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法律思想史

东汉时期,将“谶纬”之说基本确定为“国宪”地位的著作是()A、《白虎通德论》B、《论衡》C、《大戴礼记》D、《仲长子》

题目

东汉时期,将“谶纬”之说基本确定为“国宪”地位的著作是()

  • A、《白虎通德论》
  • B、《论衡》
  • C、《大戴礼记》
  • D、《仲长子》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汉代将谶纬神学与儒家经典结合起来的著作是()

A.《新书》

B.《论衡》

C.《新序》

D.《白虎通义》


参考答案:D

第2题:

( )主持召开白虎观会议,用谶纬解经,谶纬之学遂占统治地位。

A.汉高祖
B.汉文帝
C.汉武帝
D.汉章帝

答案:D
解析:
白虎观会议是汉章帝召集大夫、博士、议郎、郎官和诸生在白虎观讨论儒经的异同的一次学术会议,致力于将儒学与谶纬之学结合起来,使谶纬之学占据统治地位。

第3题:

我们党把( )确定为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把依法执政确定为党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

A.依宪治国

B.依法治国

C.以德治国

D.以人为本


正确答案:B

第4题:

黄宪是东汉时期的著名贤士,立身处世温柔敦厚,如万顷碧波难测其深,更难道出其境界。


正确答案:正确

第5题:

东汉时期城址中,有“九六城”之说的是()。

  • A、长安城
  • B、洛阳城
  • C、咸阳城

正确答案:B

第6题:

东汉时期出现了专门的书法理论著作,最早的书法理论提出者是东西汉之交的杨雄。第一部书法理论专著是东汉时期崔瑗的《草书势》。()


参考答案:正确

第7题:

宋代最明显的变化是将一些著名典籍重新进行了调整,将();()调入经部,而将谶纬著作调入子部,集部中设立了类书子目。


正确答案:《论语》、《孟子》

第8题:

坚持人民主体地位,是社会主义依宪治国、依宪执政的基本政治原则与要求,也是其不同于西方“宪政”的重要法源。( )


参考答案:正确

第9题:

东汉时期,著名的书论著作《非草书》是谁作的?


正确答案: 我国流传至今最早的书论文章《非草书》是东汉赵壹所作。赵壹,字叔元,东汉光和间的文学家。汉阳西县(今甘肃天水南)人,灵帝时入京城长安,做上计吏。
赵壹的这篇《非草书》是专门抨击当时草书的。其主要目标是杜度、崔瑗和张芝。他认为解散正规的隶书体貌,存其梗概,趋速就急的写草书是“背经而趋俗”,“非圣人之业”,认为:“书之好丑”若“人颜有美恶”,是自然形成的,不可绳学。只有返回苍颉、史籀的象形文字、河图、洛书才是正确的。现在看来,这些观点当然是谬误可笑的。但这篇书论为要立其论,故而取其据,列举了杜度、崔瑗、张芝等人“专用为务,钻坚仰高,忘其疲劳,夕惕不息,仄不暇食。十日一笔,月数丸墨。领袖如皂,唇齿常黑。虽处众座,不惶谈戏,展指画地,以草判壁,臂穿皮刮,指爪摧折,见腮出血,犹不休辍”的学书情况。间接地介绍了这些书家孜孜以求、刻苦活学的动人事迹。同时,也说明了书法艺术发展进步得之不易。
另外在这篇文章中,也论述了草书产生的社会背景及其“临事从宜”的实际作用。因此,这篇文章的主要观点虽是不可取的,但作为我国书学史上代表一家之言的书论著作,还是具有重要研究价值的。赵壹本人不以书名,不见书作传世。

第10题:

()(姓名)的()(著作)首创戾气之说,指出戾气具有强烈的()性。


正确答案:吴有性;《瘟疫论》;传染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