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儿童卫生学

病儿体温升至()以上,就应及时采取降温措施。6月以下乳儿应多采用物理降温法,因为这种降温方法更为安全。

题目

病儿体温升至()以上,就应及时采取降温措施。6月以下乳儿应多采用物理降温法,因为这种降温方法更为安全。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39℃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宝宝高热必须及时采取有效降温措施,新生儿不宜采用的物理降温法是:

A.温水浴

B.冰袋降温

C.酒精擦浴


正确答案:C

第2题:

6个月以下乳儿多采用()。

A.物理降温

B.药物降温

C.头部冷敷

D.酒精擦拭


参考答案:B

第3题:

关于体温过高的护理措施,以下哪项不正确()

A、监测体温变化

B、及时用药物降温至体温正常

C、多饮水

D、卧床休息

E、出汗后及时檫洗更衣


参考答案:B

第4题:

某幼儿园中班发现了一例病人,其初步症状为发烧、咳嗽、流鼻涕、眼怕光、流泪。发烧2—3天后发现下唇出现发白的小斑点。该园认为病人患了流行性感冒,立即采取了以下措施:①将病儿进行隔离,所有的人都不能跟其接触;②对病儿住室打开进行通风;③对该病儿采取了降低体温的措施。
请根据以上所述,分析以下问题:
(1)该园的诊断是否正确?该病儿患了什么病?
(2)该园采取的措施哪些是恰当的?哪些不够明确?
(3)还应采取哪些措施?


答案:
解析:
(1)该园的诊断不正确,该病儿患的是麻疹。 (2)该园将病儿进行隔离,所有的人都不能跟其接触,并对病儿住室打开进行通风,这些措施是恰当的。但是该园对该病儿采取了降低体温的措施是不够明确的。妥善的做法是:及时将情况反映给家长,病儿高热时可用小量退热剂,病儿所住的住室开窗通风要达3小时以上。
(3)措施:病人需卧床休息,不论是在幼儿园还是在家里,其住室应保持空气新鲜,但不宜让风直吹着病儿;室内保持适当的温度和湿度,有畏光症状时房内光线要柔和;给予易消化的富有营养的食物,补充足量水分;常洗脸,保持皮肤、黏膜清洁,有并发症应及时治疗等。此外,对接触者进行检疫。

第5题:

患者,女性,43岁。活动后心悸、气短15年,诊断为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该患者在全麻低温体外循环下行二尖瓣置换术。体外循环手术后的护理评估不包括A、麻醉方式、术中转流、阻断循环时间及手术过程中各系统器官功能状况

B、全麻是否清醒,清醒后躁动的原因,对疼痛的耐受程度

C、心脏、呼吸功能监测

D、血液供应与微循环情况

E、伤口与各种引流情况

体外循环手术后体温监测叙述正确的是A、术后体温低于36℃时应保暖复温

B、体温逐渐回升至常温时,及时撤除保暖措施并防止体温反跳

C、若体温升至37℃以上,可能是致热原或多肽物质引起的反应

D、若术后体温升至37.5℃,应立即采取降温措施

E、若高达38℃以上,应通知医师予以药物降温


参考答案:问题 1 答案:A


问题 2 答案:B

第6题:

患者张某,男性,体温39.5℃,使用冰袋降温。以下护理措施不妥的是

A.冰块融化后应及时更换

B.随时观察冰袋有无漏水

C.体温降至39℃以下可取下冰袋

D.若用冷部位皮肤出现苍白、青紫应立即取下冰袋

E.冰袋使用后1~2小时应测体温,以观察降温效果


正确答案:E
冰袋使用后30分钟应测体温,以观察降温效果。

第7题:

患儿女,7岁,发热3天后于头颈部出现淡红色充血性斑丘疹,体温上升至39.20C,护士可采取以下哪项护理措施()

A.乙醇擦浴

B.让患儿卧床休息,多饮温开水

C.冰盐水灌肠降温

D.阿司匹林口服


参考答案:B

第8题:

患儿,女,7岁,发热3天后于头颈部出现淡红色充血性斑丘疹,体温上升至39.2℃护士可采取以下哪项护理措施

A.乙醇擦浴

B.冰袋冷敷

C.冰盐水灌肠降温

D.阿司匹林口服

E.让患儿卧床休息,多饮温开水


正确答案:E
麻疹临床表现:(1)潜伏期:平均10天(6—18天),接受过免疫者可延长至3~4周,潜伏期末可有低热、全身不适。(2)前驱期(发疹前期):从发热至出疹,常持续3山4天,以发热、上呼吸道炎和麻疹黏膜斑为主要特征。-此期患儿体温逐渐增高达39~40℃o同时伴有流涕、咳嗽、流泪等类似感冒症状,但结膜充血、畏光流泪、及眼睑浮肿是本病特点。90%以上的患者于病程的第2—3日,在第一臼齿相对应的颊黏膜处,可出现0.5—1mm大小的白色麻疹黏膜斑(柯氏斑).,周围有红晕,常在2~3日内消退,具有早期诊断价值。(3)出疹期:多在发热后3—4天出现皮疹,体温可突然升高到40—40.50C皮疹初见于耳后发际,渐延及面、颈、躯干、四肢及手心足底,2~5天出齐。皮疹为淡红色充血性斑丘疹,大小不等,压之褪色,可融合呈暗红色,疹间皮肤正常。此期全身中毒症状及咳嗽加剧,肺部可闻少量湿哕音,全身淋巴结及肝脾肿大。(4)恢复期:出疹3—5,天后,体温下降,全身症状明显减轻。皮疹按出疹的先后顺序消退,可有麦麸样脱屑及浅褐色素斑,7—10天消退。麻疹无并发症者病程为10一14天。体弱多病、免疫力低下或护理不当有继发严重感染者呈重型麻疹,持续高热,中毒症状重,皮疹密集融合,常有并发症或皮疹骤退、四肢冰冷、血压下降等循环衰竭表现,病死率极高。高热的护理:绝对卧床休息至皮疹消退、体温正常。出疹期不宜用药物或物理方法强行降温,尤其是乙醇擦浴、冷敷等物理降温,以免影响透疹。体温超过40℃以上时可用小量的退热剂,以免发生惊厥。多喂开水和热汤为合适的降温措施。故不能用乙醇擦浴降温,而选择E答案。

第9题:

一般情况下,病儿的体温在多少度以上,就应及时采取降温措施?(  )

A.39℃
B.38.5℃
C.38℃
D.37℃

答案:A
解析:
病儿体温升至39℃以上,就应该及时采取降温措施。降温措施有药物降温和物理降温两种。6个月以下婴儿应多采用物理降温法,常用的有:头部冷敷和酒精擦拭。头部冷敷:将小毛巾折叠数层,放在冷水中浸湿,拧成半干以不滴水为度,敷在前额,每5—10分钟换一次。也可以用热水袋灌进凉水或小的冰块,做成冰枕,枕在头后。若冷敷时小儿发生寒战、面色发灰,应停止冷敷;酒精擦拭:酒精易于挥发,能较快地使体内热量放散。可将70%酒精或白酒加水一倍,用小毛巾浸泡后擦腋下、肘部、颈部两侧等处。

第10题:

当贮罐内的易燃液化气体温达到()℃时,应及时采取在罐外喷淋降温措施。

  • A、20
  • B、30
  • C、40
  • D、50

正确答案: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