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文论史

当代西方文艺理论最重要的两个转向是什么?

题目

当代西方文艺理论最重要的两个转向是什么?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当代西方文艺理论所呈现的多元发展态势有何具体表现?


参考答案:

当代西方文艺理论的发展总的特点是“纷纭复杂”。
①流派繁多:几十个文学理论学派此起彼伏,异常活跃,远远超过了19世纪西方文论流派的数量,且理论观点空前丰富,创新意识大大加强,多元开放的格局标志着再也没有一个理论流派或文论观点可以统辖其他流派成为唯一的主导,众多流派之间的争鸣空前活跃,极大地推动了文学理论的全面发展,在深度与广度上都大大超越前代。但这一发展态势的缺陷就在于许多理论流派之间界限并不分明,虽流派众多却并不意味着每一个流派的观点都是独立而原创的。
②更迭迅速:从历时角度来看,一个流派从创立到衰落不过二三十年,繁盛时期的周期更短;从共时角度来看,当代西方文艺理论形成的文学研究思维方式与方法已经逐渐形成模式,并迅速的应用于新领域的研究,例如大众传媒技术出现之后,立即有学者运用艺术生产理论、读者接受理论及西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批判理论对这一新兴的文化现象尤其是电视进行了节目生产、观众接受、意识形态霸权控制等方面的解读与研究,现成的文学研究模式已经大大缩短了文艺理论的发展周期,将原本需要数十年时间走上前台的接受理论、解释学文论等直接搬上了新的历史舞台,加速了文艺理论的多元化健全发展。
③冲突与融合:许多流派之间既有尖锐冲突,又有交融重叠,相互影响,相互吸收,呈现出十分复杂的关系。部分文论家同时成为几个流派的代表人物,例如荣格、巴尔特、福柯、杰姆逊、萨特、拉康等,究其原因主要是20世纪的文论流派许多观点本身是作为一种全新的方法论出现的,例如结构主义、解构主义、精神分析学文论、否定辩证法等作为文学研究的方法论渗入对某些文学现象的讨论或某些文论流派之中,形成了复合型态的理论主张,如结构主义的精神分析学、存在主义的马克思主义、读者反应精神分析批评等等。又如某些文论家在自身理论建构中不断勇于否定自我、超越自我、重构自我,在继承前人的基础上开辟了新的研究阵地,例如罗兰巴尔特从结构主义到后结构主义的转变等等,都是这一特征的表现和原因。
正是由于这一对立消弭、多元开放的理论格局,才使得20世纪西方文论的发展较之前代达到了空前的活跃和深刻,同时也呈现空前的复杂水平与学科交融态势,因而梳理各流派之间的继承和发展关系,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方法论对其进行合理批判与借鉴,就显得更加重要与必要了。


第2题:

西方文艺理论的源头,就是古希腊的文艺理论。


参考答案:对

第3题:

当代西方文艺理论的两大主潮是什么?


参考答案:

人本主义与科学主义是当代西方文艺理论的两大主潮。
①所谓人本主义,就是以人为本的哲学理论,其根本特点是把人当作哲学研究的核心、出发点和归宿,通过对人本身的研究来探寻世界的本质及其他哲学问题。人本主义文艺理论的主要代表有象征主义诗论、表现主义文论、精神分析学文论、直觉主义文论、现象学和存在主义文论、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论、解释学和接受理论等。这些人本主义文艺理论重视主体的艺术和审美经验在审美活动中的作用,高度重视人的个性与心灵活动,尤其是注重无意识心理活动嫉妒者阅读接受等层面,开辟了以往文艺理论研究未涉及的新领域,并对后世文艺理论有深远的影响。
②所谓科学主义,是以自然科学的眼光、原则和方法来研究世界的哲学理论,它把一切人类精神文化现象认识论根源都归结为数理科学,强调研究的客观性、精确性和科学性,其思想基础在本世纪主要是主观经验主义和逻辑实证主义。科学主义文艺理论的主要代表有俄国形式主义、布拉格学派、英美语义学和新批评文论、结构主义文论、符号学文论、叙事学文论以及解构主义等。这些科学主义文艺理论较之人本主义文艺理论更清晰地呈现出一条一脉相承、前后相继的线索,尤其是反对人本主义的口号更是旗帜鲜明。在索绪尔语言学的影响下,形式主义、结构主义都希冀能在科学方法的指导下研究文艺作品及文学现象,试图找到其内部规律,揭示文学之为文学的文学性,专注于作品本身的形式、语言、语义等内部研究,甚至完全割裂了文学作品与作者、社会、读者的关联,但对文本研究的规范性、客观性和科学性作出了巨大贡献。
③但有一些理论是无法完全归入这两大主潮的,如原型批评、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论等,兼有人本主义与科学主义研究方法论的交融综合,不能单纯地归入某一阵营。其实从研究对象来看,科学主义注重研究文本而人本主义注重对作者和读者的研究,故广泛涉猎文化现象的原型批评、西马文论及后世兴起的诸多文化研究流派,可以归入一个文化研究的新潮流。
④此外,当代西方文艺理论发展到20世纪后半叶出现的诸多文论流派在人本主义与科学主义两大主潮的影响下,为修正其各自过于偏激的倾向,呈现出整合人本主义与科学主义的态势,更有70年代之后兴起的后现代主义、后殖民主义、新历史主义、女权主义等文学理论,已无法用人本主义与科学主义这两大阵营的立场来简单地概括,当代西方文论发展到上世纪后半叶已渐渐呈现出新的思潮,如后现代主义思潮、文化研究思潮等等,逐渐走向多元化、非中心的发展形势,且对新型传媒影响下的后工业社会大众文化进行了深刻的批判研究。


