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保护技术植物保护学

简述理想熏蒸剂应具有的特点和PH3制剂的性质、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题目

简述理想熏蒸剂应具有的特点和PH3制剂的性质、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简述妇科千金洗液(麦川药业生产)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正确答案:使用方法为:1、阴道冲洗,取原液适量直接灌入专用冲洗器,然后插入阴道,挤压液体进行冲洗,每天一至二次。2、外阴清洁,取本品适量直接冲洗或湿敷。注意事项为:1、忌口服。2、不得用于性生活中对性病的预防。3、贮存过程中如有少许沉淀现象,不影响使用。

第2题:

简述检具的使用方法。


正确答案: 1.使用前应检查检具各部件是否齐全,有无损坏。
2.将检具上压紧器打开,零件放置检具上,用定位销定位,用压紧器压紧零件时应对角夹紧。
3.用断差尺检测零件型面和断差间隙。
4.检测完毕后,清理油污,定位销涂上黄油后放入置物盒。

第3题:

简述紫外线灭菌法概念和特点及注意事项。


正确答案:紫外线灭菌法是用紫外线照射杀灭微生物的方法其原理是:紫外线作用于微生物的蛋白或核酸波长是200—300hm其中灭菌力最强的波长是254nm。 特点:使其变性同时空气受紫外线照射后产生微量臭氧起共同杀菌作用。用于灭菌的紫外线法适用于被照射物的表面灭菌、无菌室的空气及蒸馏水的灭菌不适用于药液和固体物质深部的灭菌。 注意事项:紫外线对人体照射过久会发生结膜炎、红斑及皮肤烧灼等对工作者的皮肤及眼睛需采用适当的防护措施。紫外灯有一定寿命要记录使用时间、及时更换。普通玻璃可吸收紫外线因此装于容器中的药物不能采用此法灭菌。
紫外线灭菌法是用紫外线照射杀灭微生物的方法,其原理是:紫外线作用于微生物的蛋白或核酸波长是200—300hm,其中灭菌力最强的波长是254nm。特点:使其变性,同时空气受紫外线照射后产生微量臭氧,起共同杀菌作用。用于灭菌的紫外线法适用于被照射物的表面灭菌、无菌室的空气及蒸馏水的灭菌,不适用于药液和固体物质深部的灭菌。注意事项:紫外线对人体照射过久,会发生结膜炎、红斑及皮肤烧灼等,对工作者的皮肤及眼睛需采用适当的防护措施。紫外灯有一定寿命,要记录使用时间、及时更换。普通玻璃可吸收紫外线,因此装于容器中的药物不能采用此法灭菌。

第4题:

简述胶束在药物制剂学中的应用及理想的载药胶束应具备的条件。


正确答案:胶束在药物制剂学中的应用主要有:
1.用于药物的增溶。
2.用做给药系统的载体,提高药物的稳定性,延缓释放,提高药效,降低毒性,具有靶向性。
理想的载药胶束应具备的以下条件:
1.粒径在10-100nm范围内。
2.体内外的稳定性均高。
3.能够避免体内被吞噬而能较长期存在,最后降解成惰性的无毒单体被排出体外。

第5题:

简述生物防治制剂的使用方法。


正确答案: 种苗细菌化:将生防制剂均匀涂布于种苗表面
土壤处理:将生防制剂施入土壤中
喷雾生防制剂:用于地上部分病害的防治
菌肥混用:防土传病害
注射:防植物内部病菌,如膏状生防制剂注入树体

第6题:

理想的胰酶制剂应具备哪些特点?


