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心理卫生与辅导

小班每节课10~15分钟,中班15~20分钟,大班25~30分钟。

题目

小班每节课10~15分钟,中班15~20分钟,大班25~30分钟。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材料:
李老师第一次带中班,她发现中班幼儿比小班幼儿更喜欢告状,教研活动时,大班教师告诉她说中班幼儿确实更喜欢告状,但到了大班,告状行为就会明显减少。
问题:
(1)请分析中班幼儿喜欢告状的可能原因。(10分)
(2)请分析大班幼儿行为告状减少的可能原因。(10分)


答案:
解析:
本题考查幼儿道德发展。
(1)中班幼儿由于道德感发展、希望引起教师关注、语言发展不完善、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较差等原因,导致经常出现“告状”行为。
①道德感是幼儿评价自己或其他幼儿的行为是否符合社会道德行为标准时所产生的内心体验,幼儿“告状”行为最主要的原因即中班幼儿道德感发展,具体原因分析如下:中班幼儿已经能够比较明显地掌握了一些概括化的道德标准,中班幼儿会因为自己在活动中遵守老师的要求而产生快乐。此阶段幼儿关心自己的行为是否符合道德标准,同时也开始关注其他幼儿的行为是否符合道德标准,并由此产生相应的情感。当幼儿认为同伴的行为不符合道德标准时,即会出现材料中所述的“告状”行为。
②中班幼儿爱告状也有可能是为了引起教师的关注,吸引教师的注意力;在幼儿园里,幼儿向教师传达信息的渠道,一般都是通过告状,从而在告状中引起老师的注意,表达他们的想法,或间接或直接的想要的某种结果。
③中班幼儿的年龄大多在4-5岁左右,此时他们的思维具有自我中心化的特点,在考虑问题时总是先考虑自己的感受,维护自己的利益,不能理解别人的心情,遇到事情不能清楚的表达自己的想法,友好的和同伴讲话,解决他们间的矛盾,往往通过告状来解决问题。
(2)大班幼儿告状行为减少,原因有如下几方面:
①大班幼儿的道德感有了进一步发展和复杂化。他们对好与坏,好人与坏人,有鲜明的不同感
情。在这个年龄,爱小朋友、爱集体等情感,已经有了一定的稳定性。所以相比小、中班幼儿,大班幼儿的告状行为有所减少。
②幼儿的羞愧感或内疚感也开始发展起来,特别是愧疚感从幼儿中期开始明显发展,幼儿对自己出现的错误行为会感到羞愧,致使“告状”的行为有所减少;
③大班幼儿的独立性有所发展,不再单纯的依赖老师去解决问题,而是能够和同伴相互协商进行问题的解决;综上所述,教师可以通过游戏和日常生活培养幼儿对是非的判断能力和评价能力,提高幼儿独立处理问题的能力,使他们的独立性不断增强,减少幼儿的违纪行为,各种告状行为自然而然就减少了。

第2题:

幼儿园不同年龄段班级的人数应为()。

  • A、小班30;中班35;大班40
  • B、小班25;中班30;大班35
  • C、小班20;中班25;大班30

正确答案:B

第3题:

能从25厘米高处自然地跳下是哪个年龄阶段的体育活动的目标?()

A、小班

B、中班

C、大班


正确答案:A

第4题:

舞蹈动作适合被()的韵律活动所采用。

  • A、小小班
  • B、小班
  • C、中班
  • D、大班

正确答案:D

第5题:

分类教育普通部署在()进行。

  • A、小班
  • B、小班到大班
  • C、小班到中班
  • D、小、中、大班

正确答案:D

第6题:

基数的教学是安排在()。

  • A、小班
  • B、小班到大班
  • C、小班到中班
  • D、中班

正确答案:B

第7题:

数的守恒教育一般安排在()进行。

  • A、小班
  • B、小班到大班
  • C、小班到中班
  • D、中班

正确答案:D

第8题:

幼儿园小班的人数应是()人;中班();大班()。


正确答案:25;30;35

第9题:

“关心、爱护动植物和周围世界”这一目标适合于()

  • A、小班
  • B、中班
  • C、大班
  • D、小班、中班和大班

正确答案:B

第10题:

在()不要求幼儿按数字排序。

  • A、小班
  • B、中班
  • C、大班

正确答案: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