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子生产学

玉米制种田的田间去杂工作分哪几个时期?各时期根据哪些性状鉴别?

题目

玉米制种田的田间去杂工作分哪几个时期?各时期根据哪些性状鉴别?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玉米的一生分哪些生育阶段和主要的生育时期?


正确答案: 生育阶段:苗期、穗期、花粒期。
生育时期:出苗期、三叶期、拨节期、小嗽叭口期;大嗽叭口期、抽雄期、开花期、抽丝期;灌浆期、乳熟期;腊熟期;完熟期。

第2题:

公关思想演变经历了哪几个时期?各时期的特点是什么?


正确答案: (1)古代时期-朴素、自发的公关思想
(2)巴纳姆时期-不择手段、损人利己(发端时期)
(3)艾维.李时期-说真话(职业化时期)
(4)伯内斯时期-投公众所好(科学化时期)
(5)现代时期-学科的科学化、职业道德的规范化

第3题:

近代后期女装的流行经历了哪几个时期?并简述各时期的具体内容。


参考答案:

1、新古典主义时期(18世纪末—1804年):修米兹·多莱斯是用白色细棉布制作成的宽松的衬裙式连衣裙。腰际线提高到乳房底下,袖子很短,裙身很长,柔和、优美的衣襞一直垂到地上。出现以裙绕缠于身上或搭在左臂。
2、帝政样式(1804—1825年):强调胸高的高腰身,细长裙,白兰瓜形的短帕夫袖,方形领口开得大、低。裙子流行两种颜色重叠,形成层次感。服装表面向装饰性造型发展。裙摆量、褶饰或别色布的增加,加重裙子的重量和膨胀感,显得丰满。
3、浪漫主义时期(1825—1850年):腰线逐渐自高腰身下降到自然位置,腰又被紧身胸衣勒细,袖根部极度膨大化出现落肩与夸张的羊腿袖,裙子摆扩大后出现裙撑使其向外扩张,名副其实形成了X造型。
4、新洛可可时期(1850—1870年):女性为了表现纤细的腰,于是新的裙撑诞生了,称为克里诺林,是马毛、麻的意思。1850年底,采用鲸须、鸟羽、细铁丝或藤条做轮骨,用带子连接成鸟笼子的裙撑。它的变迁从吊钟形到鸟笼形,最后形成金字塔形,或倾斜后翘的异形,都有明显的模仿洛可可服装的痕迹。下摆直径周长达9米有余。
5、巴斯尔时期女装在前面用紧身胸衣把胸高高托起,把腹部压平,后臀部用臀垫高高翘起,外侧的罩裙流行拖裾形式,衣服表面强调装饰效果,整个外形呈前挺后翘的特征。
6、S形样式用紧身胸衣在前面把胸高高托起,把腹部压平,把腰勒细,在后面紧贴背部,把丰满的臀部自然地表现出来,从腰向下摆,裙子像小号似的自然张开,形成喇叭状波浪裙,从侧面观察时,挺胸收腹翘臀,宛如“S”形。羊腿袖的运用,上半部分呈很大的泡泡状或灯笼状,自肘部以下为紧身的窄袖。


第4题:

外国广告业的发展可以分为哪几个时期?各时期广告发展水平有什么特点?


正确答案:依据各个历史时期的广告技术发展水平,可以把外国广告业的发展大致分为4个时期:
(1)原始广告时期:从广告的产生到公元1450年德国人古登堡发明金属活字印刷前。这一时期以口头叫卖为主要传播媒介,逐渐向文字商标演变。
(2)1450-1850年,为世界广告的孕育期。金属活字印刷术发明后,为印刷广告的发展提供了条件,开创了广告的新纪元。但由于这一时期报纸杂志还未大量发行,所以印刷广告的范围极为有限。
(3)从1850年-1920年,是世界近代广告向现代广告的过渡期。由于新技术的广泛应用,广告形式已呈多样化的趋势,世界广告中心已从英国移至美国。
(4)1920年以后,世界广告业进入了划时代的发展阶段。广告媒体层出不穷,广告由近代进入了现代发展时期。

第5题:

古代希腊陶器工艺先后经历了哪几个发展时期?各时期有何特点?