第4题:

当代西方社会学理论综合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正确答案: (一)多种综合并存
(二)关注宏观与微观的综合
(三)综合多采用对传统理论的重构
(四)广泛借鉴其他学科的思想

第5题:

在西方文学理论中,典型论占有重要地位,在中国古代文艺理论中,意境论占有重要地位。

A

B



第6题:

朗加纳斯的《论崇高》在西方文艺理论史上有何重要意义?


参考答案:

《论崇高》是西方第一次对人的尊严的肯定和歌颂,它肯定人的思维、想象的无限性,歌颂人类和大自然竞赛的伟大气魄,体现出鲜明的人本主义色彩,对后来的文艺复兴、启蒙运动、浪漫主义等都产生了深刻影响。


第7题:

在当代西方国家,政治选举已成为社会利益聚合的重要过程。


参考答案:对

第8题:

当代西方文艺理论研究重点的两次转移是什么?


参考答案:

当代西方文艺理论的研究重点发生了两次转移,第一次是从对作者的研究转移到对作品的文本分析上来,第二次是从对作品文本的分析转移到对读者接受的分析上来。
①从作家到作品:20世纪二三十年代起,文艺理论研究重点从19世纪浪漫主义、现实主义和实证主义注重研究作家的创作天才、生平背景、心理活动对作品的影响等问题,转移到单纯聚焦作品文本文字语言的语义和结构等形式方面,为了避免作者与读者的介入产生意图谬见和感受谬见而刻意回避对作者与读者的研究,完全割裂了作者所处的文化社会背景与作品之间的关系,完全割裂了读者的阅读接受对作品的阐释塑造与再创造作用。但这一转移却前所未有的对文学作品的文本进行了语言结构等形式上的分析,尤其是符号学研究和叙事学研究等新角度使文学文本研究达到了空前的细致与深入程度。这一转移的主要代表流派是俄国形式主义、语义学和新批评到结构主义这一线索脉络。
②从作品到读者:20世纪三四十年代起,现象学和存在主义文论开始对文学作品的读者接受问题进行关注讨论,认为读者的阅读是填补文学作品留下的空白,在这一具体化过程中参与了文学作品的再塑造,20世纪六七十年代解释学作为一种研究方法进入文学理论之后,接受美学与接受理论兴起,文学理论的研究重点完全从作品转移到读者上来,标志着当代西方文艺理论研究重点的第二次转移,直至解构主义这一转移达到了顶峰。
③在这两大显行的主流转移之外,对作者创作的研究其实并没有被完全忽视冷落,部分文学理论仍然对作者创作的相关问题进行了深入而富有成就的讨论。这一暗流可以分为两个支流。
其一可谓创作发生论,讨论的主题是作家为何要进行文学创作。主要代表如科林伍德的巫术说、弗洛伊德的白日梦理论、卢卡奇的劳动与巫术统一论、萨特的自由论等,从不同的角度对文学创作的缘起进行了源头上的理论建构。
其二可谓作品影响论和影响作品论,讨论的主题是作家创作出来作品之后对社会生活有何影响,以及作家的生平经历与文化社会背景对文学创作有何影响。主要代表如瓦莱里象征主义诗论对社会现实的不满和批判、萨特的追求自由论、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文艺生产论、荒诞派对现实批判的戏剧理论等,从不同的角度对文学作品的社会批判功用及其对现实的革命性影响作了分析与呼吁。
④当代西方文艺理论的两次转移并非偶然,而都是植根于特定的历史文化背景中,是文学发展规律引导下的变革。这两次转移反映了文学观念的历史性、根本性变化,每一次转移都导致了对前一种研究思路和格局的总体性扬弃,从而引发了整个文学观念的全局性变革,而非主流的研究重点如对作家的研究和对作品现实影响的研究等也对保持文论研究重点倾向的平衡上起到了重要作用。


第9题:

在西方文学理论中,典型论占有重要地位,在中国古代文艺理论中,意境论占有重要地位。


正确答案:正确

第10题:

当代西方社会学理论综合的理论背景是什么?


正确答案: (一)理论发展的内在逻辑
(二)主流社会学理论的不足
(三)欧洲社会学理论的复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