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小说史

近代小说的特点及其形成的原因。

题目

近代小说的特点及其形成的原因。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亚洲的降水特点及其形成的原因是什么?


正确答案: 各种气候因素的综合影响,使亚洲的降水有明显的空间差异和季节差异。亚洲降水的地理分布很不均匀,大致从湿润的东南部向干燥的西北部递减,在中亚和西亚出现最干旱的荒漠地区。
(1)马来群岛及其附近,因处于赤道海洋气团控制下,常年阳光直射或近于直射,温度高、湿度大,年雨量超过2,000毫米。由于太阳直射一年有两次越过赤道南北移动,因此雨量分配在一年中也有两次高峰,但总的来看,降水季节分配比较均匀。
(2)亚洲东、南部,印度半岛、中南半岛、中国东南部、朝鲜半岛、日本群岛和西伯利亚东部沿海,因受季风影响,夏季多雨,冬季干燥,年降水量从南向北渐减,多在600~1,000毫米之间,是亚洲著名的季风夏雨区。这里个别迎风山坡,降水特别丰富,如著名的世界湿角乞拉朋齐即在此区。另外,个别地区,冬季风从海上吹来,又受地形抬升影响,也有很多降水,如日本群岛的西部、我国东南沿海、中南半岛东部、印度半岛东部沿海等都属冬雨较多的地区。
(3)西伯利亚,面向北冰洋,一般是少雨区域。北亚降水分布,随着距离大西洋的远近而从西向东递减,西部降水量在500毫米左右,其它地区大部不超过350毫米,东北部则减到200毫米;但到太平洋沿岸一带,受海洋季风影响,则降水又较多。北亚气候寒冷,蒸发较弱,冻土广布,虽降水较少,但仍为冷湿环境。
(4)西亚和中亚少雨区。阿拉伯半岛和伊朗高原,位于东北信风带,降水多在150~200毫米以下,甚至有些地区成为荒漠。小亚细亚沿海及地中海东岸,因受地中海影响,冬季多气旋过境,降水较多,小亚细亚内陆降水偏少。中亚一般是指中亚细亚、我国西藏和新疆、蒙古这一广阔区域,由于离海较远,多为闭塞高原与盆地,且东、南方面多高山环绕,海风难于深入,因此年降水量较少,一般都在400毫米以下,有的地区甚至不足100毫米,内陆有大面积荒漠存在。
大气环流的季节变化,也影响亚洲降水的季节分配。冬季大部地区盛行干冷陆风,不易致雨,故降水较少;当冬季陆风经过海面变为湿润气流再登陆后,受到地形抬升,亦可导致冬季降水;此外,冬季侵入亚洲西部的大西洋气旋,给西伯利亚的西北部带来降雪,在小亚细亚、伊朗和中亚山麓等地区,也能形成冬季降水。亚洲夏季盛行海风,加以地形、气旋等影响,极易引起降雨。西亚系与北非和地中海连续地带,属冬雨区和全年干燥少雨区。
亚洲在降水方面另一个特点,即在某些地区雨量变率很大。如西亚雨量变率最高可达55%,印度西北部也在30%以上,我国淮河以北也超过25%。降水变率大的原因,与每年4~5月中纬高气压强弱和夏季赤道气团的盛衰有密切关系。

第2题:

近代文学特点形成的原因是什么?


正确答案: 近代文学特点形成的原因有五点:
政治斗争的需要
西方文化的撞击
社会思潮的变革
旧文学的日益没落和翻译文学的影响
新的读者群体形成

第3题:

试述痰饮的形成原因及其致病特点。


参考答案:痰饮是机体水液代谢障碍所形成的病理产物。这种病理产物一经形成,就作为一种致病因素作用于机体,导致脏腑功能失调而引起各种复杂的病理变化。
外感六淫、或饮食及七情所伤等,使肺、脾、肾及三焦等脏腑气化功能失常,水液代谢障碍,导致水津停滞而成。外感六淫、疫疠之气,内伤七情、饮食劳逸,瘀血、结石等致病因素是形成痰饮的初始病因。肺、脾、肾及三焦主司水液代谢的生理功能失常,是形成痰饮的中心环节。水液代谢障碍是形成痰饮的病理基础。
痰饮的致病特点主要有:①阻碍经脉气血运行:痰饮随气流行,机体内外无所不至。若痰饮流注经络,易使经络阻滞;气血运行不畅,出现肢体麻木、屈伸不利,甚至半身不遂等。若结聚于局部,则形成瘰疬、痰核,或形成阴疽、流注等。②阻滞气机升降出入:痰饮为水湿所聚,停滞于中,易于阻遏气机,便脏腑气机升降失常。如痰饮停肺,使肺失宣肃,可出现胸闷、咳嗽等。③影响水液代谢:痰饮本为水液代谢失常的病理产物,其一旦形成之后,便作为一种致病因素反过来作用于机体,进一步影响肺、脾、肾的水液代谢功能。④易于蒙蔽神明:痰浊上扰,蒙蔽清阳,则会出现头昏目眩、精神不振等症。⑤症状复杂,变幻多端:饮多见于胸腹四肢,与脾胃关系较为密切。痰之为病,则全身各处均可出现,与五脏之病均有关。痰饮在不同的部位表现出不同的症状,变化多端,其临床表现,可归纳为咳、喘、悸、眩、呕、满、肿、痛八大症。

