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道德与学风建设

破解科学道德与学风建设问题的着力点在哪里?

题目

破解科学道德与学风建设问题的着力点在哪里?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科研不端行为与科学道德学风问题处理的责任主体有哪些?


正确答案: 1.申请者2.评议、评审者3.研究者4.项目依托单位5.项目推荐者

第2题:

科学道德与学风问题的本质是什么?


正确答案: 科研活动作为特殊的社会活动,本身具有独特的价值追求和精神气质,从事科研活动的群体比其他社会群体更需要一个追求真理、严谨求实、诚信负责、真诚协作的文化氛围。科学道德与学风问题的出现,有着诸多复杂的因素,既有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也有科研体制中存在的弊端和漏洞,但从根本上说,科学文化起到至为关键的作用。科学道德与学风问题的本质是科学文化缺失或者说发育不良的问题,是科技事业发展与社会资源配置趋势出现偏差或者说悖离的问题。“淮南为橘、淮北为枳”的比喻形象地说明,科学文化对于科研人员学风道德的塑造具有长远的深层次的影响。同样,高尚的学风道德也会对科学文化的发育发展乃至全社会崇尚科学、热爱科学良好风范的形成产生十分重要的作用。比如我国老一代科学家志存高远、淡泊名利、勇攀高峰、无私奉献,以优良科学道德和学术素养为科技工作者乃至全社会树立了光辉典范。
我国科技界具有共同遵循的科学道德和优良作风。比如,爱国实业家范旭东和化学家侯德榜等在20世纪30年代提出了科学道德的“四大信条”;我国老一辈科学家一直提倡“三老四严”的作风。
“四大信条”是:一是我们在原则上绝对地相信科学;二是我们在事业上积极地发展实业;三是我们在行动上宁愿牺牲个人顾全团体;四是我们在精神上以能服务社会为最大光荣。“三老四严”是:做老实人、说老实话、办老实事和严肃、严密、严格、严谨的优良作风。
“四大信条”和“三老四严”把我国传统道德诚信和科学精神有机结合起来,反映了我国老一辈科学家的道德操守,值得我国当代科技工作者深入回味反思。
目前,我国科学文化发育严重滞后于科学技术发展的内在要求,科学文化相对于商业文化处于弱势,这是科学道德与学风问题屡禁不止的重要原因。一是对科研活动的客观规律尊重不够,过分看重短期目标,急功近利,缺乏“十年磨一剑”的长远打算和执着精神;二是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严重缺失,缺乏批评质疑的精神,团队协作意识不强;三是受封建思想残余的影响,“官本位”、学术霸权问题突出;四是在涉及人的科研活动中,缺乏对人的基本尊重,科研伦理底线受到挑战;五是公民科学素质不高,对科研活动的监督能力和作用不强。这些问题都助长了学风浮躁和不端行为发生。
经过二三十年来的实践,我国政府管理部门和科技界逐步达成共识,即除了对少数恶性科研不端行为要诉诸法律外,对于其他科研不端行为,主要是通过政府法规条令、科研机构的政策和指南、专业学会的职业准则和科技规范、科技期刊的指导方针来加以约束,更重要的是要从源头采取措施,教育为本、正本清源、回归科学,制止科学道德与学风蜕变趋势的发展,努力让学术风气回归到科学的轨道。

第3题:

项目建设要改革创新,优化发展环境,实施(),着力破解企业发展面临的物流、用工、财政金融支持等共性问题


参考答案:一企一策

第4题:

科研不端行为与科学道德学风问题处理中提到,项目依托单位对本单位的项目实施()负责。


正确答案:真实性

第5题:

科研不端行为与科学道德学风问题处理提到:从事项目研究的人员要()

  • A、随便设计
  • B、任意实施
  • C、合理使用研究经费
  • D、忽视研究质量

正确答案:C

第6题:

如何看待当前科技界的科学精神缺失与学风浮躁问题。


正确答案: 科学精神缺失是指没有遵循科学共同体的基本信念、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进行科学(或学术)活动的现象,它的直接表现是不遵循求真务实的理念,缺乏团队协作意识和能力、不具备包容和开放的心态,不愿意为科学而奉献终生,不善于大胆地质疑,盲目推崇学术权威,在科学活动的标准评判中掺杂了种族、性别、年龄、宗教、民族、国家、阶级、个人品质等主观因素。例如,20世纪30—60年代,拉马克和米丘林的获得性遗传学说在苏联成为正统理论,代表人物李森科借助政治权威拒绝受到实验支持的孟德尔和摩尔根遗传学,视西方遗传学家为敌人,将遗传学打上阶级的烙印。
所谓学风浮躁,主要指学界追慕虚名、急功近利的风气,它与学术研究所必备的理智、沉稳、严谨、求实的风尚背道而驰。当前学术界中比较常见的浮躁学风有:不安心从事系统、扎实、深入的学术研究,而是浮光掠影,浅尝辄止,粗制滥造,只求数量、不顾质量,企图不付出艰苦的努力就获得高额的学术回报。
近几年来,我国科技界的科学精神缺失和学风浮躁的突出问题主要表现在:①科研活动的功利色彩浓厚,过多地看重了个人或小团体的利益得失,利用科研机会谋取私利。在商业利益冲突下,部分科研人员彻底忘记了科学的非私利性,追求不当利益;②迷信或畏惧学术权威,轻信永恒不变的真理,部分丧失了科学的质疑和批判本性。在科研设计、研究方法选择、研究过程、技术标准、数据分析和成果应用等环节不能时刻保持批判意识和态度;③不遵循科学共同体公认的科学规范和科研方法,缺乏必备的相关学科知识;学术态度不严谨,科学态度不端正,因主观倾向造成的系统性差错;④不愿意不断接受严格又系统的科学训练,不关注最新的学科发展动态,把主要精力用在跑科研项目、拉关系、参加社会活动上;⑤普遍存在着低水平重复、粗制滥造、泡沫学术等不良现象,甚至抄袭、剽窃他人成果,将他人的劳动成果据为己有,随意篡改、捏造实验数据,将本不具有创新型的成果贴上创新的标签,骗取公众承认而获取学术地位和物质利益,企图不付出艰苦的努力就获得高额的学术回报。
这些严重背离科学精神的行为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正常的学术氛围,对于我国科学研究和学术发展十分不利。违背科学精神必然会对国家、学术界带来严重的后果。一是背离了求真精神,导致科研不端行为以及学术腐败屡禁不止,许多研究无功而返,浪费了巨大的人力、财力和物力。如王洪成“发明”水变油,周锦宇“发明”W形超浅水船等,完全超出了目前人类已知的自然科学知识,没有经过严格的科学验证程序,却在媒体和一些官员的追捧下,成为国家重点科研项目,在耗费国家大量的财力、物力之后,所谓的创新发明无疾而终。二是误导重大工程项目盲目决策。目前在社会政治经济领域所表现出来的科学精神的匮乏使得一些重大公共项目仅仅凭借官员个人的喜好,缺乏在尊重科学的前提下综合考虑多种社会因素,这些决策失误直接导致经济损失。三是助长社会文化生活领域伪科学和迷信泛滥。当前不少人仍然将人生命运寄托在问卜算卦、烧香拜佛之上,一部分年轻人迷恋星座算命。科学精神的缺失如不能尽快扭转,就会对国家、民族、党和兢兢业业从事科学研究的个人的发展产生极为严重的消极影响。
科学事业的发展离不开科学精神的滋养。这就要求每一位从事科研活动的人必须端正治学态度,加强学术道德修养,树立严谨求实的治学精神;必须耐得住艰辛和寂寞,坚持严肃的科学态度和严密的科学方法,矢志不渝地坚持以自己优秀的学术成果为社会、为国家服务;必须正确对待学术活动中的名与利,正确处理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关系,以推动学术进步为己任,以国家和民族的振兴为己任,献身于追求真理的崇高事业。同时,必须坚决反对急于求成,急功近利的浮躁学风,更不能自甘堕落地弄虚作假,抄袭剽窃,唯利是图。

第7题:

解决科学道德和学风问题()是基础。

  • A、教育
  • B、监督
  • C、制度
  • D、防御

正确答案:A

第8题:

西方公务员的道德建设的重点在哪里,对我国有什么启示?


