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与运营管理

1992年,诺基亚已由造纸、橡胶、电缆等传统工业转变为一个经营计算机、电子消费品和电信产品的高科技集团。这一年,奥利拉执掌诺基亚公司。这位首席执行官一上任就推出了以移动电话为中心的专业化发展战略,将造纸、轮胎、电缆、家用电子等业务或压缩,或出售,或独立出去,甚至忍痛砍掉了拥有欧洲最大电视机生产厂之一的电视生产业务,集中90%的资金和人力加强移动通讯器材和多媒体技术的研究和开发。诺基亚的决策者以其对移动通讯行业发展趋势的敏锐把握,抓住了这个绝佳时机。诺基亚一直拥有领先科技的优势,更重视科技的实际应用。当别的

题目

1992年,诺基亚已由造纸、橡胶、电缆等传统工业转变为一个经营计算机、电子消费品和电信产品的高科技集团。这一年,奥利拉执掌诺基亚公司。这位首席执行官一上任就推出了以移动电话为中心的专业化发展战略,将造纸、轮胎、电缆、家用电子等业务或压缩,或出售,或独立出去,甚至忍痛砍掉了拥有欧洲最大电视机生产厂之一的电视生产业务,集中90%的资金和人力加强移动通讯器材和多媒体技术的研究和开发。诺基亚的决策者以其对移动通讯行业发展趋势的敏锐把握,抓住了这个绝佳时机。诺基亚一直拥有领先科技的优势,更重视科技的实际应用。当别的公司还在加强模拟技术的研究时,诺基亚操作简便的数字移动电话已准备就序。这些电话经过专门处理,能适用于全球范围内的不同频率和标准。1998年生产出第一亿部移动电话,成为世界最大移动电话生产商。对诺基亚当时经营方向的转变利用SWOT分析法进行分析,其优势和劣势的分析角度一般不包括()。

  • A、文化和结构
  • B、提供服务的质量
  • C、团队技能
  • D、竞争对手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在某文件夹中存有文档WT05.DOC,其内容如下:

[文档开始]

诺基亚,移动通信的全球领先者

诺基亚致力于提供易用和创新的产品,包括移动电话、图像、游戏、媒体以及面向移动网络运营商和企业用户的解决方案,从而丰富人们的生活,提升其工作效率。

诺基亚致力于在中国的长期发展并成为最佳的合作伙伴。凭借创新科技,诺基亚作为中国移动通信系统和终端、宽带网络设备领先供应商的地位不断加强。诺基亚是中国移动通信行业最大的出口企业。中国也是诺基亚全球重要的生产和研发基地之一,诺基亚在中国建有5个研发机构和4个生产基地,办公机构遍布全国,员工逾4500人。

[文档结束]

按要求完成下列操作:新建文档WD05A.DOC,插入文件WT05.DOC的内容。将标题(诺基亚,移动通信的全球领先者)设置为二号、黑体、居中;正文部分设置为小五号、楷体GB2312、加粗,悬挂缩进0.75厘米,存储为文件WD05A.DOC。

2. 新建文档WD05B.DOC,插入文件WT05A.DOC的内容。去掉标题,将正文部分设置为仿宋GB2312、四号、加粗,左缩进1.4厘米,右缩进1.6厘米,行距16磅,首行缩进0.75厘米,首字下沉2行,距正文0.2厘米,存储为文件WD05B.DOC。

3. 制作4行3列表格,列宽3厘米,行高22磅。表格边框为红色窄双线0.75磅,表内线为蓝色实线0.5磅,第1行底纹为黄色,存储为文件WDO5C.DOC。

4. 在在某文件夹中,存有文档WT05A.DOC,其内容如下:

[文档开始]

[文档结束]

按要求完成下列操作:新建文档WD05D.DOC,插入文件WT05A.DOC的内容。计算表中最后一列的“合计”项,并按表中第3列内容从大到小对各行排序(合计必须在最后一行),存储为文件WD05D.DOC。


