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病理学

在松疱子锈病中,()作为转主寄生的再次侵染。A、锈孢子B、性孢子C、夏孢子D、冬孢子

题目

在松疱子锈病中,()作为转主寄生的再次侵染。

  • A、锈孢子
  • B、性孢子
  • C、夏孢子
  • D、冬孢子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初侵染完成后,在病株上产生的新的病原物又传到健康植物上,完成新的侵染程序称为()。

A.病程

B.侵染程序

C.初次侵染

D.再次侵染


正确答案:D

第2题:

简述初次侵染和再次侵染。


正确答案: 1)初侵染的概念:越冬或越夏的病原物,在植物的新一代植株开始生长以后引起第一次(最初)的侵染称为初次侵染。初次侵染的作用是引起植物生长季最初的侵染。只有初次侵染的病害,只要防止初次侵染,这些病害几乎就能得到完全控制。如黑穗病类可以采用种子处理的方法防治。
2)再次侵染的概念:受到初次侵染的植物发病以后,有的可以产生孢子或其它繁殖体,传播后引起的侵染称为再次侵染。

第3题:

将植物病害分为单循环病害、多循环病害是根据( )。

A.初次侵染的菌量

B.再次侵染的菌量

C.再次侵染的次数

D.病原种类


参考答案:C

第4题:

再次侵染


正确答案: 在田间已发病的植株上产生的病原物传播扩散后侵染同一生长季内的寄主植物,称作再次侵染。

第5题:

再次侵染(secondary infection)


正确答案: 在田间已发病的植株上产生的病原物传播扩散后侵染同一生长季内的寄主植物,称作再次侵染。

第6题:

简述红松疱锈病的发生规律(侵染循环过程)


正确答案: 在转主寄主上产生的冬孢子,于当年8-9月间萌发,产生担子和担孢子,借风力传播到松针上,萌发后利用芽管从气孔侵入,也有从枝干皮层伤口侵入。2-3年病枝干皮上产生病斑,并生裂纹,7-9月间分泌蜜滴,为性孢子混合液。第3-4年5-8月间病部生锈孢子器,内有锈孢子,以后每年都可产生锈孢子器。锈孢子借风传到马先蒿或茶藨子叶片上,萌发后生芽管从气孔侵入。6-8月产生夏孢子堆,夏孢子进行重复侵染。8-9月叶背生冬孢子柱,萌发后产生担子和担孢子。担孢子侵染松针。

第7题:

非侵染性病害在田间分布特点之一具有发病中心。


正确答案:错误

第8题:

越冬或越夏的病原物,对经休眠进入生长季节的植物,引起最初次侵染,称为()。

A.病程

B.侵染程序

C.初次侵染

D.再次侵染


正确答案:C

第9题:

在松疱锈病形成的孢子中()可进行重复侵染。

  • A、担孢子
  • B、夏孢子
  • C、性孢子
  • D、冬孢子

正确答案:D

第10题:

向日葵锈病主要的初侵染源是什么?该菌在生活史中有哪几种孢子类型?有无转主寄生现象?


正确答案: 植物病残体
性孢子、锈孢子、夏孢子、冬孢子、担子孢子
无转主寄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