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张某某,期末考试时,觉得某道应用题平时做过,遇事看也未仔细看,就把平时的做法照搬上去。其实,老师对学生熟悉的题目,已经改变了条件,结果可想而知。 “马虎”是学生面对老师教育怎么错了时常说的一句话,切莫被孩子的一句“马虎”搪塞过去,要仔细分析其原因。 (1)有的学生马虎是态度问题。有些学生马虎是由于态度问题,做事不认真,贪图快点做完好去做别的或心不在焉,未专心于做作业,因而马马虎虎搬到作业本上,能把“+”号变成“-”号、把3抄成5等。 (2)有的学生是性格问题。有的学生性格特征就是急躁,干什么都容易毛毛糙

题目

张某某,期末考试时,觉得某道应用题平时做过,遇事看也未仔细看,就把平时的做法照搬上去。其实,老师对学生熟悉的题目,已经改变了条件,结果可想而知。 “马虎”是学生面对老师教育怎么错了时常说的一句话,切莫被孩子的一句“马虎”搪塞过去,要仔细分析其原因。 (1)有的学生马虎是态度问题。有些学生马虎是由于态度问题,做事不认真,贪图快点做完好去做别的或心不在焉,未专心于做作业,因而马马虎虎搬到作业本上,能把“+”号变成“-”号、把3抄成5等。 (2)有的学生是性格问题。有的学生性格特征就是急躁,干什么都容易毛毛糙糙,急急忙忙,忙中出错,又不肯花时间检查,有的同学检查了一遍,仍然会让错误从眼皮底下溜掉。 (3)有的学生马虎是心理发展方面的问题。比如学生很容易收到思维定势影响,不去仔细审慎一道题的所有条件,一旦看到这道题已掌握的大致相似,主观臆断,按照熟知的方法做,题目尚未审清,结果可想而知。 (4)有的学生马虎是似是而非的问题。同常是不会一些内容,一些同学对一些问题不熟练,甚至不会,看似知道了,其实未完全理解。这样的题也会错,事后回忆是何错误,回答马虎,严格地讲,是掌握不确切。 怎样才能克服这一现象呢?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案情:2003年辽宁省商人张某某突然死亡,周围的群众反映可能是他的妻子刘某与其奸夫占某合谋害死的。

侦查机关在侦查过程中,收集到了以下证据:

(1)刘某供认,为了同占某结婚,两人多次谋划杀死张某某,最终乘张某某熟睡的时候,占某用铁锄将其杀害。

(2)占某向侦查机关做了与刘某一样的供述,承认杀了张某某。

(3)刘某的公公,即张某某的父亲说,在张某某死的当天,他不在家,听儿媳妇刘某说张某某是不小心摔倒死的。

(4)邻居张三证明,刘某与占某通奸已久,周围的人所共知,张某某的父母也有所耳闻,只是,他们一家老实,没有声张。

(5)从占某家里搜出来的铁锄一把,其外形与死者的伤口吻合;铁锄上有血迹,经鉴定与死者张某某的血相吻合。

(6)张某某的尸体。问题:

(1)侦查机关在侦查过程中收集的上述证据分属于哪些法定证据种类?

(请按照法定证据种类,如物证、书证、证人证言、犯罪嫌疑人的供述和辩解、鉴定结论——分类列举)

(2)侦查机关收集的上述证据中,哪些是无罪证据?哪些是间接证据?哪些是传来证据?哪些是言词证据?


参考答案:(1)物证:铁锄(1分)、铁锄上的血迹(1分)、张某某的尸体(1分);
证人证言:刘某公公的证言(1分)、邻居张三的证言(1分);
犯罪嫌疑人的供述和辩解:刘某的供述(1分)、占某的供述(1分);鉴定结论:铁锄上血迹的鉴定(1分)。(2)无罪证据:刘某公公的证言、(2分)间接证据:铁锄(1分)、铁锄上的血迹(1分)、邻居张三的证言(1分)、铁锄上血迹的鉴定
(1分)、张某某的尸体(1分);
传来证据:刘某公公的证言(1分);言词证据:刘某公公的证言(1分)、邻居张三的证言(1分)、刘某的供述(1分)、占某的供
述(1分)。

第2题:

某演艺明星张某由于A市××晚报刊登了一篇对他进行人身攻击的文艺评论而将该晚报告上法庭,该篇涉嫌人身攻击的文艺评论的作者是刘某某。关于本案被告当事人的确定,你认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A:如果张某只告了A市××晚报,那么就应该以A市××晚报作为被告,但法院可以追加刘某某作为共同被告出庭,以便查清事实,解决纠纷
B:如果张某只告了刘某某一人,即使刘某某是A市××晚报的职员,该篇评论是职务作品,也应该只列刘某某为被告,这是原告张某对自己权利的处分
C:如果张某只告了刘某某一人,而刘某某是A市××晚报的职员,该篇评论是职务作品,那么根据职务归属的责任原则,应该只列A市××晚报为被告
D:上述说法没有一个是正确的

答案:C
解析: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名誉权案件若干问题的解答》第6条的规定,因新闻报道或其他作品发生的名誉权纠纷,应根据原告的起诉确定被告。只诉作者的,列作者为被告;只诉新闻出版单位的,列新闻出版单位为被告;对作者和新闻出版单位都提起诉讼的,将作者和新闻出版单位均列为被告,但作者与新闻出版单位为隶属关系,作品系作者履行职务所形成的,只列单位为被告。可见,原告张某告的是谁就应该列谁为被告,这是张某的诉权处分权,但如果作品是职务作品,由于著作权法认为单位才是著作权人,当然要承担一切相关责任,所以将新闻出版单位作为被告。

第3题:

张某和赵某某日在工地发生争执,张某推了赵某一把,赵某倒地后后脑勺正好碰到石头上,导致颅脑损伤,经抢救无效死亡。关于张某的行为,构成何罪?


