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经济法

确定常设机构应税所得额的原则是()A、费用扣除与合理分摊原则B、引力原则C、实际联系原则D、常设机构原则

题目

确定常设机构应税所得额的原则是()

  • A、费用扣除与合理分摊原则
  • B、引力原则
  • C、实际联系原则
  • D、常设机构原则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确定常设机构应税所得额的原则是()

A.费用扣除与合理分摊原则

B.引力原则

C.实际联系原则

D.常设机构原则


参考答案:A

第2题:

应缴消费税的产品销售数量确定的原则是( )。

A.销售应税品的为应税消费品的销售数量

B.自产自用应税消费品的为应税消费品的移送数量

C.委托加工应税消费品的纳税人发出的应税消费品数量

D.委托加工应税消费品为纳税人收回的应税消费品数量


正确答案:ABD
税法规定,销售应税消费品的计税依据为应税消费品的销售数量,自产自用应税消费品的计税依据为应税消费品的移送数量,委托加工应属消费品的计税依据为纳税人收回的应税消费品的数量。

第3题:

应交消费税的产品销售数量确定的原则是( )。

A.销售应税消费品的为应税消费品的销售数量

B.自产自用应税消费品的为应税消费品的移送数量

C.委托加工应税消费品的为纳税人发出的应税消费品数量

D.委托加工应税消费品的为纳税人收回的应税消费品数量


正确答案:ABD
解析:税法规定,销售应税消费品的计税依据为应税消费品的销售数量,自产自用应税消费品的计税依据为应税消费品的移送数量,委托加工应税消费品的计税依据为纳税人收回的应税消费品数量。

第4题:

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用于中国境内的公益、救济性质的捐赠支出,其处理办法是()。

  • A、允许税前扣除应税所得额的3%
  • B、允许税前扣除应税所得额的30%
  • C、允许税前扣除应税所得额的10%
  • D、允许税前全额扣除

正确答案:D

第5题:

可抵扣暂时性差异是指在确定未来收回资产或清偿负债期间的应纳税所得额时,将导致产生应税金额的暂时性差异。

A

B



第6题:

外商投资企业在中国境内投资于其他企业,对从接受投资的企业取得的利润(股息的涉税处理是( )。

A.应计入本企业应税所得额,对该投资所发生的费用和损失,可冲减本企业应税所得额

B.应计入本企业应税所得额,对该投资所发生的费用和损失,不得冲减本企业应纳税所得额

C.不计入本企业应税所得额,对该投资所发生的费用和损失,不得冲减本企业应税所得额

D.不计入本企业应税所得额,对该投资所发生的费用和损失,冲减本企业应税所得额


正确答案:C
解析:外商投资企业在中国境内投资于其他企业,对从接受投资的企业取得的利润(股息),不计入本企业应税所得额,对该投资所发生的费用和损失,不得冲减本企业应税所得额。

第7题:

以下人员属于自行申报纳税义务人的有(  )。

A.年应税所得额为10万元
B.从中国境外取得所得的
C.取得应税所得,没有扣缴义务人的
D.年应税所得额为15万元

答案:B,C,D
解析:
自行申报纳税的情形包括:年所得12万元以上;从中国境内两处或者两处以上取得工资、薪金所得的;从中国境外取得所得的;取得应纳税所得,没有扣缴义务人的;国务院规定的其他情形。

第8题:

假定税法规定,应税所得额在40万元以下(含40万元)的适用税率是20%,应税所得额超过40万元的,适用税率为25%。某企业应税所得额76万元,请利用分劈技术计算将该企业一分为二的最大节约所得税额( )万元。

A.14

B.15.2

C.3.8

D.2.4


正确答案:C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这种情况下一分为二最好采用平均分劈,则应纳所得税=38×20%×2=15.2(万元);分劈节约所得税=76×25%-15.2=3.8(万元)

第9题:

可抵扣暂时性差异是指在确定未来收回资产或清偿负债期间的应纳税所得额时,将导致产生应税金额的暂时性差异。


正确答案:错误

第10题:

在建立税收行业风险模型工作中,要设置制造业的“通用指标”,其中的一个重要指标是“纳税调整后应税所得率”,其正确公式应是()。

  • A、纳税调整后应税所得率=纳税调整后所得额/主营业务收入
  • B、纳税调整后应税所得率=纳税调整后所得额/会计利润
  • C、纳税凋整后应税所得率=纳税调整后所得额/经营收人
  • D、纳税调整后应税所得率=纳税调整后所得额/营业利润

正确答案:A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