正确答案:1.①在考生文件夹下新建文档WD05A.DOC。 ②打开新建文档执行“插入”→“文件”命令弹…“插入文件”对话框。选择文件WT05.DOC单击“插入”按钮。 ③选择标题文字在“格式”工具栏中的“字体”下拉框中选择“黑体”在“字号”下拉框中选择“二号”单击(居中)按钮。 ④选择正文文字在“格式”工具栏中的“字体”下拉框中选择“楷体_GB2312”在“字号”下拉框中选择“小五”单击(加粗)按钮。执行“格式”→“段落”命令弹出“段落”对话框。在“特殊格式”下拉框中选择“悬挂缩进”“度量值”输入“0.75厘米”单击“确定”按钮。 ⑤设置完成后单击“常用”工具栏中的(保存)按钮。 2.①在考生文件夹下新建文档WD05B.DOC。 ②打开新建文档执行“插入”→“文件”命令弹…“插入文件”对话框。选择文件WD05A.DOC单击“插入”按钮。 ③选择标题段按Delete>键。 ④选择正文文字在“格式”工具栏中的“字体”下拉框中选择“仿宋_GB2312”在“字号”下拉框中选择“四号”单击(加粗)按钮。执行“格式”→“段落”命令弹出“段落”对话框。在“缩进”区域中“左”输入“1.4厘米”“右”输入“1.6厘米”。在“特殊格式”下拉框中选择“首行缩进”“度量值”输入“0.75厘米”;在“行距”下拉框中选择“固定值”“设置值”输入“16磅”单击“确定”按钮。执行“格式”→“首字下沉”命令弹出“首字下沉”对话框。在“位置”区域选择“下沉”“下沉行数”输入“2”“距正文”输入“0.2厘米”单击“确定”按钮。 ⑤设置完成后单击“常用”工具栏中的(保存)按钮。 3.①在考生文件夹下新建文档WD05C.DOC。 ②打开新建文档执行“表格”→“插入”→“表格”命令弹出“插入表格”对话框。在“表格尺寸”区域中“列”选择“3”“行”选择“4”单击“确定”按钮。 ③选择表格执行“表格”→“表格属性”命令弹出“表格属性”对话框。在“列”选项卡中“指定宽度”输入“3厘米”;在“行”选项卡中“指定高度”输入“22磅”单击“确定”按钮。 ④选择表格在“表格和边框”工具栏中“线型”选择“窄双线”“颜色”选择“红色”“粗细”选择“0.75磅”选择“外侧框线”;然后“粗细”选择“0.5磅”“颜色”选择“蓝色”选择“内侧框线”。 ⑤选择表格第1行在“表格和边框”工具栏中“底纹颜色”选择“黄色”。 ⑥设置完成后单击“常用”工具栏中的(保存)按钮。 4.①在考生文件夹下新建文档WD05D.DOC。 ②打开新建文档执行“插入”→“文件”命令弹出“插入文件”对话框。选择文件WT05A.DOC单击“插入”按钮。 ③将插入符置于表格执行“表格”→“排序”命令弹出“排序”对话框。在“排序依据”区域的下拉框中选择“列3”在“类型”下拉框中选择“数字”点选“递减”单选钮单击“确定”按钮。 ④将插入符置于“合计”行第3列执行“表格”→“公式”命令弹出“公式”对话框。在“公式”文本框中输入“=SUM(ABOVE) ”单击“确定”按钮。 ⑤设置完成后单击“常用”工具栏中的(保存)按钮。
1.①在考生文件夹下新建文档WD05A.DOC。 ②打开新建文档,执行“插入”→“文件”命令,弹…“插入文件”对话框。选择文件WT05.DOC,单击“插入”按钮。 ③选择标题文字,在“格式”工具栏中的“字体”下拉框中选择“黑体”,在“字号”下拉框中选择“二号”,单击(居中)按钮。 ④选择正文文字,在“格式”工具栏中的“字体”下拉框中选择“楷体_GB2312”,在“字号”下拉框中选择“小五”,单击(加粗)按钮。执行“格式”→“段落”命令,弹出“段落”对话框。在“特殊格式”下拉框中选择“悬挂缩进”,“度量值”输入“0.75厘米”,单击“确定”按钮。 ⑤设置完成后,单击“常用”工具栏中的(保存)按钮。 2.①在考生文件夹下新建文档WD05B.DOC。 ②打开新建文档,执行“插入”→“文件”命令,弹…“插入文件”对话框。选择文件WD05A.DOC,单击“插入”按钮。 ③选择标题段,按Delete>键。 ④选择正文文字,在“格式”工具栏中的“字体”下拉框中选择“仿宋_GB2312”,在“字号”下拉框中选择“四号”,单击(加粗)按钮。执行“格式”→“段落”命令,弹出“段落”对话框。在“缩进”区域中,“左”输入“1.4厘米”,“右”输入“1.6厘米”。在“特殊格式”下拉框中选择“首行缩进”,“度量值”输入“0.75厘米”;在“行距”下拉框中选择“固定值”,“设置值”输入“16磅”,单击“确定”按钮。执行“格式”→“首字下沉”命令,弹出“首字下沉”对话框。在“位置”区域选择“下沉”,“下沉行数”输入“2”,“距正文”输入“0.2厘米”,单击“确定”按钮。 ⑤设置完成后,单击“常用”工具栏中的(保存)按钮。 3.①在考生文件夹下新建文档WD05C.DOC。 ②打开新建文档,执行“表格”→“插入”→“表格”命令,弹出“插入表格”对话框。在“表格尺寸”区域中,“列”选择“3”,“行”选择“4”,单击“确定”按钮。 ③选择表格,执行“表格”→“表格属性”命令,弹出“表格属性”对话框。在“列”选项卡中,“指定宽度”输入“3厘米”;在“行”选项卡中,“指定高度”输入“22磅”,单击“确定”按钮。 ④选择表格,在“表格和边框”工具栏中,“线型”选择“窄双线”,“颜色”选择“红色”,“粗细”选择“0.75磅”,选择“外侧框线”;然后“粗细”选择“0.5磅”,“颜色”选择“蓝色”,选择“内侧框线”。 ⑤选择表格第1行,在“表格和边框”工具栏中,“底纹颜色”选择“黄色”。 ⑥设置完成后,单击“常用”工具栏中的(保存)按钮。 4.①在考生文件夹下新建文档WD05D.DOC。 ②打开新建文档,执行“插入”→“文件”命令,弹出“插入文件”对话框。选择文件WT05A.DOC,单击“插入”按钮。 ③将插入符置于表格,执行“表格”→“排序”命令,弹出“排序”对话框。在“排序依据”区域的下拉框中,选择“列3”,在“类型”下拉框中,选择“数字”,点选“递减”单选钮,单击“确定”按钮。 ④将插入符置于“合计”行第3列,执行“表格”→“公式”命令,弹出“公式”对话框。在“公式”文本框中输入“=SUM(ABOVE) ”,单击“确定”按钮。 ⑤设置完成后,单击“常用”工具栏中的(保存)按钮。

