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治通鉴》导读

《资治通鉴》大部分内容是司马光居住洛阳期间定稿的。

题目

《资治通鉴》大部分内容是司马光居住洛阳期间定稿的。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正确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司马光设局写《资治通鉴》与普通官修有何异同?


参考答案:

不同:虽然是奉召设局修史,但宋英宗准许司马光“自选辟官属”,他可以自己物色人员,在史局的人事安排上不受干涉。司马光挑选有很高史学造诣的刘颂、刘恕、范祖禹担任同修。这是一个工作能力很强的注史班子。史局也没有兼修之类的人物来牵制和干涉他。其次这个注史班子制定了一套由丛目到长编再到定稿的编纂方法,丛目和长编是由刘颁、刘恕、范祖禹三个按各自分工负责编纂的。然后由司马光对长编进行考异、删削、加工、润色、写成定稿。
相同:《资治通鉴》是司马光奉英宗诏命修撰并且准许他借龙图、天章阁、三馆等国家图书馆藏书。由国家支付修书所需费用,在编纂中冶发挥了集体修史作用而非司马光独立一人完成。


第2题:

从《资治通鉴》不记载屈原等文人谈司马光撰史的宗旨。
屈原是一个大文学家,是楚辞的代表人物,而司马光的《资治通鉴》根本没有记载屈原的事迹,且只字未提屈原的名字。因为屈原的事迹不符合司马光指导性撰史的宗旨。司马光撰史只是记载历代君臣事迹,重在政治,讲究的是治国安邦,不符合其宗旨的当然他不能选,况且屈原没有处理好君臣关系,最后投江年历尽,这在司马光看来,未必是忠的表现。

第3题:

《资治通鉴》的作者是司马光。


参考答案:对

第4题:

以下哪一项关于《资治通鉴》的说法是错误的?()

  • A、司马光早年作品《历年图》很可能是《资治通鉴》的提纲
  • B、《资治通鉴》前八卷的初稿在宋仁宗时期就编成了
  • C、《资治通鉴》蕴含了司马光对当前政治的思考
  • D、苏轼也参与了《资治通鉴》的编修

正确答案:D

第5题:

《资治通鉴》的主要作者是()。

  • A、司马光
  • B、司马迁
  • C、朱熹
  • D、吴承恩

正确答案:A

第6题:

司马光《资治通鉴》在编辑方法上有何创新?


参考答案:1、编纂方法:先作丛目,次作长编,最后定稿。
2、编纂体例上有两点创新:其一,另编《目录》30卷,年经国纬,略举事目,并注明某事在某年,某年在某卷,便于检索;其二,撰著《通鉴考异》30卷,辨历史记载的真伪。
3、编纂了枝属辅助之作。

第7题:

司马光严禁在《资治通鉴》中采纳怪力乱神之事。


正确答案:错误

第8题:

司马光和《资治通鉴》


参考答案:

作者是北宋司马光。该书共二百九十四卷,又有考异和目录三十卷。叙事上起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前403年),下至后周世宗显德六年(959年)。以事系年,详略得当,史料翔实,考证严谨,文笔简洁。以述事论人为主,兼及制度、文化、地理、民族,为一部极好的编年体通史。
4、《文献通考》答:是宋末元初人马端临所撰。该书共三百四十八卷,起自上古,,终于南宋嘉定年间,以典章制度为主,收罗较齐全,略古祥今,由以唐中期以后最有价值。共分二十四门,体例仿《通典》。此书与杜佑的《通典》,郑樵的《通志》合称“三通”。


第9题:

范祖禹是司马光编纂《资治通鉴》唐代部分最重要的助手。


正确答案:正确

第10题:

以下哪个不是司马光顺利编修《资治通鉴》的条件?()

  • A、司马光具有很高史学素养
  • B、司马光和王安石是好朋友
  • C、司马光具有很丰富的政治经验
  • D、司马光对宋英宗继位有功

正确答案:B