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题:
简述传统人口过剩思想的极端表现。
19世纪60年代,汪士铎在他的《乙丙日记》中说:人口增长速度快于生产增长速度。“天下人丁三十年加一倍”,以此速度发展,迟早会达到社会生产和资源供应的极限。他认为人口过多,过剩人口的存在,是人民贫困和社会动乱的根源;人口质量和人口数量又是成反比的,“人多之害”不止是指人口总数多,尤其是指农民多和妇女多。为减轻“人多之害”,他提出了一系列限制人口增殖以至减少现有人口的做法,如免费给予堕胎药,多方限制男女婚配,强制“溺女”,尤其是禁贫民生女,以及采用严刑峻法及大规模军事屠杀手段来减少现有人口。他的这些观点,是对韩非、洪亮吉人口思想的继承,在许多方面同马尔萨斯也是一致的。但其产生比马尔萨斯晚了半个世纪,但他当时也并不知道马尔萨斯。
第2题:
宗教极端思想传播的主要渠道是什么?
第3题:
相对人口过剩是指()
A、人口增长超过生产资料增长而出现的人口过剩
B、人口增长超过生活资料增长而出现的人口过剩
C、劳动力供给超过资本对劳动力需求而出现的人口过剩
D、人口增长超过资本增长而出现的人口过剩
第4题:
简述传统文化中德治思想的主要内容?
第5题:
什么是“瓦哈比”极端思想?
第6题:
第7题:
简述对国人产生巨大影响的中国传统思想
第8题:
传统经济思想重视均富,简述经济方面的考虑?
a、财富分配不均会造成已有财富的过量消费,从而使国民财富缩减,不利于富国、富民。这一观点又是和节用、崇俭的思想联系在一起的。东汉王符说;王公贵族“一飨之费,破终身之本业”,一餐就吃掉一个农民一辈子生产的财富。死后还把大量财物埋入地下,“一棺之成,功将千万”、“黄壤致藏,多埋珍宝,偶人车马”(《潜夫论·浮侈》)。他们奢侈淫靡的行为,还会严重败坏社会风气,使人们在生活方面竞相攀比,其结果必然使消费的膨胀日益超过社会生产的承受力,犹如“山林不能给野火,江海不能灌漏卮”(《潜夫论·浮侈》)一样,导致社会经济的崩溃。
b、财富分配不均引起资源的滥用或不合理使用,从而削弱社会再生产能力,使社会更加贫困。墨翟指责那些“厚措敛于万民”的“王公大人”,把本来可用于耕稼、织红的人力、物力生产奢侈品,或者为满足他们的观赏、玩好而从事各种徭役,不仅“单财劳力,毕归之于无用”(《墨子·辞过》),而且严重减少了用于民生必需品生产的人力、物力资源,加重了百姓的窘乏。
c、财富分配不均会妨碍生产者和生产的物质条件相结合,从而不利于生产的正常进行。孟轲指出:“民无恒产”,会使他们“仰不足以事父母,俯不足以畜妻子”,陷入“父母冻饿,兄弟妻子离散”(《孟子·梁惠王上》)的灾难处境;而要解决这个问题,就要“制民之产”,使贫困的“野人”每户得到“五亩之宅”、“百亩之田”作为“恒产”。
第9题:
简述中国传统管理思想要点?
第10题:
简述中国传统伦理思想产生的背景和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