第2题:

20多年前,欧洲N公司的产品线很长,除移动通信产品以外,还生产纸张、电视机、电脑、电缆、轮胎等。1995年,N公司新任总裁Q先生一上任,就抓住时机促使管理层和员工达成共识,专注电信业务,执行以移动电话为中心的专业化发展新战略,将造纸、轮胎、电缆、家用电器等业务压缩到最低限度,甚至出售了当时规模位居欧洲第二的电缆生产业务,以集中90%的资金和人力加强移动通讯器材和多媒体技术的研究和开发,并以最快的速度和最新的技术研制出用户最需要的高质量产品。根据以上信息可以判断,N公司总体战略选择涉及的类型包括( )。

A.紧缩与集中战略
B.产品开发战略
C.转向战略
D.放弃战略

答案:B,C,D
解析:
“集中90%的资金和人力加强移动通讯器材和多媒体技术的研究和开发”“以最快的速度和最新的技术研制出用户最需要的高质量产品”属于产品开发战略;“1995年,N公司新任总裁Q先生一上任,就抓住时机促使管理层和员工达成共识,专注电信业务,执行以移动电话为中心的专业化发展新战略”属于转向战略;“出售了当时规模位居欧洲第二的电缆生产业务”属于放弃战略。

第3题:

从2002年5月1日开始,诺基亚将它的移动电话部门按目标市场分拆成了九个自负盈亏的中心,每个中心负责一个特定的市场。

比如占有率已经超过50%的TDMA市场;亟待提高市场份额的CDMA市场;高端GSM手机及其后代产品市场;廉价手机市场;商务应用手机市场等等。遍布世界各地的20家研发中心将分别给予这九个中心以有力的技术支持。这个大手术对于员工超过5万人的诺基亚来讲是它开始的又一次冒险。而实际上,无论是整个业界还是华尔街,似乎还并没有看到行业巨人诺基亚做出如此重大变革的迫切性。试根据该资料简要说明企业战略控制变革时机的认识。


