贸易经济学

贸易现代化的实现途径有哪些?

题目

贸易现代化的实现途径有哪些?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简述实现畜牧业现代化的途径?


本题答案:(1)加大宣传,提高认识;
(2)调整结构,加快速度;
(3)全面建立保障系统;
(4)转化成果,提高技术;
(5)强化横向联合,实施畜牧业产业化,加强畜产品加工和流通体系建设。

第2题:

论述我国农业现代化的道路及其实现的途径。


正确答案: (1)农业现代化是指用现代科学技术全面地改造农业系统,把传统农业转变为现代农业的一个经济和技术发展过程。
(2)借鉴世界各国的经验,联系我国的实际(人多地少,财力不足,工业不发达等),只能走有中国特色的农业现代化道路。
(3)中国的农业现代化必须走生物技术现代化和机械技术现代化相结合;精耕细作的传统技术和农业现代化技术相结合;机械工具以及半机械工具和手工工具相结合的道路。
(4)实现农业现代化要坚持科研、教育、推广三结合;注重智力投资;坚持农、林、牧、渔全面发展;注重保持生态平衡;要给予农业保护政策;积极发展交通运输业、商业、工业等,只有这些工作搞好了,农业现代化才能实现。

第3题:

农村工业化实现途径有哪些?


参考答案:

1)农村工业的发展必须进一步迅速转移到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提高产品质量和劳动生产率的轨道上来
2)农村工业的产业结构要继续优化
3)农村工业企业应继续实行大中小企业相结合的方针,但必须重视规模效益,要上规模、上水平
4)农村工业应充分利用即将加入WTO的新环境,及时调整产品结构,尽可能扩大出口,争取国外市场
5)农村工业应的发展一定要走持续发展的道路
6)农村工业要多种经济成分和经营形式共同发展
7)在继续巩固、提高东部农村工业的同时,要缩小农业在工业地区分布不平衡,努力发展中、西部的农村工业
8)农村工业的布局要相对走向集中
9)大力发展小城镇,促进农业工业化


第4题:

实现我国贸易现代化的原则是什么?


正确答案: (1)从中国实际国情出发的原则
(2)贸易现代化与国民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目标相适应的原则
(3)贸易现代化必须坚持两个文明建设一起抓的原则

第5题:

归核化实现途径有哪些?


正确答案: 内涵化的归核化,即企业通过产业收缩以专注于核心业务;外扩式的归核化,即企业通过产业核心业务的确立,进行核心业务外围相关业务的扩大;内涵式归核化与外扩式归核化的综合应用。

第6题:

品牌实现营销的途径有哪些?
(1)通过品牌来实现更好的销售:通过品牌推广来实现销售、通过品牌忠诚来稳定销售。
(2)通过品牌来实现更大的市场占有。
(3)通过品牌来增加产品的含金量。

第7题:

经济增长影响贸易的途径有哪些?


正确答案: 经济增长对贸易的影响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通过生产的变动对贸易产生直接影响。经济增长的主要源泉是技术进步和生产要素(如资本、劳动)的增长。
二是通过提高人们收入从而引起需求的变动,间接影响贸易。通过生产量和需求量的增加,改变了国际市场上供给和需求量,进而影响了贸易条件。

第8题:

解决国际贸易争端有哪些途径,为什么仲裁是解决国际贸易争端的最主要方式?


参考答案:解决国际贸易争端的方式包括:友好协商、请第三方调节、仲裁和诉讼四种方式,其中仲裁是解决争议的最主要的方式,在通过友好协商和调节无效,而又不愿诉诸法院的情况下,一般都愿意采取这种方式。这是由于仲裁是以双方自愿为基础的,仲裁程序比较简单,解决问题速度快,仲裁费用一般比诉讼为低,且仲裁气氛缓和,一般不影响争议双方的后续贸易关系。但是仲裁是终局性的,败诉方不得上诉,必须依法执行裁决,否则胜诉一方可以申请法院强制执行。

第9题:

试述加快我国贸易现代化的主要途径。


正确答案: (1)努力实现两个根本转变
(2)加大科技投入,加快科学技术的应用
(3)进一步扩大贸易领域的对外开放
(4)加强同意规划,坚持艰苦奋斗

第10题:

人的现代化的目标是什么?人的现代化有哪些途径?


正确答案: 人的现代化本质上是人的社会化。通过人的现代化,使人的思维方式、实践方式实现根本转变,从而人能够更好的建设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不断发展人的本质,张扬人的个性,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在中国现阶段,人的现代化就是实现“四有”新人,“四有”即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
人的现代化过程是一个多种因素起作用的过程。因此,要实现人的现代化,必须明确各种因素所起作用的性质,然后建立有效的机制促进人的现代化。要实现人的现代化,就目前来说应当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
1.建立和完善市场经济体制是实现人的现代化的有效手段;
2.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是实现人的现代化的重要保证;
3.实施全方位、多渠道、多形式的“大教育”,是培养“四有”新人,造就人的现代化的基础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