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书法史

从徐渭的书论来看,“()”是他书学思想的精髓。

题目

从徐渭的书论来看,“()”是他书学思想的精髓。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吴昌硕最佩服的三个人是()。

A.徐渭、张大千、黄宾虹

B.八大山人、徐渭、张大千

C.徐渭、八大山人、石涛

D.徐渭、八大山人、齐白石


正确答案:C

第2题:

从徐渭的书论来看,“()”是他书学思想的精髓。


参考答案:活精神

第3题:

《徐霞客游记》的作者是( )。

A.徐光启

B.徐渭

C.徐弘祖

D.徐浩


正确答案:C
C [解析]徐弘祖是明末江阴(今属江苏)人,字振之,号霞客,明代地理学家、旅行家。

第4题:

秘书学诞生的主要标志是出现了()

A秘书论著

B秘书院校

C秘书学会

D秘书杂质


A

第5题:

试述徐渭的书法风格特征及其思想根源。


参考答案:徐渭的书法以奔放狂肆的书风使得晚明书坛如梦得醒。徐渭的书法受王阳明心学的影响,思想来源是王阳明左派一脉,他强调始于学终于天成,对宋人的书法有所偏爱,他对苏黄米蔡均有独到的见解,可见其追求已意的同时,并不是一个放弃传统的人,而是要求在临帖时,时时露笔意者始称高手,他的书法虽然点画狼籍,但不失书法规则。他的书法主要成就在行草书,长于写大幅巨制,用笔沉稳,节律跌宕,行间茂密,似急风骤雨,加上破锋、露锋、涩笔的交叉运用,使得作品丰富多元。从徐渭的书法作品来看,活精神是其书学思想的精髓,反对因袭古人而无已意的观点,也正是在追求为种鲜活的创造精神。

第6题:

由于徐渭晚年生活贫苦,富贾权贵向徐渭求字求画,他都会毕恭毕敬,补贴生活费用。()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正确答案:错误

第7题:

试分析欧阳修的书学思想以及他对宋四家的影响。


参考答案:

欧阳修以振兴书学为已任,凡周汉以降,金石遗文、断编残简,掇拾异同,编成《集古录》,这部著作开我国金石学先河,是学术史上的一座里程碑。
他呼吁全社会都能用书法用功,振兴书学。身体力行,单日学草书,双日学真书,真书兼行,十年不倦,以使自己的书法实践和认识水平不断提高。正是因为他编写《集古录》,得以拓宽眼界,逐步获得真理所致。他阐述书学当通过个别,寻求共性,一旦把握共性,则可达到一通百通。即遗貌取神,又说学书不必倦于笔砚,多阅古墨迹,求其用意,所得宜多,指出书学不能死学,而要活用,此乃得意忘形也。
他还进一步认为:学书当自成一家之体,其模仿他人,谓之奴书。这些见解不仅改变了自己,还深深地影响了一代人。在习书上如何取法,如何继承和创新,他还有极其精僻的论断,羲献笔法相去甚远,学书没有定法。这些重要的论断,是尚意书风的理论先导,为苏轼、黄庭坚、米芾等尚意书家的出现提供了契机。


第8题:

“童心”是哪位思想家提出的观点?()

A王阳明

B李贽

C徐渭


参考答案:B

第9题:

明代画家徐渭主张人不应以外在的种种规制来束缚、戕害自然人性。他的画,用笔放纵,设墨酣畅。他甚至把水墨倒在纸上,随着散化之形而作勾勒。这表明徐渭深受下列哪一思想的影响()

A.“人伦者,天理也”

B.“存天理,灭人欲”

C.“心外无物”

D.“理”、“欲”统一


参考答案:C

第10题:

闻说书法如“怒猊抉石,渴骥奔泉”的徐浩也有书论留下,很想知道他谈了些什么?


正确答案: 徐浩的书法论著名为《论书》,《宣和书谱》说徐浩曾经写过《法书论》一篇,为时楷模,指的就是这篇。
《论书》的核心谈了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书法的骨、气、肉、力,他说:“夫鹰隼乏彩,而翰飞戾天,骨劲而气猛也;翚翟备色,而翱翔百步,肉丰而力沉也。若藻耀而高翔,书之凤凰矣。”通过形象比喻,从而对书法提出了骨劲、气猛、肉丰、力沉的形象要求,并认为如果再在这基础上进一步加上“藻耀”和“高翔”的话,那就可以称之为书法中的“凤凰”了。二是书法中一些有关骨肉、疏密、大小的问题,原文说:“初学之际,宜先筋骨,筋骨不立,肉何所附?用笔之势,特须藏锋,锋若不藏,字则有病,病且未去,能何有焉?字不欲疏,亦不欲密,亦不欲大,亦不欲小。小长令大,大蹙令小,疏肥令密,密瘦令疏,斯其天经矣。笔不欲捷,亦不欲徐,亦不欲平,亦不欲侧。侧竖令平,平峻使侧,捷则须安,徐则须利,如此则其大较矣。”认为初学应当先立筋骨和用笔藏锋,这自然是对的,但对书法结体的疏密、大小、用笔的捷徐、平侧提出了绝对平均的原则,则不能不说是谬种流传,对书法艺术的一种屈解。但如果从另一方面来看,把字写得四平八稳,有利于干禄,则又为馆阁体书法的理论开了先河,然而无论如何,从艺术角度来说,这种理论的提出,是不能不使人感到茫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