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病理学

简述稻瘟病的病害循环、流行类型及防治要点。

题目

简述稻瘟病的病害循环、流行类型及防治要点。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论述三种主要的白粉病害的病原类型及防治要点。


正确答案: 黄栌白粉病
病原:钩丝白粉菌属 
防治要点:
(1)清除侵染来源
(2)加强管理,提高树势,适当疏伐提倡混交林等
(3)化学防治 苹果白粉病
病原:闭囊壳,分生孢子,子囊菌亚门的白叉丝单囊壳菌 
防治要点:
(1)提高树体的抗病能力,加强栽培管理等
(2)清除菌源:结合冬剪剪除病梢,病芽等 
(3)药剂防治

第2题:

简述稻瘟病叶瘟出现不同病斑类型的原因?


正确答案: 气候条件和品种抗病性不同,所以病斑大小、形状和色泽表现不同。

第3题:

小麦赤霉病病害循环的类型为()

a、多循环病害

b、单循环病害

c、只有初侵染

d、积年流行病害


参考答案:a

第4题:

怎样防治稻瘟病?


正确答案: (1)选用高产抗病品种。
(2)加强肥水管理。
(3)减少菌源。及时处理病稻草;种子消毒。
(4)药剂防治:每667m用40%稻瘟净乳剂125~150ml等。

第5题:

简述禽流感的诊断要点及防治措施。


正确答案: (一)禽流感的诊断要点:
流行特点:寒冷季节多发,传播速度快,流行范围广,发病率高。临床症状潜伏期3~5d,根据临床表现可分为两大类,即高、低致病性禽流感。
(1)低致病性禽流感野禽感染大多数都不产生临床症状。鸡和火鸡发病后表现为呼吸、消化、泌尿和生殖器官的异常,以轻度乃至严重的呼吸道症状最为常见。病鸡除出现精神食欲差及下痢等一般性症状外,咳嗽、打喷嚏、罗音、喘鸣和流泪,产蛋鸡产蛋下降。
(2)高致病性禽流感此型又称鸡瘟、真性鸡瘟、欧洲鸡瘟,多见于鸡和火鸡。感染鸡常突然发病,症状严重,有些鸡突然死亡。病鸡体温升高,拒食,拉黄绿色稀粪;精神极差,呆立,闭目昏睡。头颈部水肿,鸡冠与肉髯发绀、出血,腿部皮下水肿、出血。流泪,流鼻涕,呼吸困难,不断吞咽、甩头、流涎。产蛋鸡产蛋大幅度下降或停止。后期有些病鸡出现头颈震颤、两腿瘫痪等神经症状。发病率和病死率很高,有的鸡群可达到100%。
剖检变化低致病性禽流感主要表现为呼吸道及生殖道内有较多的粘液和干酪样物,窦、气管粘膜水肿、出血或出血,输卵管和子宫质地柔软易碎。
高致病性禽流感在皮下、粘膜、浆膜、肌肉及各内脏器官有广泛性出血,与ND相似,但出血更广泛、更严重。胰腺肿大出血、坏死。卵巢和卵子充血、出血,输卵管发炎。
血清学诊断主要是HA、HI试验和ELISA。
(二)防治措施
平时要加强饲养管理、搞好卫生消毒,杜绝野鸟进入禽舍,引进禽类时要严格检疫。
控制低致病性禽流感,可使用同源病毒灭活油苗进行免疫接种来预防,产蛋鸡于10日龄每只皮下注射0.3mL,40日龄、120日龄时每只皮下注射0.5mL;商品肉鸡可于10日龄每只皮下注射0.3mL。目前尚无特效治疗药物,发病时可使用抗生素类药物控制继发感染,也可使用中草药治疗,板蓝根、金银花、黄芪等对蛋鸡恢复产蛋率有一定效果。
控制高致病性禽流感,首先是严密防止传入,一旦发生则应阻止疫情扩散。立即封锁疫区,对所有感染禽只和可疑禽只一律进行扑杀、销毁,封锁区内严格消毒等。

第6题:

防治稻瘟病的化合物()。


正确答案:三环唑

第7题:

简述产后抑郁症的诊断及防治要点。


正确答案: 诊断标准(美国精神学会制定):在产后4周内发病,具备下列症状的5条或5条以上,且持续2周以上。
①产妇出现忧郁情绪;
②几乎对所有事物失去兴趣;
③食欲改变;
④睡眠不足或严重失眠;
⑤精神焦虑不安或呆滞;
⑥疲劳或虚弱;
⑦不恰当的自责或自卑感,缺乏自信心;
⑧思想不集中,综合能力差;
⑨反复自杀企图。

第8题:

简述H2S的性质危害及中毒的防治要点


正确答案: 性质:H2S是一种恶臭毒性很大的无色气体,H2S中毒初期臭味比较大,当浓度超过10mg/m3之后,浓度继续升高而臭味反而减弱。比空气重,容易集聚在低洼处,H2S浓度达到一定值时会引起火灾爆炸。
危害:H2S是一种恶臭毒性很大的无色气体,低浓度中毒要经过一段时间后,才感到头痛、流泪、恶心、气喘等症状。当吸入大量H2S时,会使人立即昏迷,在H2S浓度高达1000mg/m3时,会使人失去知觉,直接麻痹呼吸中枢而立即引起窒息,造成“电击式”中毒,并死亡。
中毒的防治要点:
(1)进入高浓度的硫化氢场所,应戴供风式防毒面具,并应有专人在外监护;
(2)生产过程中应注意设备的密闭和通风,设置自动报警器;
(3)发生急性中毒,应迅速将中毒者移至空气新鲜处,进行对症抢救,保持呼吸道畅通,给氧,呼吸停止者应立即实施人工呼吸,昏迷者可进行高压氧治疗。

第9题:

稻瘟病的病害循环、流行类型及防治要点?


正确答案: 病菌以菌丝和分生孢子在病稻草、病谷上越冬。因此,病稻草和病谷是翌年病害的主要初侵染来源。未腐
熟的粪肥及散落在地上的病稻草、病谷也可成为初侵染源。此病是一种气流传播、具多次再侵染,与环境和品种关系密切的病害防治策略是种植高产抗病品种为基础,减少菌源为前提,加强保健栽培为关键,药剂防治为辅助。具体方法有:1.种植抗病品种2.减少病源3.改进栽培方式,4.药剂防治

第10题:

试述影响稻瘟病发生流行的主要因素,并提出合理的防治措施。


正确答案: 此病是一种气流传播、具多次再侵染,与环境和品种关系密切的病害。品种抗病性:水稻品种之间对稻瘟病菌的抗性差异极大。
气象因子:温度、湿度、降雨、雾露、光照等对稻瘟菌的繁殖和稻株的抗病性都有很大影响。
栽培管理措施:栽培管理措施直接影响水稻的抗病性和通过影响田间小气候而影响病菌的生长发育。因而,改进栽培管理措施,特别是合理施肥,控制灌溉水对稻瘟病的防治至关重要。
①施肥。偏施氮肥会造成稻株体内碳/氮比降低,游离态氮和酰氨态氮含量增加,硅化程度减弱,增加外渗物中铵含量,引起植株徒长、组织柔软、叶披垂、含水量增加、色浓绿、无效分蘖增多,使株间郁闭,湿度增加,有利于病菌的生长、繁殖和侵入。
②灌溉。
③布局。感病品种连片种植易导致病害大流行;在生育期参差不齐的稻区因大量菌源存在,而使晚成熟的品种也常发病严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