第4题:

分析中国近代经济发展的特点及其形成的原因。


正确答案: (1)技术和管理制度的进步是中国近代经济发展过程中两次繁荣的决定性因素;
洋务运动引进了近代工厂制度,新型的产业无论从设备、技术,还是从管理方式方面看,与中国旧有的传统手工业相比,都发生了一次质的飞跃,使中国经济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两方面都跨进了一个新的时期。从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开始的电力普遍应用和生产设备更新,以及与之相适应的管理制度的进步,是中国近代经济发展过程中第二个周期的上升期的主要动因。
(2)投资规模的扩张和收缩是经济繁荣的和衰退的直接原因;
(3)国际和国内市场的影响;
(4)政府经济政策和行为的作用;
(5)政局的相对稳定是经济繁荣的前提条件。

第5题:

近代小说的繁荣表现在哪些方面?其原因有哪些.


正确答案: 第一,文学刊物的出现,小说自有史以来第一次有了自己的阵地。
第二,小说创作队伍迅速扩大。
第三,小说题材非常广泛,批评时政、反对侵略、振兴中华是这时期小说的中心主题。
第四,小说理论批评兴盛。
第五,小说创作艺术有了许多新的变化。
近代小说繁荣的原因:
第一,近代社会内忧外患的历史状况,是近代小说繁荣的政治原因。
第二,印刷业的发达,为近代小说的发展提供了物质条件。
第三,中国传统小说的哺育滋养。
第四,西方文学的影响改变了传统观念,提高了小说的地位。
第五,城市的商业化和作家的职业化。
第六,近代小说理论促进了小说创作。

第6题:

苏联社会主义模式形成的原因及其特点


正确答案: 原因:这一体制是苏联在恶劣的国际环境、低下的生产力水平和落后的文化条件下形成的。
特点:经济上高度集中,政治上过分集权。

第7题:

简述近代小说繁荣发展的原因。


正确答案: 近代社会内忧外患的历史状况,是近代小说繁荣的政治原因,这是小说发展的外助力;印刷业的发达,为近代小说的发展提供了物质条件。
从文学本身看,近代小说的繁荣发展,主要原因有四个:
其一,中国古代小说,经明清两个朝代的发展,题材、品种、创作方法、艺术技巧等都已经成熟,并形成了具有中国特点、民族气派的小说模式。
其二,西方文学的影响改变了人们视小说为“小道”、鄙夷小说的传统观念,提高了小说的地位。
其三,城市的商业化和作家的职业化。
其四,近代小说理论的崛起和繁荣,对小说创作也起着促进作用。
近代小说的繁荣发展,有政治上的原因,有客观物质条件的原因,但更主要的是内部原因,是文学自身的诱发,对小说的陈腐观念逐渐和以改变,作家以创作小说为荣,使小说从“小道”的卑微地位堂堂正正地走上中国文学的殿堂。

第8题:

近代小说的特点及其形成的原因。


参考答案:

(一)特点:
1,数量多;
2,与现实的社会政治斗争紧密结合;
3,艺术上比较粗糙;
4,形式和叙事模式上表现出由古典小说现代小说过渡和转型期的特色。
(二)形成原因:
1,社会和时代的变化;
2,新小说理论的兴起;
3,印刷业发达,报刊杂志大量出版发行;
4,翻译小说大量出现。


第9题:

简说近代小说发达局面形成的原因有哪些?


正确答案: (1)社会和时代的变化: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社会现实,使一些爱国作家以小说为工具,揭示社会的丑恶面目和国家的危亡局面,以促进群众的觉醒。
(2)新小说理论的兴起,对小说社会作用的认识空前提高,促进了对社会有改革之志的作家的创作热情和自觉意识。
(3)印刷业的发达,报刊杂志的大量出现,为小说创作的繁荣提供了客观条件。
(4)翻译小说的影响:这时期的翻译小说侧重“政治小说”和“侦探小说”,政治色彩和宣传意味都比较浓厚,这也影响了新小说的创作。

第10题:

试述近代手工业发展的特点及其对近代社会的影响。


正确答案: 1840年后,中国成为世界体系中的一部分,国内手工业生产朝两个方向发展:一由传统手工业进化为机器大工业,另一部分仍继承传统的生产方式和经营特点。形成了机器工业与传统手工业并存的二元结构,近代手工业发展特点及其影响有
1、手工行业向机器工业转变
中国的近代工业并非是由本国原有的手工业自发演化而来,由西方直接“移植”而来。其后建立的民办工业机器工业有很多是在原有手工业作坊的基础上引进新式机器而建立的。新技术的引进和发明大大降低了劳动成本,工作效率明显提高,对手工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2、传统手工业行业趋向没落
在中国引进西方先进技术后,在工业部门中出现了传统手工业与机器工业并存的二元结构,茶、糖、铁制品等传统手工业部门受外来商品排挤逐渐衰落。
3、新兴的手工业行业出现
鸦片战争后,我国出现了两类新手工业,一类是原来没有而由国外引进的,但因市场尚狭小,改用手工生产。另一类是因为对外贸易的发展,为了满足出口需要而形成的,如出口地毯等,其中一些行业也逐渐发展成为出口主导型的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