触名

C.缔约国的政权发生重大变化,后继政权以否认

D.违反《联合国宪章》所含的国际法原因以武力威胁或使用武力而缔结


正确答案:C

第7题:

A国完成了一项条约的缔结谈判工作,该条约中的某些条款与A国国内法律的规定有冲突,该条约目前尚未生效。依国际法相关规则,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 )

A.如果该条约生效,则A国不得以其国内法规定来对抗其承担的国际义务
B.由于该条约尚未生效,A国不得缔结该条约
C.A国在缔结条约时,无义务对与A国法律冲突的条款作出保留
D.A国在缔结条约时,有义务先行修改与该条约相冲突的A国法律

答案:A,C
解析:
本题考查条约法——条约的缔结。在国际法与国内法的关系上,目前国际法中尚无关于国内法与国际法关系的具体、统一、完整的规则。从国际实践来看,首先在国际层面,国内立法不能改变国际法的原则规则:国家不得以其国内法规定来对抗其承担的国际义务,或以国内法规定作为违背国际义务的理由来逃避其国际责任。同时,国际法不得干预一国国内法的制定,除非该国承担了相关的特殊义务,例如,一国在国际法与国内法发生冲突时,由于优先适用其国内法造成其对国际法的违背,该国应承担相应的国家责任。AC正确。

第8题:

我国适用信守国际条约的原则,在下列哪些情况下除外()。

A.我国未缔结或者未参加的国际条约

B.我国缔结或者参加国际条约时已声明保留的条款

C.我国与第三国订立的双边协议

D.我国缔结或者参加国际条约时未声明保留的条款


参考答案:A, B

第9题:

条约是国际交往中的重要法律手段。在国际法上占有重要的地位,下列有关条约特征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条约的主要形式是书面形式
B、条约应以国际法为准
C、条约在国际法主体之间缔结
D、条约肯定是具有法律拘束力的

答案:A,B,C,D
解析:
条约,按照1969年《维也纳条约法公约》的定义,是指国家间所缔结而以国际法为准之国际书面协定。不论起载于一项单独文书或两项以上相互有关之文书内,亦不论其特定名称为何。条约的特征主要有以下几点:(1)条约在国际法主体之间缔结。条约必须是国际法主体之间缔结的,即缔约者必须具备国际法主体资格。(2)条约具有法律拘束力。条约规定了国际法主体之间在国际法上的权利义务关系,具有法律拘束力。(3)条约应以国际法为准。条约的缔结程序和内容必须符合国际法的规则并且以国际法加以规范。(4)条约的主要形式是书面形式。虽然《维也纳条约法公约》以规范书面条约为出发点,将适用于该公约的条约定义为书面形式。但其并不排除其他形式条约的存在和有效性。由此,可见A、B、C、D项均为正确选项。

第10题:

我国缔结或者参加的国际环境保护条约,与国内环境保护法具有同等效力,但国际环境保护条约有不同规定时,适用国际环境保护条约的规定,即“国际法优于国内法”原则。


正确答案:正确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