高薪养廉,没有官本位思想,对我国
一、国外公务员行政道德建设的主要内容 
  通过颁布法律法规的形式对公务员应当具备的行政道德加以规定,以此来促进公务员道德的培养,是西方国家最常见的也是最有效的方法。如美国,1965年颁布了《政府官员和雇员伦理行为准则》;1978年颁布了美国国会参议员和众议院通过的《政府行为伦理法案》;1989年通过了《美国政府伦理改革法案》;1992年美国政府又颁布了由政府伦理办公室制定的内容更详细、操作性更强的《美国行政官员伦理指导标准》。日本有《日本国家公务员伦理法》《日本国家公务员伦理规程》。澳大利亚制定了《国防部与工业界双方商业道德规范》。加拿大有《加拿大公共服务伦理规范》,等等。在这些法律规章中,对公务员应遵守的行政道德都做了详细的规定。概括起来,通常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  公务员必须忠于宪法和国家 
  公务员身份的特殊性,使这一原则成为各国对公务员行政道德的普遍要求。美国在《美国政府部门伦理规则中规定:包括政府官员在内的所有的政府雇员“对最高原则和国家的忠诚高于对个人、政党或政府部门的忠诚”。《瑞士联邦公务员法》规定:“公务员的所作所为应当符合联邦利益,不做有损联邦的事情。”法国要求全体公务员必须绝对效忠国家,“国家至上”是其首要的道德义务。有些国家如日本、德国还要求公务员在就职前进行就职宣誓。就职宣誓体现了国家利益的权威和尊严,显示了公务员在国家社会和政治生活中的地位和身份,有利于公务员铭记自己的道德义务,忠于职守和国家。 
  2.公务员必须恪尽职守并履行职责 
  行政组织是典型的等级制的层级结构,公务员是其中占据一定职位的组织支点,他们的工作态度和能力关系到组织的权威和效能。为了保证政府工作的高效和赢得公众的信任和支持,西方各国都要求公务员做到恪尽职守、忠于职责。各国法律都规定,凡不能有效及时地完成职责范围内工作者,都被视为对本职工作的不忠实或渎职,将被追究法律或行政责任。《美国政府部门伦理准则》规定:“应尽职尽责地工作,尽最大努力履行其义务;在规定的办公时间内,看报、吸烟、聊天等都是不允许的。”瑞士规定:“公务员应忠于职守,尽职尽责。”“公务员执行公务不得操办私事,应将全部劳动投人公务。” 
  3.公务员必须廉洁奉公 
  严禁利用权力、地位和影响力直接或间接地谋取任何私利是各国公务员职业道德立法的最重要方面,也是培养公务员道德的核心内容,其规定也最为详尽。公务员法规基本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第一,公务员不得参加盈利性的组织及经商。《美国政府行为道德改革法案》规定,政府工作人员不得在盈利性的组织、集团中任职。法国规定:“禁止任何公务员,不论其职位高低、亲自或通过中间人,以某种名义,在他的行政部门或公共事业部门所辖的或者是与之有关的企业中,谋求会损害他本身职务独立性的利益。”第二,对公务员接受礼品有严格的限制。各国均严禁公务员在公务活动中私自收受礼品。非经批准,不得接受外国政府授予的称号、颁发的勋章及赠送的礼品。第三,公务员必须进行财产申报,以便有关机关和社会公众对公务员任职前后的经济情况进行对比检查,防止以权谋私行为。第四,绝不使用任何因履行其政府职责而获取的别人难以取得的信息作为个人谋取私利的手段。 
  4.公务员必须品貌端正 
  公务员在公众眼中是政府的代表、公共权力的行使者和公共利益的服务者,所以他们的品行、言谈、举止等均关系到国家和政府的尊严和威信,影响到公众对政府的支持和信任度。因此,良好的品行和形象近年来日益成为西方对公务员精神风貌的一项要求。如日本《国家公务员伦理规程》规定,公务员要以身作则,要时刻注意到自己的行为不要给公务员形象带来不良的影响。英国规定,公务员在办公期间服饰要符合礼仪,朴素整洁而大方,态度庄重,言行不得有碍公务员的身份和体制。有的国家要求公务员执行公务时禁止争议行为,采用克制和保留态度,即使有意见要提,也要克制,委婉。 
  二、国外公务员行政道德建设的发展特点 
  为继续保持公务员队伍的高素质,应对客观环境的变化,国外公务员管理机构不断对公务员制度进行改革。作为公务员制度体系有机组成部分的公务员行政道德体系也正经历着变革。虽然各国的具体做法不尽一致,但总体上呈现出如下特点:一是行政道德规范根据现实的需要不断变化。二战以来,为适应迅速变化的社会经济形式,西方发达国家公共行政改革运动可以说是一浪接一浪,传统行政范式到新公共行政再到新公共管理,改革浪潮不断涌起20世纪 80年代以来,多中心治理模式又盛行起来。每一股思潮、每一波运动都会导致公共行政理念与价值的变迁,民主、效率、公平、正义等价值处于一种变动中的调适与平衡之中,不同时期各有侧重。因此,其行政道德规范也处于不断的变动之中。二是反思传统伦理价值,研究公务员精神的新的时代内容,建立行政道德的专门研究机构,以提升公共伦理的基础,拓展其内容,适应时代的需要;把诚实和正义感看作个人精神理念的价值基础。新公共管理理念认为公务员所具有的正义感会带来非常强烈的社会责任心,从而

第9题:

科研不端行为与科学道德学风问题处理中提到,评审时应该杜绝的行为有()。


正确答案:行政干预

第10题:

科研不端行为与科学道德学风问题处理的责任主体有申请者、评议评审者、研究者、()、项目推荐者。


正确答案:项目依托单位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