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社会学

国外社会学家代表性的观点

题目

国外社会学家代表性的观点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1、吉勒特(G.M.GillettE.:研究农村生活
2、沃格特(P.L.Vogt):研究农村文化
3、泰勒(C.C.Taylor):研究农村社会问题
4、霍桑(H.B.Hawthorn):研究农村社会化
5、西姆斯(N.l.Sims)、索罗金(P.Sorokin)、齐默尔曼(C.C.Zimmerman):比较农村与城市的异同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简述国外有代表性的几种课程设计模式?


参考答案:(1)目标模式(2)过程模式(3)自然设计模式

第2题:

简析关于教育起源的几种代表性的观点?


参考答案:

(1)教育的生物学起源论
(2)教育的心理学起源论
(3)教育的劳动起源论
(4)教育的需要起源论


第3题:

简述关于课程本质的三种代表性观点。


正确答案:
23.(1)课程是知识。
(2)课程是经验。
(3)课程是活动。

第4题:

代表性观点大体上有哪三类?


正确答案: (1)认为公共关系是一种特定的关系或关系程度。(2)认为公共关系是一种经营活动或行动。(3)认为公共关系是一种艺术、科学。

第5题:

简述货币名目论的代表性观点。


正确答案: “货币名目论”认为,货币是一个观念的计量单位,是计算商品价值的比例名称。17~18世纪英国的巴本、贝克莱、斯图亚特、克拉普等都是著名的“货币名目论”者,他们从不同的方面进行了论述。如,巴本的“货币国定论”认为,货币是国家创造的,其价值由国家规定。由于国家的权威,铸币才取得价值。因此,不必要以金银贵金属作货币,只要有了君主的印鉴,任何金属都可以作为货币。贝克莱的“货币计算比价论”认为,货币不过是比例名称,是用来计算商品之间比价及财富转移的符号或工具。既然货币只不过是一种符号,因此用什么材料作符号是无关紧要的。斯图亚特的“劳动价值论”对货币名目论作了最为充分和系统的阐述。他认为,一切商品都包含社会劳动,从而有价值,因此,它们可以按自己的价值相互比较。货币不过是社会采用的一种计算工具,是为了衡量商品之间的比价而发明的任意等分标准。作为计算货币,完全不需要有内在价值。即使在没有任何内在价值的货币商品,例如黄金、白银充作商品的等价物和条件下,一种没有内在价值的计算货币也能存在。

第6题:

结合经典社会学家的观点,谈谈传统社区与现代社会的差异,回答时注意要点的归纳。


参考答案:传统社区:一般理解为长期稳定的生活在一起的地域社区,这要是指农村社区,当然也包括比较稳定的城市老居民区。而现代社会则是以理性选择的流动性比较强的城市工商业区域为主。现代社会和传统社会的差异(存在八项对立):1.现代社会政治、组织经济组织和教育组织等组织单位的专业化程度比较高,而传统社会的组织单位的专业化程度较低;2.因为组织的专业化程度高,所以现代社会的组织功能是非自足的,需要相互依赖,而传统社会的组织单位的功能自足性强缺少功能分化;3.现代社会里,伦理具有普遍主义的性质,而传统社会由于家庭亲属关系强,伦理具有特殊主义性质;4.现代社会的国家权力是集权但不专制,而传统社会的国家权力分散但比较专制;5.现代社会关系是理性主义、普遍主义,功能有限和感情中立的,传统社会的社会关系是传统的、个别的,功能无限的和具有感情色彩的;6.现代社会具有发达的交换媒介和市场体系,传统社会的交换媒介和市场体系不发达;7.现代社会具有高度发达的科层组织,传统社会的交换媒介和市场体系不发达;8.现代社会的家庭向小家庭发展,家庭功能在缩小,传统社会的家庭结构是多样化的,家庭功能是多层次的。

第7题:

文学创作的几种有代表性的理论观点是什么?
①感物说
②养气说
③“胸有成竹”说
④“镜子”说
⑤深层心理说

第8题:

关于犯罪原因的观点中,体质生物学理论主要有四种具有代表性的观点:()、()、()、()。


参考答案:天生犯罪人论;体格性格分型说;内分泌腺功能失调说;脑组织损伤说

第9题:

国内社会学家代表性的观点


正确答案: 1、童润之:“注重实际问题的阐明”,“不偏重理论推敲”——《乡村社会学纲要》1937。
2、乔启明:“研究农村社会问题,经济、文化、组织等等”——《中国农村社会经济学》
3、杨开道:“研究农村社会生活的全体,去谋求农村社会的发达,农村人民全体的幸福”——《农村社会学》
4、冯和法:“研究农民的相互关系的,农村社会关系的重点是经济关系”
5、陈翰生:“社会学是研究生产关系的,而中国大部分生产关系是属于农村的。”

第10题:

关于攻击性行为理论最具代表性的人物及其最具代表性的观点是什么? 


正确答案: 所谓攻击,实际上是人们根据行为者和行为本身的特性而对某些伤害性行为作出的一种判断。
攻击的理论: 
(1)习性学观点。习性学是研究人和动物的生物学基础的科学,代表人物是康拉德.洛伦兹。他认为攻击是人和动物的本能,它同喂食、逃跑、生殖一起共同构成了人类和动物的四大本能系统。人和动物的攻击驱力来自有机体内部,与外界刺激无关,随着个体的攻击能量在有机体内不断积累,他必须借助于适当的外部刺激周期性地进行释放。
(2)挫折-攻击理论。20世纪30年代,多拉德等提出了挫折-攻击理论,认为人类的攻击行为不是来源于攻击本能,而是来源于挫折。20世纪60年代,博克维茨休整了挫折-攻击理论。他认为挫折并不直接导致攻击,它只是为攻击行为的实际发生创造了一种唤醒或准备状态。情绪唤醒是挫折与攻击之间的中介变量。
(3)社会学习理论。班杜拉从研究儿童的攻击行为入手,引入认知中介过程讨论攻击行为的获得机制和发生过程,提出了攻击的社会学习理论。他认为儿童的攻击行为主要通过两种途径获得:一是直接学习,二是观察学习或模仿。儿童对攻击行为的观察或模仿学习由注意过程、记忆过程、动作复制过程、动机过程四个相互联系的子过程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