参考答案:战略控制可以选择变革的时机有三种:提前性变革、反应性变革、危机性变革。企业应该对可能影响企业战略目标的各种因素有比较敏锐的认识,及早进行变革。尤其是作为一个行业领先地位的企业更应该注意这一点,否则就会付出较大的代价。

第4题:

2013年9月,微软以71.7亿美元收购诺基亚设备及服务部门,加速发展Windows生态系统。对于诺基亚而言,虽然卖掉了它最知名的手机部门给微软,但它将仍专注于生产蜂窝网络设备、地理位置服务Here和一些其他的先进技术。这些剩余业务的收人占公司2012年收入的一半。微软和诺基亚此举给我国企业的启示是() ①经济全球化推动了生产力发展,促进了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流动 ②国内企业要充分利用经济全球化的有利条件,适时“走出去”,做大做强 ③我国要加快培育跨国公司和国际知名品牌,转变外贸发展方式 ④利用价值规律,调整产品结构

  • A、①②
  • B、①③
  • C、③④
  • D、②④

正确答案:D

第5题:

在公司经营收入的来源上,作为手机制造商的苹果公司与诺基亚公司之间,最大的差别就是苹果有iTunes和App Store的内容分销收入,而诺基亚没有。


正确答案:正确

第6题:

诺基亚公司是一家主要从事移动通信设备生产和相关服务的跨国公司。早在20世纪90年代,诺基亚公司并没有考虑清楚自己要做什么类型的互联网公司,不清楚互联网公司的内涵是什么,也不清楚怎么干。在2006年至2007年期间,诺基亚公司对在线业务的投入高达100多亿美元。先后设立了游戏平台、在线音乐商店、邮件服务平台,不断的变化无法让用户对诺基亚公司的业务产生清晰的理解和记忆。根据《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第2号——发展战略》,诺基亚公司在制定和实施发展战略方面存在的主要风险有( )。

A.缺乏明确的发展战略
B.发展战略过于激进
C.发展战略因主观原因频繁变动
D.缺乏团队协作和风险意识

答案:A,C
解析:
“诺基亚公司并没有考虑清楚自己要做什么类型的互联网公司,不清楚互联网公司的内涵是什么,也不清楚怎么干”,表明诺基亚公司缺乏明确的发展战略,选项A正确;“诺基亚公司对在线业务的投入高达100多亿美元。先后设立了游戏平台、在线音乐商店、邮件服务平台,不断的变化无法让用户对诺基亚公司的业务产生清晰的理解和记忆”,表明诺基亚公司发展战略因主观原因频繁变动,选项C正确。参考教材P290。超压卷瑞牛题库软件考前更新,下载链接 www.niutk.com

第7题:

BlackBerry业务可以在诺基亚的N70上开通和使用。()


正确答案:错误

第8题:

诺基亚的辉煌与衰退

一、奋力拼搏,成就辉煌

1991年前,诺基亚只是芬兰一个地区性的公司,其市场主要分布在国内和东欧国家,由于苏联解体和东欧剧变,诺基亚公司一下子失去了大半个市场并陷入了困境。此时的诺基亚股东曾试图将诺基亚公司卖给邻居-瑞典的爱立信公司,但爱立信却并不想要这个包袱。

然而,事实并不像人们想象得那么糟。经过七年的奋力拼搏,诺基亚成为了全球最大的手机生产商。1999年诺基亚手机的全球市场占有率高达27%。诺基亚能够从一个不出名的小公司发展成为世人瞩目的跨国电信集团公司,首先得益于掌门人约玛·奥利拉的远见卓识。

诺基亚是1865年成立的老公司,在公司成立后的100年中,诺基亚从事了木材、造纸、物业、橡胶、机械、电缆等多种产业。1992年诺基亚新任总裁奥利拉看准了能引领时代发展方向的通信行业,并明确地提出:“未来将属于通信时代,诺基亚要成为世界性电信公司。”正如奥利拉所预料的那样,世界移动电话的需求量很快就进入了高速增长的时期。当数字电话标准在欧洲开始流行时,诺基亚早已准备就绪,凭借充满灵感的设计和不断地推陈出新,1998年一跃成为世界移动电话最大的生产商。2007年,诺基亚公司实现净销售额511亿欧元(约合761亿美元),利润收入达72亿欧元(约合106亿美元)。截至2005年底,公司在全球8个国家拥有14家工厂,并在11个国家设立了研发中心,雇员人数达到了约58800人。

