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建筑史

简述中国古代城市建设的几个重要发展阶段的特征。

题目

简述中国古代城市建设的几个重要发展阶段的特征。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简述物流的发展阶段及其特征。


正确答案: 第一阶段物流萌芽阶段。
(被动局面、实物配送成本昂贵、关注单一物流成本控制)
第二阶段实物分配阶段。
(重视实物分配,关注库存管理,推动物料管理,发展客户服务,扩大管理范围)
第三阶段物流整合阶段。
(重视资本使用方法,重视企业合作过程,扩大企业市场范围,重视物流技术应用,综合成本管理)
第四阶段供应链整合阶段。
(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电子商务改变商务模式,物流管理成为核心竞争力,供应链管理成为关注重点,物联网促进物流快速发展,供应链金融从今物流跨界创新)

第2题:

简述免疫学经历了哪几个迅速发展阶段


正确答案:(1)1876年后,多种病原菌被发现,同时疫苗被广泛使用。
(2)1900年前后,发现并阐明例抗原和抗体这一免疫学基本问题。
(3)1957年后,细胞免疫学兴起,理解了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的不同与协同作用。
(4)1977年后分子免疫学的发展,使人们开始从基因水平上研究免疫学

第3题:

简述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发展的几个时期。


参考答案:

1.春秋战国时期。这个时期不同的思想学说纷起,大量的思想家、哲学家各持主张,到处游说,互相争辩,造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
2.秦汉到南北朝时期。这一时期形式了我国古代实用科学技术的模式和道路,对中国后来的科学发展有重要思想。
3.唐宋时期。是中国科技发展史上的高峰。如果说唐代是许多科学技术成就的开荒时期,宋代则是结果的时期。
4.明清时期。在科学知识和技术创造方面均有所发展,相比之下在技术创造方面更为突出。但就科学形态和科学研究的方法看却和以前没有本质的不同。


第4题:

简述中国古代商业发展的特征中国古代商业发展。


正确答案: 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发展表现出不同的特点:
1、与历史上整个经济重心转移相适应,商业中心也逐渐南移,这一过程,三国南朝始见征兆,唐后期加快发展,到宋代乃告完成。
2、商业活动现主要在城市中进行,后来农村集市贸易逐渐发展,唐时加快,明清时突出,出现了专业性的市集,一直逐渐形成了新兴的市镇。
3、商业开始时以贩运、交流地区间的土特产品,精英统治阶级所需要的奢侈品为主要内容,以后随着商品货币经济的发展,市场商品种类增加,行业细分,为一般人民所需的农副产品以及城市手工业所生产的大小商品在整个流通界的地位提升。
4、在农村,商品交换开始只是为数不多的,小区域短距离,产销直接见面的余缺调剂,主要商品通过商品远销于农村的只是少数,后来才有较多的种类商品销往农村市场。
5、商业也开始时一般局限于流通领域,到传统社会末期逐渐与生产过程结合,如向小生产者预购、订货、贷款、当包买商等。

第5题:

简述嵌入式系统的几个重要特征?


正确答案: 系统内核小;专用性强;系统精简;高实时性的系统软件;多任务的操作系统;需要专用的开发工具和环境。

第6题:

简述青铜器几个发展阶段的特点?


正确答案: (1)商代青铜器充满神秘、威慑的特点,体现商代奴隶主的无上权威
(2)西周青铜器神秘色彩逐渐淡薄,礼制化的特色日益鲜明
(3)春秋战国时期青铜器失去礼器作用,逐渐演变成生活用器。
(4)秦汉时期青铜器向轻便、精巧、实用的生活用器和观赏艺术品方向发展。

第7题:

中国古代生活传播结构几个特征?


正确答案: 1、信息内敛,文化内聚力是社会群体生存发展的依托。
2、文化封闭,在认知上趋向于同化对象,对外部信息保持高度警惕,内部协调比应对外部更有现实价值。
3、内圈往往是进入外圈的必要精神基础。
4、圈层间具有内在的彼此渗透性和灵活的伸缩关系。

第8题:

试述中国古代手工业发展阶段及其特征?


参考答案:

【发展阶段】
春秋战国以来,中国传统手工业经历了三个重要的发展阶段
1、汉代手工业生产技术的进步要反映在铁器的广泛使用、丝制品的发展与造纸工业的创建三个方面
2、宋代手工业的发展主要反映在矿冶业、雕版印刷工业以及纺织业的规模扩张及印染技术的进步等方面。
3、明清时期的手工业的突出发展反映在制瓷、棉纺织等生产领域。
【发展特征】
1、手工部门不断增加
2、技术不断进步;劳动分工不断发展
3、手工业生产规模扩大;工场手工业的出现
4、手工业分布随经济中心逐渐南移
5、官营私营手工业并存


第9题:

简述中国古代法律文化的特征。


正确答案: 1、引礼入法,礼法结合。
2、家庭本位,伦理法制。
3、依法治国,缘法断罪。
4、无论是求,调出息争。
5、诸法合体,民刑不分。

第10题:

简述中国古代城市的四个发展阶段。


正确答案:第一,雏形阶段,包括夏商周时期。城的政治作用突出,宫殿建筑占城内的绝大部分,城墙壕沟等防御设施完全是为了护卫宫殿,商业区和市民居住区尚未形成;城内的手工业是直接为统治阶级服务的;此时“城市”的功能尚不健全,仅体现了政治作用,例如偃师商城、郑州商城等。
第二,初期阶段,包括战国秦汉时期。“城市”的政治作用仍很突出,但是在经济生活中起到一定作用。战国时期新型城市出现,各诸侯国的都城都是当时人口集中、工商汇集的大城,城内没有平民居住区和商业区,如齐临淄、秦咸阳、西汉长安、东汉洛阳等。
第三、发展阶段,包括三国至隋唐五代时期。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城市的战争色彩强烈,特别注意防御设施的改造和加固,与此同时,居民区有所扩大,宫殿区位置北移并和居民区严格区分,出现了以南北中轴线为对称布局的新格局,北魏洛阳城。到隋唐五代时期,形成了布局严整、规划合理、规模巨大的都城结构,宫殿、官署等政治设施虽占据重要位董,但面积小于居民区,居民区为封闭的“里坊’结构,城内有划定的商业区,也采用封闭的形式。以南北中轴线为对称布局的格局已成定规且十分严格。如隋代大兴长安城是其代表。
第四,完善阶段,包括北宋至清。城市的政治、经济、文化功能基本完善,宫殿官暑仍占重要地位,都城皆为重城——宫城、内城、外城。城市布局和管理方面最大的突破,变封闭式的里坊制度为开放式的街巷制,同时保留以中轴线对称布局的风格,商业经济活动趋于自由,公共文化娱乐场所增加,对外贸易港口等较发达,如北宋东京城,元大都及明清的北京城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