正确答案: 荷马时期:这一时期称为“几何纹样式”陶器,是以几何形体的图案为主,以平行线、交叉线、三角形、S纹和回形纹装饰为主要装饰特色。强调左右对称,按照陶器造型,分层次进行装饰。相互呼应,统一而富有变化,形成严整的图案结构,达到一种平衡安定的效果。早期城邦时期:这一时期称为“东方样式”陶器,由于公园7世纪古希腊已和东方各国的贸易交往频繁,这些国家的文化和工艺品对希腊陶器的制作工艺和装饰风格产生了极大影响。最为明显的表现在对东方国家动植物纹样和怪物纹样的模仿。古典时期:这一时期先后出现了三种工艺风格,即“黑纹式陶器”、“红纹式陶器”、“彩绘式陶器”。黑纹式陶器:所谓黑纹式,就是在赤或黄褐色的陶壁上,用黑色做剪影式描绘,而物体的内部结构则以刻线手法表现。是古希腊陶艺工艺进入繁盛期的一个代表类型。红纹式陶器:希腊人不满足于黑纹式的写实能力、细部刻画能力,以及运用线的能力表现的不充分。所以将陶器上的人物、动物等形象做成陶土色,而整个瓶身则敷以黑色的漆。使人物形体的一部分可以自由的用各种变化的黑色线条和块面加强表现效果。彩绘式陶器:由于战争使不少城邦丧失了大批劳动力,土地荒芜,工商业停滞倒闭。陶工艺也随着国力的衰落而消沉。希腊人中形成的享乐主义风气,直接反映在陶工艺上。白地彩纹式就是在陶器陶壁上刷一层含铁成分较少的石灰水,然后上面用黑、褐、黄、红、绿、蓝等色加以绘制。

第6题:

桃树夏季修剪要抓住哪几个关键时期?其主要工作内容各是什么?


正确答案: 就江苏地区而言要抓住三个时期,分别是:
①第一次在(花后新梢初生期)4月下旬~5月上旬。其主要工作任务是:调整冬剪时骨干枝头枝剪口芽留芽不正,以方向好芽代之;抹双芽、及无利用价值废芽;缩剪果枝至着果部位;去病虫枯枝。
②第二次在(新梢旺长前期)5月下旬~6月上旬。其主要工作任务是:继续调整骨干枝头枝方向;控制背上旺枝和徒长枝,无空间者疏除、有空间则留1~2副梢或留20~30厘米短截,促发副梢成花;疏密枝改善光照条件。
③第三、四次在7、8月份。任务是主、副梢摘心,控长促花增加积累;继续疏除细弱枝、密枝,改善光照。

第7题:

细菌生长曲线分哪几个时期?各时期有何特征及在工业发酵中的应用。


正确答案: 延滞期,指数期,稳定期,衰亡期
(1)延迟期:菌数没有增加,细胞大量合成细胞物质,准备分裂。生产上要尽量缩短该时期,如应用处于对数期的菌体接种,适当增大接种量,培养基成分尽量与种子培养基一致;
(2)对数期:菌数以指数增加。是研究微生物生理、遗传的好材料,是作菌种的好材料,是噬菌体的适当宿主;
(3)稳定期:菌体生长速度和死亡速度相等,菌体量达到最大。以培养菌体为目的时,可结束培养;开始积累次级代谢产物,以生产次级代谢产物为目的时,应通过调pH值,补加新鲜培养基等方式,延长该时期;
(4)衰亡期:菌数以指数下降。要及时放罐,避免菌体自溶,不利后处理。

第8题:

在分批培养条件下,细菌群体生长分哪几个时期?各时期有什么样的特点?


正确答案: 分为延滞期、对数期、稳定期、衰亡期四个时期延滞期:细菌数目基本不增加,代谢活跃,为细胞进行分裂作准备。对数期:细胞以指数形式增加,代谢活动最强,生长速率最高。稳定期:培养体系内的活菌数达最高值,一些微生物的次级代谢产物开始形成。衰亡期:群体细胞死亡率超过生长速率,培养体系内活菌数急剧下降。细胞出现畸形,有的发生自溶。

第9题:

病原物的侵染过程分为哪几个时期?各时期的影响因素有哪些?


正确答案: 侵染过程分为侵入前期、侵入期、潜育期及发病期。 影响因素:
侵入前期:⑴寄主植物⑵根部及表面微生物种群组成及数量⑶环境条件
侵入期:⑴病原物⑵寄主植物的抗性⑶环境条
潜育期:⑴寄主植物⑵生理方面⑶环境条件
发病期:环境条件,尤其是温度和温度

第10题:

中国现代史包含哪些主要内容?分哪几个时期?


正确答案: 从1919年“五四”运动到现在九十二年,为中国现代史时期。它分为两个历史时期:从1919年“五四”运动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为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为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
中国近代史部分,从“五四”运动写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着重说明的主要内容: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和周恩来、刘少奇、朱德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领导全党、全军和全国各族人发,经过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和革命战争,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反动纺治,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在胜利。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原理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胜利,是毛泽东思想的胜利。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历史,又可以分为下述五个时期:
(一)中国共产党的创立时期(1919年5月——1923年12月);
(二)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1924年1月——1927年7月);
(三)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1927年8月——1937年7月);
(四)抗日战争时期(1937年7月——1945年10月);
(五)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1945年9月——1949年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