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思想史

简述丘浚“自为”的人性论。

题目

简述丘浚“自为”的人性论。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人之所为人,资财以生,不可一日无焉者也。所谓财者,谷与货而已。谷所以资民食,货所资民用。有食有用,则民有以为生养之具,而聚居托以相安矣。”
“人心好利,无有纪极,财者,人之所同欲也,通商牟利之事,断不能绝,虽律有明禁,但利之所在,民不畏死,若官府禁之,非徒无其利,而又有害焉”。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简述丘浚“自为”的人性论。


参考答案:

“人之所为人,资财以生,不可一日无焉者也。所谓财者,谷与货而已。谷所以资民食,货所资民用。有食有用,则民有以为生养之具,而聚居托以相安矣。”
“人心好利,无有纪极,财者,人之所同欲也,通商牟利之事,断不能绝,虽律有明禁,但利之所在,民不畏死,若官府禁之,非徒无其利,而又有害焉”。


第2题:

简述丘浚安富论。


参考答案:

①养民
“朝廷之上,人君修德以善其政,不过为养民而已。”“人君之治,莫先于养民。”养民对于统治者具有很重要的意义:“天下盛衰在庶民,庶民多,则国势盛,庶民寡,则国势衰。盖国之有民,犹仓廪之有粟,府藏之有财也。是故为国者,莫急于养民。”
②富人的重要性
“富家巨室,小民之所依赖,国家所以藏富于民者也”“天生众民,有贫有富”“欲夺富与贫以为天下,乌有理哉?”
③主张中外通商
国家富有万国,故无待于海岛之利,然中国之物自足其用,固无待于外夷也,而外夷所用,则不可无中国物也,私通溢出之患,不可绝”。


第3题:

简述丘浚关于犯罪的根源。


参考答案:

明人丘浚认为:"天下之治乱,验于风俗之厚薄、衣食之有无。骨肉相残多,其风俗之偷也可见;盗贼之劫掠者众,其人之穷也可知",因此要预防犯罪,必须"养民"、"富民"。儒家伦理法思想关于这一问题的理论不外是:人的本性中有某种受外界引诱而滑向犯罪的质素,若不加控制,必致犯罪;预防犯罪之道不外两者,一是"富民"即"使民有恒产",二是"教民"即道德教化。


第4题:

简述荀子的人性论观点。
(1)荀子提出了与孟子“性善”论截然相反的“性恶”论的观点。
(2)他认为,人性是与生俱来的、质朴的一种自然属性。表现为“饥而欲饱,寒而欲暖,劳而欲休”,所以人性就是“生而有好利焉”,“生而有疾恶焉”,“生而有耳目之欲、有好声色焉”。
(3)人性的“善”则是后天人为(即“伪”)的,“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善”是后天环境和教化学习的结果,“礼义者,圣人之所生也,人之所学而能,所事而成者也……可学而能、可事而成之在人才,谓之伪”。先天赋予的“性”和后天学事的“伪”是一对矛盾,要解决矛盾通过“化性起伪”,就是通过学、事而改变“性”。“性”和“伪”是对立统一的,“无性则伪无所加,无伪则性不能自美”,只有做到“性伪合,然后圣人之名一”。
(4)荀子的“性恶”论与孟子的“性善”论有极大的区别,但就通过所谓的“圣王之教”来教育感化民众这一目的而言,他们又是一致的。

第5题:

简述丘浚货币与利息的观念。


参考答案:

(一)以白银为基础的三本位制
白银只作巨额支付之用,也担负了稳定铜钱或纸币兑换购买力的功能,将铜钱或纸币兑换比率“钉住”在白银之上。
(二)利息
反对国家从事货币贷放业务并谴责这种作法是不义的行为。相反,私人从事货币贷放却是正义而合理的,政府应该加以保护。


第6题:

简述丘浚听民自为论。


参考答案:

他认为自秦汉以来,成功的发展经济的政策都是“听民自为”的,所以反对由国家规定田制及对私人占地施加种种的限制,认为这些做法都是徒劳无益的。在对待工商业、市场等问题上,他明确主张“苟民自便,何必官为”,主张“民自为市”,反对侵犯富人和商人的利益。


第7题:

简述丘浚经济思想的土地问题及具体措施。


参考答案:

从“民多田少”的前提出发谈土地问题,反对井田制与限田、均田等办法,认为这些措施“拂人情而不宜于土俗”。提出一种“配丁田法”,其基本原则“因其已然之俗而立未然之限,不追咎其既往而惟限制其将来”。
具体措施:丘浚试图通过土地买卖形式,影响土地的再分配。


第8题:

“以公理而灭私情”说是()

A、王夫之的观点

B、范仲淹的观点

C、丘浚的观点

D、王守仁的观点


参考答案:C

第9题:

简述老子、庄子的人性论观点。
(1)老子主张人性是超善恶的。老子认为人性来自于“道”,在未加雕琢之前是至善至美的。他认为初生婴儿的人性才是人之本性,是至美的,是无所谓善恶的,是超乎世俗的,随着婴儿的长大,现实的人性即有了善恶,因此主张返朴归真,“复归于婴儿”,
(2)庄子认为人性来自于天道,是命定的,其最本质的特性就是质朴自然,他特别强调人的自由本性。“生之谓性,率性而为”,这才是人生的最佳状态。

第10题:

海南第一个举人是()。

  • A、海瑞
  • B、姜唐佐
  • C、符确
  • D、丘浚

正确答案: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