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学概论

狭义“历史”二者间(人类客观的历史与历史撰述)的关系如何?

题目

狭义“历史”二者间(人类客观的历史与历史撰述)的关系如何?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1)区别:①客观性:②主观性:
历史记录(一次主观化)、历史著作(至少二次主观化)。
(2)联系:客观的历史:是被反映对象(被加工物)。
历史撰述:是反映结果(加工处理的产品)。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简述历史教材和历史教科书间的关系。


答案:
解析:
历史教材和历史教科书视为统一体.二者之间的关系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历史教材不同于历史教科书,历史教科书包含于历史教材中。历史教材是历史教学的主要媒体,它与历史教师和学生,共同构成历史教学活动的基本要素,三者缺一不可。历史教科书是一种最基本的课程资源。所谓教材,从广义上讲是指教学活动中所利用的一切素材和手段,即教师指导学生开展学习活动的各种教学材料。新课改下的大教材观认为中学历史教材是指教师指导学生学习的各种历史教学材料,包括教科书、讲义、讲授提纲、教辅材料等。其中历史教科书、讲义和讲授提纲是历史教材的主体部分。简而言之,凡是承载历史课程内容和信息的物化材料,都可以视为教材。另一方面,历史教科书是历史教材中最为核心的部分,是师生进行历史教学活动的主要材料,也是学生历史学业考试的主要依据之一。

第2题:

狭义的历史认识主体是( )。

A.人类
B.人类社会
C.历史研究者
D.群体

答案:C
解析:

第3题:

历史撰述的外部形态和内部结构,即()。


参考答案:体裁、体例

第4题:

历史的联系、历史的发展、历史的积淀在人类现实存在中具有决定性的意义()

  • A、物质生产的历史连续性,决定了人类的存在必然是历史的存在
  • B、精神生产的历史连续性,决定了人类的存在必定是历史的存在
  • C、社会关系的生产与再生产所具有的历史连续性充分证明人类的存在必然是历史的存在
  • D、历史的存在决定着人类的生存

正确答案:A,B,C

第5题:

如何理解神话与历史的关系。


正确答案: 神话是一种神圣的叙述。在某一特定的社会里,神话被认为是太古时代曾经发生过的事实,即神话就是历史。
我国著名学者茅盾认为神话是:“一种流行于上古民间的故事,所叙述者,是超乎人类能力以上的神们的行事,虽然荒诞无稽,但是古代人民互相传述,却信以为真。”美国民俗学家布鲁范德认为:“神话是一种传统的叙事散文。在其流传的社会中,神话被认为是在遥远的过去曾经发生过的真实事件。”现代的观点普遍认为神话是随着人类及其文化现象出现的,神话的散文体的风格并不适合记录和表现历史。神话中可以有一些历史事件的影子,但历史事件不可能是神话的蓝本和主要表现对象。

第6题:

唯物史观主张从人与历史关系的不同层次上考察人们的历史活动及其作用,这里的“人与历史关系的不同层次”是指(  )
A.类与历史
B.群体与历史
C.个体与历史
D.观念与历史


答案:A,B,C
解析:
该题所考查的知识点是对考察历史创造者问题的原则的理解.唯物史观要求立足于整体的社会历史过程来探究历史创造者;要求从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性入手来考察和说明历史创造者及其活动;要求从人与历史的不同层次上考察人们历史活动的作用及其性质.这里所说的人与历史关系的不同层次就是指“类与历史”(A项)、“群体与历史”(B项)和“个体与历史”(C项)三个不同层次.这样分別从三个不同的层次考察人们历史活动的作用及其性质,就区分了创造历史过程中的决定力量与非决定力量、主导力量与非主导力量,从而科学地解决了谁是历史的创造者的问题.所以ABC项是正确的.由于该题所考查的重点是“人与历史关系的不同层次”,这里的人是指人作为“类”的人,作为“群体”的人,作为“个体”的人与历史的关系,而不是指人的思想、观念与历史的关系,所以D项是错误的.

第7题:

人类与历史的关系是()

  • A、人类的存在是历史的存在
  • B、历史就是人类存在的连续性
  • C、历史就是人类的活动过程
  • D、历史就是人类进步的客观过程

正确答案:A,B,C,D

第8题:

简述考古学与狭义历史科学的关系。


参考答案:

终极目标一致;二者研究对象和方法不同;扩大了历史学的研究范围;证经;修史、补史;改变了历史学研究方法;整合考古学和历史学和古文字学等,多学科合作。在中国,考古学的发展,已经使我们对人类历史的认识上溯到200万年前。在非洲,我们对人类早期历史的认识甚至上溯到300万年——400万年以前。


第9题:

下列关于国际关系与历史理解的关系表述正确的是:()

  • A、国际关系基于历史理解
  • B、历史理解基于国际关系
  • C、二者毫无关系
  • D、以上都不正确

正确答案:A

第10题:

主体化历史与客体历史的关系如何?


正确答案: 一切历史著述都是头脑加工的产物,因而都是包含着历史认识者主观的立场、思想、情感的主体化的历史。
主体化历史是历史研究者对客体历史进行头脑加工的产物,而客体历史则是主体化历史的“生产者”进行加工的自在原形。
主体历史与客体历史之间,实际上是“加工的产物”和“被加工的原形”这样一种关系。而且,这样一种关系又决定了两者之间存在着既相互吻合又互相背离,在任何情况下都难以完全相同的关系。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