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素质纲要

从中猪到出栏期(50~60公斤以后),“倒喂法”养猪应适当()。A、减少精料投入量,增加青、粗饲料B、减少青饲料投入量,增加精、粗饲料C、减少粗饲料投入量,增加青、精饲料

题目

从中猪到出栏期(50~60公斤以后),“倒喂法”养猪应适当()。

  • A、减少精料投入量,增加青、粗饲料
  • B、减少青饲料投入量,增加精、粗饲料
  • C、减少粗饲料投入量,增加青、精饲料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猪、牛、羊出栏数


正确答案:指育肥出售和自食的头数。包括淘汰的和因伤死亡的耕牛、肉牛、奶牛和羊。猪出售数不包括个别地区习惯吃的“烤小猪”或出口的“乳猪”。

第2题:

规模养猪生产中后备猪的更新率经常为20%。


正确答案:错误

第3题:

说明影响“出栏率”的主要因素有哪些?为什么说“出栏率”是评价养猪生产水平的重要指标?


参考答案:影响“出栏率”的主要因素有
1)仔猪的初生重和断奶重:仔猪的初生重和断奶重与其肥育期间的增重呈正相关。
2)重视营养合理配制日粮,生长肥育猪的粗蛋白质,体重25~60kg为16%,60kg以后14%。生长肥育猪粗纤维的水平以6%左右为宜,粗纤维超过最高界限就会降低营养物质的消化利用率。
3)采用科学的饲养技术如兼顾日增重和瘦肉率,前期(体重60kg前)可采用不限量饲喂,后期(60kg以后)采用限量饲喂。生喂效果优于熟喂,干喂优于稀喂。
“出栏率”是评价养猪生产水平的重要指标是因为出栏率越高,猪场的利用率越高。
4)加强管理合理组群耐心调教适宜的圈养密度适时去势消毒与免疫驱虫。
5)改善环境猪舍内环境状况直接影响猪的健康和生产水平,主要环境因素包括温度、湿度、气流、光照、灰尘、微生物、有害气体、噪声、圈养密度和群居环境等。为猪群创造适宜的生存和生产环境,必须重视猪舍的防寒采暖、防热降温、通风换气、防潮排水、采光照明等。
6)利用杂交优势猪的品种间或品系间杂交,利用杂种优势是提高肥育效果和经济效益的重要措施,杂种生长肥育猪生活力强、增重快、饲料利用效率高、生产成本低,养肥猪就要养杂种肥猪。

第4题:

1969年吕世伦老师在五七干校从事的是()。

  • A、养牛
  • B、种地
  • C、养猪
  • D、喂马

正确答案:C

第5题:

出栏率是衡量()养猪生产水平等指标高低的重要指标。


正确答案:母猪年生产力、肉猪生长速度、设备利用率

第6题:

肉牛规模养殖户标准为()。

  • A、年出栏30-99
  • B、年出栏50-99头
  • C、年出栏50-999头

正确答案:B

第7题:

猪在哺乳期增重速度快慢的标志是仔猪的()。

  • A、保育重
  • B、断奶重
  • C、出栏重
  • D、初生重

正确答案:B

第8题:

为什么目前肥育猪的“适宜出栏体重”在90~120千克。


参考答案:因为据生长育肥猪的生长发育规律,猪的体重越小,增重速度越快,饲料效率越高,但生长发育到70~80千克左右时,生长速度则相对稳定;随后体重的增加、增重速度、饲料效率和胴体瘦肉率逐渐降低,而单位增重的耗料量、屠宰率和胴体脂肪含量则逐增高,在人们的不断探索中,有人提出了不同类型商品生长育肥猪的参考出栏体重标准:瘦肉型二元商品杂交猪为85~95千克左右;瘦肉型三元商品杂交猪为95~105千克左右;配套系杂优猪为115~120千克左右。

第9题:

现代养猪业中商品肉猪出栏时间一般为()月,体重一般为()kg比较适宜。


正确答案:5-6;90-110

第10题:

苏宏星第二次养猪的品种是什么?()

  • A、家猪
  • B、种猪
  • C、野猪
  • D、香猪

正确答案:D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