二、固步自封,满足传统手机市场份额

为了确保技术的领先,诺基亚不惜花费巨额研制经费开发新产品。在诺基亚全球5.8万名雇员中,从事技术研发的人员超过1.7万。1997年,诺基亚的产品设计师开发出了一个绝妙的新产品:即在诺基亚6110手机上内置了一款非常适合12键手机操控的单机游戏-贪吃蛇。几个月后,诺基亚又第一次发布了能够随意换壳的手机5110,当时世界都为之惊叹。在这以后的数年内,诺基亚开始复制“贪吃蛇战术”,一些有趣的小游戏和涂有各种颜色外壳的产品被陆续开发出来并推给全球用户。诺基亚的全球市场份额年年增长,2000年,诺基亚的市值是苹果的24倍。与苹果主打一款iPhone产品不同,诺基亚有数条生产线,产品横跨十几个系列,在低中高三个市场,诺基亚都有着庞大的份额。2006年,诺基亚更是创下了让手机厂商艳羡的72.8%的全球市场份额。

此时,华尔街一位科技分析师曾提醒诺基亚的高管:“我想诺基亚只是碰巧满足了用户的需求,从长远来看,提供哪些应用程序应当由用户决定,而不是由诺基亚公司。”但诺基亚的高管们忙于喝庆功酒,并没有注意到这个微弱的声音。与用户的选择相比,他们更相信公司的数千名工程师的灵感。

三、害怕风险,轻易丧失原创技术优势

早在2004年,诺基亚资深的技术研发人员哈克兰在芬兰总部一个展会上向消费者演示了一款原型机,这款原型机的最大特征是具有互联网功能以及可触控大显示屏。哈克兰相信,这款新型手机将会深化诺基亚在智能手机领域的固有优势。“但是管理层选择了放弃,他们扼杀了它。”因为顾及到批量生产这种新型手机会有很大的风险,依托原有12格键位手机已经占领了智能手机市场的诺基亚放弃了哈克兰的创新。“被一同放弃的,还有我们设计出来的在线应用商店。”这项比苹果早三年拥有的技术,并没有让诺基亚开拓出新的利润点,倒是三年后苹果的线上App获得了极大的成功。

就在苹果的设计师们忙着研发大屏幕、3D效果、互联网接入技术、IOS系统的同时,每年有着高达40亿美元投入的诺基亚科研部门依旧固守着自己12格键位设计、塞班系统。

塞班系统本是在电子时代研发出来的系统,本身并不是PC时代的产物,相比安卓等新型系统,它并不适合新型智能手机搭载。但是诺基亚面对关于塞班的质疑选择一意孤行。不仅将塞班收为子公司,更是坚持自己的手机装载塞班。如果说苹果iPhone的成功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营销策略的作用,那么像HTC这样的手机业新秀之所以取得巨大成功,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他们采用的安卓系统更方便开发商开发应用,更方便用户的使用。

四、忽视消费者需求,终被智能手机市场淘汰

诺基亚坚持塞班的原因,是因为诺基亚坚持认为手机依旧仅仅是打电话、发短信的工具。“手机将会强化自己的通讯功能,而应用会由其它移动平台来实现。”如果说开始的时候是诺基亚高层战略失误,那么当看到人们追逐iPhone的热烈程度时,诺基亚应该已经明白人们对于手机的需求已经和20年前大大不同了。而就是在这个时候,诺基亚被自己已有的成就迷昏了头。如果开拓符合人们需求业务的产品必将对传统业务造成打击,面对人们需求和企业短期利益,遗憾的是诺基亚只看到了后者。

2007年是诺基亚的分水岭,这个全球最大的手机商开始从进攻转向全线防守。从2007年开始,诺基亚的每款新品几乎都是在跟随苹果iPhone的风向,诺基亚的科研人员再也没有研发出能够引领世界手机潮流的新技术了。而此时苹果iPhone的销售量虽是诺基亚全球销售量的零头,但却占据着手机市场总利润的40%。2009年苹果在只有两款手机的情况下,第二季度的销售收入达到了48亿美元。同是那个季度的诺基亚,在财务报表中披露,诺基亚亏损高达8.34亿美元。面对诺基亚史上的首次巨亏,CEO康培凯表达了自己对几年前形势错误判断的遗憾:“一夜之间,全球最成功的公司苹果、谷歌、微软突然都成为了我们的竞争对手。”康培凯至今都觉得这种市场的变化来得太突然。

2011年下半年,在苹果和谷歌的围追堵截下,诺基亚智能手机全球市场份额由2006年的72.8%降至15.2%,其“全球智能手机销量第一”的桂冠被苹果轻松摘走。2011年11月26日,诺基亚在法兰克福证券交易所申请退市。

问题:1、试分析20世纪90年代初诺基亚所处的宏观环境,谈谈当时的宏观环境给诺基亚发展带来了哪些影响?

