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建筑史

迈锡尼城外围有几米厚的石墙,得名为()砌筑。

题目

迈锡尼城外围有几米厚的石墙,得名为()砌筑。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迈锡尼城的狮子门上面发(),大致呈(),结构合理,一对狮子中间的柱子象征宫殿的柱子上粗下细。


参考答案:叠涩券;正三角形

第2题:

迈锡尼卫城狮子门


参考答案:

迈锡尼文化略晚于克里特,其建筑的城市中心以卫城为代表。风格粗犷,防御性强,迈锡尼卫城的城门因其雕刻得名为狮子门。狮子门是卫城的主要入口,由两块垂直的石块和一巨大的过梁组成。门道上起缓冲作用的三角石灰石上可有两头狮子。门两侧城墙突出,形成一狭长的过道,加强防御性。


第3题:

古代迈锡尼城著名的城门是()。

A.《金狮门》

B.《银狮门》

C.《铜狮门》

D.《石狮门》


参考答案:D

第4题:

下述有关毛石墙体砌筑时的施工要求中,不正确的是( )。

A.毛石墙体每砌3~4皮为一个分层高度
B.毛石墙体的灰缝应控制在20~30mm
C.毛石墙体每砌筑一个分层高度应找平一次
D.毛石墙必须设置拉结石,一般每0.7㎡墙面至少应设置一块

答案:B
解析:

第5题:

毛石墙每日砌筑高度不应超过1.2m。( )


答案:对
解析:
毛石墙每日砌筑高度不应超过1.2m。

第6题:

迈锡尼文明(Mycenaeancivilization)


参考答案:

是希腊青铜时代晚期的文明,它由伯罗奔尼撒半岛的迈锡尼城而得名。迈锡尼文明是爱琴文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继承和发展了克里特文明。约公元前2000年左右,迈锡尼人开始在巴尔干半岛南端定居到公元前1600年才称立王国。迈锡尼文明从公元前1200年开始呈现衰败之势,后多利亚人南侵,宣告了迈锡尼文明的灭亡。这是古希腊青铜时代的最后一个阶段,包括《荷马史诗》在内,大多数的古希腊文学和神话历史设定皆为此时期。


第7题:

基础石墙长度超过设计规定时,应按设计要求设置变形缝,分段砌筑时,其砌筑蒔低差不得超过1.8m。


答案:错
解析:
基础石墙长度超过设计规定时,应按设计要求设置变形缝,分段砌筑时,其砌筑高低差不得超过1.2m。

第8题:

迈锡尼城外围有几米厚的石墙,得名为()砌筑。


参考答案:大力神式(独眼巨人式)

第9题:


A.迈锡尼卫城狮门
B.泰伦卫城山门
C.埃德府神庙大门
D.新巴比伦城的伊什达城门

答案:A
解析:
迈锡尼卫城城墙有个3.5m宽、3.5m高的“狮子门”,门上的过梁中央厚约90cm,两端渐薄,结构上很合理。

第10题:

毛石墙的砌筑要领为:搭、压、拉、槎、垫。


正确答案: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