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思想史

中国古代管理思想的主要特征是什么?

题目

中国古代管理思想的主要特征是什么?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人是管理的重心:
(1)管理国家应以人为本,“以人为本”的思想在中国古代管理思想中始终占主导地位。
(2)管理者必须“爱人贵民”。儒家主张管理者要关心人,对人民实行宽惠,使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建立和保持和谐的关系,孔子首推“爱人贵民”的管理思想。
(3)管理的成败在于用人,选贤是中国历代统治者和思想家都十分重视的大问题。
(4)管理者要学会识人之方。
组织与分工是管理的基础:
(1)层次分明的组织体系。
(2)劳动分工的思想。
(3)明确组织内的相互关系,中国古代管理思想十分强调明确社会成员的相互关系。
(4)家庭是最基本的组织形式,自古到今,家在中国人心中一直有着神圣的地位,儒家和法家的富国富民之学都是把一家一户作为一个单位,以男耕女织的个体农业作为社会生产的基本形式。农本商末的治国理念:
(1)倡导以农富国。
(2)强调保农限商。
(3)主张以农固国。
重义重情的管理价值观:
(1)重义轻利的价值观,义与利,是关于道德行为与物质利益的关系问题,既是道德问题也是管理准则。
(2)义利兼得的价值观。
(3)突出情对人的影响作用,中国古人一直奉行“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的管理原则。
运用计谋实现管理目标:
(1)以谋取胜为上策。
(2)强调权变观念。《易经》的主导思想就是一个变字,“为变所适”。孔子就是一个能适应环境变化,善于权变的人。
(3)思先于行的管理思想,运用计谋在于创新,创新依赖于深思熟虑。中国人一贯主张“三思而后行。”中庸是管理行为的尺度:
(1)把中庸作为道德标准,中庸思想在中国古代管理思想中始终占重要地位,孔子认为处理事情不偏不倚、无过无不及的态度,是最高的道德标准。
(2)把中庸作为决策准则,儒家不仪把中庸作为美德,而且还作为管理决策的摹本原则和方法,以求对立两端的统一与中和。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中国古代教育哲学思想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正确答案:天人合一、政教统一、文道结合 、“文以载道” 、知行一致。

第2题:

黄遵宪诗学思想的主要特征是什么?其主要内容有哪些?


正确答案: 如果说梁启超的诗学思想体现了“诗界革命”的总体构想,那么黄遵宪的诗学思想则是诗歌革新的创作实践的总结,均对近代诗歌的革新起着启发和引导的作用。黄遵宪的诗学思想体现了鲜明的时代性和针对性。
黄遵宪诗学思想的主要内容:
(1)在诗歌表现手法上,黄遵宪主张把古典诗歌的表现方法和古文的表现方法相结合,所谓“尝于胸中设一诗境:一曰复古人比兴之体;一曰以单行之神,运排偶之体;一曰取离骚乐府之神理而不袭其貌;一曰用古文家伸缩离合之法以入诗”;
(2)提倡把散文表现方法入诗,以利于诗歌从严格的格律化中解放出来,使诗歌创作进入一个更为广阔的领域;
(3)在语言运用上,主张语文合一,年青时期就提出了“我手写吾口,古岂能拘牵”的主张;
(4)主张融古今语言于一炉,重视语言的口语化,以及对民歌的搜集、整理,注意从民歌中吸收养料,以客家方言入诗。

第3题:

春秋战国时期阴阳家思想的主要特征是什么?


参考答案:春秋战国时期阴阳家思想的主要特征是:邹衍的阴阳五行相生相克“五德终始”说。他以此解释朝代的变更,对当时的诸侯有很大的震骇作用。

第4题:

中国古代军事思想萌生的重要标志是什么?


正确答案:中国古代军事思想萌生的重要标志是兵书《军志》、《军政》的问世。

第5题:

中国古代管理思想的治国模式


正确答案: 授道入儒,无为而治+德治教化,修身治国+阳儒阴法,以法而治。

第6题:

中国古代军事思想的含义是什么?


正确答案:中国古代军事思想,是中国军事思想发展的早期阶段。它是指中国在奴隶社会、封建社会时期,各阶级、集团及军事家和军事理论著者对于战争、军队和国防问题的理性认识。

第7题:

中国古代三大思想是什么?


正确答案: 佛教、儒家、道家思想。

第8题:

试论中国古代管理思想的主要特征。


正确答案: 人是管理的重心:
(1)管理国家应以人为本,“以人为本”的思想在中国古代管理思想中始终占主导地位。
(2)管理者必须“爱人贵民”。儒家主张管理者要关心人,对人民实行宽惠,使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建立和保持和谐的关系,孔子首推“爱人贵民”的管理思想。
(3)管理的成败在于用人,选贤是中国历代统治者和思想家都十分重视的大问题。
(4)管理者要学会识人之方。
组织与分工是管理的基础:
(1)层次分明的组织体系。
(2)劳动分工的思想。
(3)明确组织内的相互关系,中国古代管理思想十分强调明确社会成员的相互关系。
(4)家庭是最基本的组织形式,自古到今,家在中国人心中一直有着神圣的地位,儒家和法家的富国富民之学都是把一家一户作为一个单位,以男耕女织的个体农业作为社会生产的基本形式。
农本商末的治国理念:
(1)倡导以农富国。
(2)强调保农限商。
(3)主张以农固国。
重义重情的管理价值观:
(1)重义轻利的价值观,义与利,是关于道德行为与物质利益的关系问题,既是道德问题也是管理准则。(2)义利兼得的价值观。
(3)突出情对人的影响作用,中国古人一直奉行“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的管理原则。
运用计谋实现管理目标:
(1)以谋取胜为上策。
(2)强调权变观念。《易经》的主导思想就是一个变字,“为变所适”。孔子就是一个能适应环境变化,善于权变的人。
(3)思先于行的管理思想,运用计谋在于创新,创新依赖于深思熟虑。中国人一贯主张“三思而后行。”
中庸是管理行为的尺度:
(1)把中庸作为道德标准,中庸思想在中国古代管理思想中始终占重要地位,孔子认为处理事情不偏不倚、无过无不及的态度,是最高的道德标准。
(2)把中庸作为决策准则,儒家不仪把中庸作为美德,而且还作为管理决策的摹本原则和方法,以求对立两端的统一与中和。

第9题:

中国古代军事思想的完善阶段的主要标志是什么


正确答案: 《武经总要》、《武备志》

第10题:

中国古代军事思想的基本含义是什么?


正确答案: 军事思想是关于战争、军队和国防的基本问题的理性认识。
中国古代军事思想是指中国奴隶社会、封建社会时期的关于战争、军队和国防问题的理性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