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保护技术植物保护学

内吸杀菌剂的特点,及防治植物病害的主要机理是什么?

题目

内吸杀菌剂的特点,及防治植物病害的主要机理是什么?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杀菌剂的作用机理有哪些形式?结构特点是什么?


正确答案: 作用机理:
(1)破坏菌的蛋白质的合成--使菌细胞的生长发育受到影响
(2)破坏细胞壁的合成--通过破坏细胞壁成分的合成
(3)破坏菌的能量代谢--通过破坏催化生化反应的酶
(4)破坏核酸的代谢作用--通过抑制核苷酸
(5)改变植物的新陈代谢--改变新陈代谢,增强对病菌的抵抗力
结构特点:杀菌剂的化学结构可分为活性基团和成型基团两部分
(1)活性基团:是对生物有活性的化学结构,又称为毒性基团。
2)成型基团:对生物活性有影响的各种取代基团,又称为助长发毒基团。通常是指亲油性基团,或是具有油溶性的基团。成型基团的结构对杀菌剂的穿透力有显著影响:
A.脂肪基的结构形状应具有相似性
B.碳链的结构:直链、低级烃基穿透力
C.原子的大小:原子小穿透力

第2题:

化学防治园林植物病害的优缺点是什么?


正确答案: (1)优点:见效快、效果显著、使用方法简单。
(2)缺点:污染环境,破坏生态平衡;污染食品,造成人畜的急慢性中毒;杀伤非靶标生物(天敌等),使病害更严重的发生。

第3题:

多菌灵为内吸性杀菌剂,对植物具有保护和()作用。

A.治疗

B.预防

C.防治

D.熏蒸


正确答案:A

第4题:

多菌灵为内吸性杀菌剂,对植物具有保护和()作用。

  • A、治疗
  • B、预防
  • C、防治
  • D、熏蒸

正确答案:A

第5题:

论述内吸杀菌剂的特点。


正确答案: (1)内吸性杀菌剂能渗入植物组织或被植物吸收并在其体内传导。
(2)多数内吸性杀菌剂进入植物体内后作单向向顶传导。即从根部向茎、叶传导,而少数药剂可双向传导,既能通过根部吸收向茎、叶传导,也能经茎、叶吸收后向根部运输(向基传导)。
(3)连续使用容易产生抗药性。

第6题:

怎样合理使用杀菌剂防治植物病害?


正确答案:为了充分发挥药剂的效能,作到安全、经济、高效,提倡合理使用农药。任何农药都有一定的应用范围,即使是广涪谱药剂也不例外,因而要按照药利的有效防治范围与作用机制以及防治对象的种类、发生规律和危害部位的不同合理选用药剂与剂型,做到对“症”下药。要科学地确定用药量、施药时期、施药次数和间隔天数。提倡合理混用农药,作到一次施药,兼治多种病虫对象,以减少用药次数,降低防治费用。药剂使用不当,可使植物受到损害,这称为药害。长期连续使用单一杀剂会导致病原菌产生抗药性,降低防治效果。有时对某种杀菌剂产生抗药性的病原菌,对未曾接触过的其它杀菌剂也有抗药性,这称为交互抗药性,化学结构与作用机制相似的化合物间,往往会有交互抗药性。为延缓抗药性的产生,应轮换使用或混合使泪病原菌不易产生交互抗药性的杀菌剂,还要尽量减少施药次数,降低用药量。

第7题:

简述有机磷杀虫剂的特点,并举出内吸和非内吸性的品种各一个,说明其防治对象、使用方法及用量。


正确答案: 特点:
①油状,具大蒜臭味,色深,沸点高。
②大部分常温下蒸汽压低,不易挥发。
③大部分不溶或难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
④碱性条件下易分解失效。
⑤药效高,作用方式多种多样,具胃毒、触杀、内吸、熏蒸及杀卵作用。
⑥在生物体内易降解为无毒物,无明显积累作用。
⑦持效期有长有短,可供生产上选择使用。
⑧.不仅能治虫,还有一定肥效作用。
⑨.杀虫机制主要是抑制动物体内神经组织中乙酰胆碱酯酶或胆碱酯酶的活性,破坏正常的神经冲动传导。内吸性:乐果,防治玉米、棉花、水稻、草原和蔬菜上的椿象。内吸性:氯唑磷:防治椿象、叶甲线虫等,用30%米乐尔颗粒剂,每公顷75kg土壤处理可防稻飞虱。非内吸性:辛硫磷:主防地下害虫,可有效防治蝼蛄、金针虫。剂型50%乳油、5%或10%颗粒剂和超低容量剂。5%EC1000x喷雾剂可防茶叶等上的各种害虫。

第8题:

多菌灵为内吸性杀菌剂,对植物具有保护和()作用。

  • A、治疗
  • B、预防
  • C、防治
  • D、重蒸

正确答案:A

第9题:

硝酸酯类及亚硝酸酯类药物防治心绞痛的主要作用机理是什么?


正确答案: 1.降低心肌耗氧量:这类药物对阻力血管和容量血管都有扩张作用。用药后的综合结果是减轻了心脏的前后负荷,心肌氧耗明显降低,有利于消除心绞痛。
2.使冠脉血流量重新分配:硝酸酯类及亚硝酸酯药物能增加心内膜下供血。心肌内膜层血管是由心外膜血管垂直穿过心肌而行走的,内膜层血流易受心室壁肌张力及室内压力的影响,张力和压力增高时,内膜层心肌血流减少。心绞痛发作时左室舒张末压增加,故心内膜下缺血最严重。硝酸甘油等能降低左室舒张末压,又能舒张较大的心外膜血管,使血液较易从心外膜流向心内膜。同时该类药物能明显舒张较大的心外膜血管及侧支血管,而对阻力血管的舒张作用微弱。当冠脉痉挛或狭窄时,缺血区的阻力血管因缺氧而处于舒张状态。这样,在硝酸甘油的作用下,非缺血区阻力比缺血区大,迫使血流从输送血管经侧支血管而流向缺血区,从而改善缺血区的血流供应。

第10题:

防治马铃薯晚疫病常用的内吸性杀菌剂有几种?


正确答案: 常用的内吸杀菌剂有:
(1)25%雷多米尔(甲霜灵、瑞毒霉、甲霜安)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
(2)72%霜脲锰锌(克露)可湿性粉剂500-700倍液;
(3)25.75%多抗·福(猎霜)可湿性粉剂1500-2000倍液;
(4)53%金雷多米尔锰锌散粒剂500-700倍液;
(5)64%恶霜锰锌(杀毒矾)可湿性粉剂400-500倍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