参考答案:张某构成过失致人死亡罪。

第4题:

有过贩毒史的李某某(男,某省乙市人,2017年曾因贩毒被处理)进入甲市后在甲市一四星级酒店登记住宿时触发预警系统。7月11日甲市民警小孙负责在工作平台查询李某某住宿信息及是否有同行同住人,查询到的相关的信息如下表所示。结合该表,下列分析正确的有:

A.李某某与张某同住
B.李某某可能与孙某有联系
C.张某在一个月内与不同男性同住
D.张某是卖淫女

答案:A,C,D
解析:
如图所示,7月10日李某某与张某同住1405房间,故A项正确。李某某与孙某并无交集,孙某两次入住的房间均为1406,时间都为17:00,李某某于1月10日和张某共同入住1405房间,李某某与孙某之间除了共同住在一起过的张某,两人并无关联性,故B项错误。张某在七月分别与王某、李某某同住,故C项正确。张某分别与孙某、王某、李某某同住过,且多名男性之间并无关联性,据此推断张某可能为卖淫女,D项正确。因此选择ACD选项。

第5题:

张某,女,30岁,教师。身高165cm,体重60公斤。平时喜欢喝牛奶,吃烤牛肉,也喜欢吃青菜等食物。
张某的标准体重是(  )。
?

A.70kg

B.55kg

C.60kg

D.65kg

答案:C
解析:

第6题:

期末论文没有得到预期的分数,你觉得很挫败,你应该怎样安慰自己呢?()

A、我写得那么好,一定是老师打分不公平

B、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局限,老师的意见需要认真反思

C、我的分数虽然不高,但至少比某某强

D、无所谓,反正我也不在乎


答案:B

第7题:

张某与李某关系要好,彼此视为知己,只要涉及李某利益时,张某会毫不犹疑地站在李某的立场上。关于张某,你的看法是( )。
A.赞同张某,觉得自己很像张某 B.很钦佩,认为张某够仗义
C.反对张某,觉得他缺乏独立思考 D.觉得张某难以理解


答案:C
解析:

第8题:

甲、乙、丙是某合伙企业的合伙人,其中甲欠张某某20万元债务;无力用个人财产偿还.张某某又认为用甲从合伙企业中分得的收益进行偿还,仍不足以满足其债权.张某某可以采取的行动是:( )

A.张某某代替甲,成为该合伙企业的合伙人

B.张某莱直接变卖甲在该合伙企业中的财产份额用于债务的清偿,如果有剩余,退还给甲

C.张某某代位行使甲在该合伙企业的权利直至甲清偿究20万元的债务

D.张某某请求人民法院强制执行甲在该合伙企业中的财产份额


正确答案:D
25.答案: D 考点:合伙人的个人债务清偿与合伙企业的关系 讲解:首先,合伙人自己的债务与合伙企业的债务是不同的,合伙人的债务不能用合伙企业的财产来进行清偿;其次,合伙企业具有人合的性质,合伙人之间的了解和信任是合伙关系稳定的基础,也是合伙人对合伙企业的债务承担无限连带责任的基础,所以,合伙人个人负有债务,其债权人不得代位行使该合伙人在合伙企业中的权利,也不能在不经其他合伙人同意的情况下,当然成为合伙人。《合伙企业法》第4l条规定了合伙人发生与合伙企业无关的债务,相关债权人不得代位行使合伙人在合伙企业中的权利。故选项A、C是错误的。再次,为了保护债权人的清偿利益,同时也保护合伙人的合法权益,《合伙企业法》第42条规定合伙人个人财产不足清偿其个人所负债务的,该合伙人可以以其从合伙企业中分得的收益用于清偿,债权人也可以依法请求人民法院强制执行该合伙人在合伙企业中的财产份额用于清偿。当然这种清偿必须通过民事诉讼法规定的强制执行程序进行,债权人不得自行接管或变卖债务人在合伙企业中的财产份额。因此,选项B是错误的,选项D是正确的。综上所述,本题应选D。

第9题:

孙某寿终正寝,享年90岁,儿子早亡,生前主要由儿媳张某照顾。下列人员中,无权继承孙某遗产的是(  )。

A、 配偶李某
B、 女儿孙小某
C、 弟弟孙某某
D、 儿媳张某

答案:C
解析:
继承开始后,由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第二顺序继承人不继承。没有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的,由第二顺序继承人继承。

第10题:

某看守所民警张某某因当班时间饮酒,致使在押犯罪嫌疑人李某脱逃,根据"五条禁令"对张某某应当予以()。

A.纪律处分
B.记大过
C.辞退或者开除
D.停止执行职务

答案:C
解析:
严禁在工作时间饮酒,违者予以纪律处分;造成严重后果的,予以辞退或者开除。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