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树学

如何运用二元材积表计算林分蓄积量?

题目

如何运用二元材积表计算林分蓄积量?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①测设标准地,得各径阶株数和树高;
②拟合树高曲线方程;
③计算各径阶平均高;
④根据径阶中值和径阶平均高查二元材积表得各径阶单株材积;
⑤计算径阶材积:用各径阶株数乘各径阶单株材积;
⑥计算标准地蓄积:各径阶材积之各即标准地蓄积;
⑦计算林分蓄积:将标准地蓄积换除以标准地面积得林分每公顷蓄积。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和()的共同特点,都是用生长锥测定过去的直径定期生长量和用经过检验符合调查地区使用的一元材积表来估算林分生长量。


正确答案:林分表法;材积差法;一元材积指数法

第2题:

简述林分表法与材积差法计算林分生长量时的共性。


正确答案: (1)必须和胸径生长量的整阶资料。
(2)有验证过的一元材积表。
(3)有现实林分的直径分布。
(4)均假设间隔期内树高曲线无明显变化。
(5)都用过去的n年生长预估未来n年的生长。
(6)均不能对枯损量,进界生长量,采伐量进行准确估计。

第3题:

下列各项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我国胸高直径的定义是:立木根颈以上1.3米处的树干直径,一般指带皮直径,一般用直径卷尺测量
B. 林分中所有立木材积的总和称林分蓄积量
C. 林木的高度是反映林木生长状况的数量指标,同时也是反映林分立地质量高低的重要依据
D. 在混交林中,各树种的蓄积量(或总断面积)占林分总蓄积量(或总断面积)的比重叫树种组成系数

答案:B
解析:
林分中所有活立木材积的总和称林分蓄积量,所以选项B不正确。

第4题:

测得落叶松林分平均高为11m,每公顷胸高段面积为21.6m2,标准林分每公顷断面积和蓄积量分别为366m2和212m3,则林分每公顷蓄积量是()立方米?

  • A、212
  • B、127.2
  • C、237.6
  • D、无法计算

正确答案:B

第5题:

在林分蓄积量测定中,应包括林分单位面积蓄积量测定和林分()测定。


正确答案:面积

第6题:

在树种组成式中,若某一树种的蓄积量少于林分总蓄积量的2%时,在组成式中用()表示 

  • A、+
  • B、-
  • C、*
  • D、/

正确答案:B

第7题:

试分析一、二元材积表的优缺点,我国林业生产中是如何编制一元材积表的?


正确答案: 一、二元材积表的优缺点:
根据胸径和树高尔个因子与树干材积之间的函数关系编制的数表称为一元材积表。一元材积表只考虑树干材积随胸径的变化,但在不同立地条件下,胸径相同的林木树高差别较大。因而,一元材积表的使用范围小,立地条件相似的某一地区(林业局或林场),又称地方材积表。其优点是:用胸径一个因子即可求出树干材积,利用比较方便,在我国林业生产中广泛采用。
根据胸径一个因子与树干材积之间的函数关系编制的数表称为一元材积表。二元材积表由于考虑了影响材积的胸径和树高两个主要因子,因此不受立地条件的限制,使用范围广,故又称一般材积表或标准材积表。二元材积表估计树干材积的精度比一元材积表高,但实际应用需要测定树高,不便于生长中应用。
我国林业生产中有国家林业局分别树种统一编制二元材积表,各地区基于该材积表,通过建立树高曲线,由部颁二元材积表导算各地区的一元材积表。

第8题:

在树种组成式中,某一树种的蓄积量不足林分总蓄积的2%,则在组成式中如何表示()。

  • A、 1
  • B、 +
  • C、 -
  • D、 忽略不计

正确答案:C

第9题:

简述一元和二元立木材积表的优缺点。


正确答案: 一元和二元材积表的有缺点:
优点:一元材积表只有胸径一个因子,便于林业生产应用;二元材积表精度比一元材积表高,适用范围广。
缺点:一元材积表适用范围小,只能用来计算林分蓄积而不能用来计算单株树木材积。二元材积表应用起来比较复杂。

第10题:

将一元材积表中胸径每相差1cm的材积差数作为规定林分中林木胸径每生长1cm所引起的材积增长量,据此计算林分蓄积生长量的方法称为()


正确答案:材积差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