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通史

1947年11---12月召开的伪国民大会制定的所谓“宪法”是()。A、《中华民国约法》B、《中华民国宪法草案》C、《中华民国训政时期约法》D、蒋记《中华民国宪法》

题目

1947年11---12月召开的伪国民大会制定的所谓“宪法”是()。

  • A、《中华民国约法》
  • B、《中华民国宪法草案》
  • C、《中华民国训政时期约法》
  • D、蒋记《中华民国宪法》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1919年2月,德国国民会议召开并制定了新宪法,会议召开的地点是()

A.慕尼黑

B.柏林

C.汉堡

D.魏玛


参考答案:D

第2题:

1947年11---12月召开的伪国民大会制定的所谓“宪法”是()。

A.《中华民国约法》

B.《中华民国宪法草案》

C.《中华民国训政时期约法》

D.蒋记《中华民国宪法》


参考答案:D

第3题:

南京国民政府宪法、法律的统一解释机构是( )。

A.行政院

B.立法院

C.司法院大法官会议

D.国民大会


正确答案:C

第4题:

1946年11月,制宪国民大会的召开,标志着国民党还处于一党专政,国民政府在民众心中失去合法性。


正确答案:正确

第5题:

1946年,蒋介石被暂时的军事胜利冲昏头脑,召开了伪“国民大会”,制订了伪“宪法”。据此回答下列题:
这次会议的最大后果是()

A.建立蒋介石的独裁统治
B.把内战合法化
C.共产党和民主党派拒绝参加
D.蒋介石在政治上陷于空前孤立的境地

答案:D
解析:
对于制宪国大召开的后果的考查。制宪国大召开后,在民众的心目中,国民党及其政权开始失去社会的认同,处于极为严重的合法性危机中,所以蒋介石在政治上陷于空前孤立的境地。

第6题:

1946年1月,政治协商会议通过了《和平建国纲领》、_____等协议。

A.《关于政府组织问题的协议》

B.《关于民族问题的协议》

C.《关于国民大会问题的协议》

D.《关于宪法草案问题的协议》


正确答案:ACD

第7题:

1946年,蒋介石被暂时的军事胜利冲昏头脑,召开了伪“国民大会”,制订了伪“宪法”。据此回答下列题:
这次国民大会被称为伪“国大”,主要是因为()

A.国民党一党包办
B.违背政协决议
C.民主党派拒绝参加
D.国民党建立了独裁统治

答案:A
解析:
按照政协决议,国民大会本应由改组后的各党派联合政府负责召集,而国民党一党包办“国民大会”,程序上首先不合法。

第8题:

《中国共产党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1937年9月由国民党公布)提出抗日的三项主张:争取中华民族之独立自由与解放;实现民权政治,召开国民大会,以制定宪法与规定救国方针;实现中国人民之幸福与愉快的生活。这段文字中三项主张的主旨是( )。

A.国共捐弃前嫌再度合作

B.在三民主义基础上团结抗战

C.国民党承认中共合法地位

D.呼吁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正确答案:B
75.B【解析】本题考查考生从材料中获取和解读历史信息的能力。《中国共产党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提出抗日的三项主张和三民主义具有一致性,其目的是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团结国民党一致抗日。A、C项从材料中没有体现,与题意不符合,D项不能够全面反映材料的内涵。因此,正确答案为B。

第9题:

下列选项中《宪法》制定权曾受国际法制约的是()。

  • A、1954年制定的中国《宪法》
  • B、1946年制定的日本《宪法》
  • C、1787年制定的美国《宪法》
  • D、1936年制定的苏联《宪法》

正确答案:B

第10题:

国民党政府行使解释宪法和法律的机构是()

  • A、国民大会
  • B、立法院
  • C、行政院
  • D、司法院大法官会议

正确答案:D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