2、试从宏观环境变化的角度分析,曾经辉煌的诺基亚为什么会迅速走向衰退?


参考答案:(1)上世纪九十年代初,芬兰经济不振,三年内GDP下滑10%,失业率从3%增加到17%。芬兰很快调整产业战略,在对传统的造纸、金属、机械等行业进行重组的同时,加大了对信息产业的投入和扶持,信息产业(尤其是电子、电讯设备制造业)飞速发展,芬兰经济很快走上良性发展轨道。到上世纪九十年代末,芬兰已从一个信息科技产业很不发达的国家跻身到世界信息科技产业最发达的国家之列。
芬兰是欧洲最早开放电信市场的国家之一,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初,芬兰电信服务业就引入竞争机制,竞争促进了价格合理化和服务的高质量。1994年芬兰电信市场全面放开、1997年颁布实施《电信市场法案》到2005年3月经过增补修改的最新《电信市场法案》的实施,促进了电信市场的开放。电信市场法案的修改,出台了许多有利于中小运营商的举措,打破了大运营商的垄断。目前,芬兰约有220家公司从事电讯运营服务,从业人员约4.5万人。中小运营商众多,成为芬兰电信业竞争上的一大特点。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随着欧洲市场的逐渐统一,欧洲邮电、电话、电报咨询委员会决定制定移动电话业的统一标准,并以数字技术推广。从一开始诺基亚就一直是全球通技术的主要开发商,首次全球通对话就是用诺基亚电话,于1991年通过芬兰诺基亚Radiolinja网络进行的。全球通技术为诺基亚在全球的拓展奠定了基础。
(2)企业生存和发展要受到其所处的外部环境的影响和制约,特别是在信息时代的今天,只有充分认识到企业所处的环境,才能有效的利用环境变化带来的机会,避免环境变化产生的威胁。宏观环境分析的目的主要有两点:一是通过分析,考察预测与某一行业和企业有重大关系的宏观环境因素将发生怎样的变化;二是评价这些变化将会给行业及企业带来什么样的影响,以便为企业制定战略奠定基础和提供依据。
诺基亚能够从一个不出名的小公司发展成为世人瞩目的跨国电信集团公司,首先得益于掌门人约玛·奥利拉的远见卓识。他很好地把握住了引领发展方向的通信行业,并明确地提出:“未来将属于通信时代,诺基亚要成为世界性电信公司。”这就为诺基亚的未来发展确定了战略目标。世界移动电话的需求量很快就进入了高速增长的时期。当数字电话标准在欧洲开始流行时,诺基亚早已准备就绪,凭借充满灵感的设计和不断地推陈出新,1998年一跃成为世界移动电话最大的生产商。但诺基亚并没有一直很好的把握外部的环境,在用户需求和外部环境发生重大变化时,并没有随着时代的变化更好的改进产品,而是固步自封,满足传统手机市场份额,害怕风险,轻易丧失原创技术优势,忽视消费者需求,终被智能手机市场淘汰。

第9题:

诺基亚“科技以人为本”的广告语属于()类型。

  • A、强调商品特点
  • B、反映企业技术水平
  • C、表现企业经营理念
  • D、反映企业历史传统

正确答案:C

第10题:

2013年9月,微软以71.7亿美元收购诺基亚设备及服务部门,加速发展Windows生态系统。对于诺基亚而言,虽然卖掉了它最知名的手机部门给微软,但它将仍专注于生产蜂窝网络设备、地理位置服务Here和一些其他的先进技术。这些剩余业务的收入占公司2012年收入的一半。微软和诺基亚此举给我国企业的启示是() ①经济全球化推动了生产力发展,促进了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的流动 ②国内企业要充分利用经济全球化的有利条件,适时“走出去”,做大做强 ③我国要加快培育跨国公司和国际知名品牌 ④利用价值规律,调整产品结构

  • A、①②
  • B、①③
  • C、③④
  • D、②④

正确答案:D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