正确答案: (1)含有高浓度、高活性的酶,尤其是脂肪酶;
(2)耐酸,不被胃酸破坏;
(3)能以适当的比例与营养物质同步排入十二指肠;
(4)在十二指肠的碱性环境中快速释放。

第7题:

简述空气呼吸器的组成,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正确答案:空气呼吸器是由背板、钢瓶、供量需求阀、面罩几部分组成。使用方法:
(1)穿戴装具:背上装具,通过拉肩带上的自由端调节肩带的松紧直到感觉舒适为止。
(2)扣紧腰带:插入带扣收紧要带将肩带的自由端系在背带上。
(3)佩戴全面罩:
①打开瓶阀门,关闭需求阀,观察压力表读数,气瓶压力不低于24Mpa;
②放松头带,拉开面罩头带,从上到下把面罩套在头上;
③调整面罩位置,使下巴进入面罩体凹形处;
④先收紧颈带,然后手紧边带,如果不适可调节头带松紧。
(4)检查面罩泄漏及呼吸器的性能:
①将气瓶阀关闭,吸气直到产生负压,空气应不能从外面进入面罩内,如能进入,再收紧扣带;
②面罩的密封件与皮肤紧密粘合,是面罩密封的唯一保证,必须保证密封面没有头发等毛状物;
③通过几次深呼吸检查供气阀性能,吸气和呼气都应舒畅,没有不适的感觉;④装具投入使用。
(5)注意事项:
①使用呼吸器时应经常观察压力表读数,压缩空气用至5Mpa,报警器报警压力时,报警器不断发出声音;
②信号发出声响时,必须立即撤离。

第8题:

简述气体灭菌法概念和特点及注意事项。


正确答案:利用环氧乙烷等杀菌性气体进行杀菌的方法。常用甲醛蒸气、丙二醇蒸气等进行室内的灭菌。采用该法灭菌时应注意杀菌气体对物品质量的损害以及灭菌后残留气体的处理。也可应用于粉末注射剂、不耐热的医用器具、设施、设备等。
利用环氧乙烷等杀菌性气体进行杀菌的方法。常用甲醛蒸气、丙二醇蒸气等进行室内的灭菌。采用该法灭菌时应注意杀菌气体对物品质量的损害以及灭菌后残留气体的处理。也可应用于粉末注射剂、不耐热的医用器具、设施、设备等。

第9题:

简述货车转向架索具的使用方法。


正确答案:将活动卡钩挂在车辆中梁的两侧翼板上,用金属连链条将活动卡与脱轨轮轴连接在一起,并在轮轴中间部位紧紧缠饶2-3圈,再把链条卡板卡在较合适的链环中。

第10题:

简述止血带止血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正确答案: (1)止血带的使用方法:
①在伤口可近心端上方先加垫。
②急救者左手拿止血带,上端留5寸(1寸=3、33 cm),紧贴加垫处。
③右手拿止血带长端,拉紧环绕伤肢伤口近心端上方两周,然后将止血带交左手中、食指夹紧。
④左手中、食指夹止血带,顺着肢体下拉成环。
⑤将上端一头插入环中拉紧固定。
⑥在上肢应扎在上臂的上1/3处;在下肢应扎在大腿的中下1/3处、
(2)使用止血带时的注意事项:①扎止血带前,应先将伤肢抬高,防止肢体远端因淤血而增加失血量。
②扎止血带时要有衬垫,不能直接扎在皮肤上,以免损伤皮下神经。
③前臂和小腿不适于扎止血带,因其均有两根平行的骨干。骨问可通血流,所以止血效果差。但在肢体离断后的残端可使用止血带,止血带要尽量扎在靠近残端处。
④禁止扎在上臂的中段,以免压伤桡神经,引起腕下垂。
⑤止血带的压力要适中,既达到阻断血流又不损伤周围组织。
⑥止血带止血持续时间一般不超过1 h,太长可导致肢体坏死;太短会使出血、休克进一步恶化。因此,使用止血带的伤员必须配有明显标志,并准确记录开始扎止血带的时间,每0.5~1.0 h缓慢放松一次止血带,放松时间为1~3 min。此时,可抬高伤肢压迫局部止血,在扎止血带时应在稍高的平面上绑扎,不可在同一部位反复绑扎。使用止血带以不超过2 h为宜,应尽快将伤员送到医院救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